
2025年湖北省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及同步解析.pdf
13页20252025 年湖北省中考生物试题年湖北省中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10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1新型材料水凝胶内部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可用于封装氮、磷、钾等肥料,如图所示这些肥料会缓慢释放,被植物根尖逐渐吸收根尖吸收这些肥料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答案】D【解析】【解答】A、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主要起保护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肥料主要是无机盐),不符合题意B、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根生长,但不是吸收肥料的主要部位,不符合题意C、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使根生长,主要与根的伸长有关,不是吸收肥料的主要部位,不符合题意D、成熟区也叫根毛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数量多、表面积大,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根尖吸收这些肥料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2生漆作为一种优良的防腐、防锈涂料,是湖北特产之一。
在采割生漆时,需在漆树树皮上割出“V”形切口,生漆便流出,如图所示生漆在树干内运输的方向及结构是()A自上而下 导管B自上而下 筛管C自下而上导管D自下而上 筛管【答案】B【解析】【解答】导管位于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筛管位于韧皮部(树皮内侧),主要运输有机物,运输方向是自上而下生漆是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在树皮(韧皮部含筛管)内运输采割时在树皮割口,生漆流出,说明其运输方向是自上而下,运输结构是筛管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细胞,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的运输到根等器官3我国科研人员把涡虫切割成 48 段,将其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送上中国空间站,以研究太空环境对涡虫再生能力的影响涡虫片段在空间站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多,这是因为细胞能()A分裂B分化C生长D伸长【答案】A【解析】【解答】A、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涡虫片段发育成个体过程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符合题意B、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会使细胞数目增多,不符合题意C、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不会使细胞数目增多,不符合题意D、“伸长”一般不是细胞的典型生理活动描述,且不会直接导致细胞数目增多,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细胞生长增大体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增加了细胞的种类某校实验室有三份动物标本的标签脱落生物兴趣小组在重置标签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了这三种标本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完成下面小题标本代号主要特征身体呈流线型,有鳃,有鳍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三对足,两对翅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有翼,有喙4根据标本的主要特征,小组同学推断该标本所属的动物类群是()A腔肠动物B环节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5小组同学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生物进化顺序,将上述三种标本动物进行排序,正确的是()A、B、C、D、【答案】4D5C【解析】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虫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标本具有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三对足,两对翅等特征,符合节肢动物的特征,且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的特征,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所以标本所属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标本身体呈流线型,有鳃,有鳍,这些特征符合鱼类的特征,鱼类属于脊椎动物标本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三对足,两对翅,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标本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有翼,有喙,这些特征符合鸟类的特征,鸟类也属于脊椎动物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无脊椎动物比脊椎动物出现得早,结构相对简单;在脊椎动物中,鱼类出现得较早,结构相对简单,鸟类出现得较晚,结构相对复杂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鱼类和鸟类属于脊椎动物,所以节肢动物(标本)在进化顺序上更简单;在鱼类(标本)和鸟类(标本)中,鱼类出现得更早,结构更简单因此,从简单到复杂的生物进化顺序是节肢动物(标本)、鱼类(标本)、鸟类(标本),即、。
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研究表明,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损伤耳蜗中的感觉毛细胞,影响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由此推断,尼古丁可能损伤听觉形成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答案】A【解析】【解答】A、题干提到尼古丁损伤耳蜗中的感觉毛细胞,感觉毛细胞能接受振动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属于听觉形成的感受器,所以尼古丁可能损伤听觉形成的感受器,符合题意;B、传入神经是传递神经冲动的结构,题干未提及传入神经受损,不符合题意;C、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题干未涉及神经中枢受损,不符合题意;D、传出神经与听觉形成无直接关联(听觉形成是感受和传递声音信号到中枢,传出神经主要参与运动等反射的信号传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毛细胞(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入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神经中枢),形成听觉7研究人员在制作某种蛇(甲)标本时发现其消化道中存在某种植物(乙)的种子已知蛇是严格的肉食性动物,某种啮齿类动物(丙)进食时会暂时将植物种子存于嘴巴两侧的颊囊中。
据此推断,这三种生物可能存在的食物关系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乙丙甲【答案】D【解析】【解答】啮齿类动物(丙)进食时会暂时将植物种子(乙)存于颊囊,说明丙以乙为食,即乙丙蛇(甲)消化道中存在植物(乙)的种子,而蛇是肉食性动物,可推测蛇捕食了丙(啮齿类动物),丙体内的乙种子随之进入甲体内,即丙甲综合可得食物链为乙(植物)丙(啮齿类动物)甲(蛇),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也可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如今随着宠物数量的逐渐增多,宠物也会面临各种传染病的威胁犬瘟热是犬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犬瘟热在宠物狗之间的传播,可采取多种措施在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及时隔离患病的犬只B定期对饲养环境和用品消毒C及时接种犬瘟热疫苗D加强犬只营养以提高免疫力9接种疫苗是预防犬癌热的有效措施之一接种犬瘟热疫苗后,可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相关指标的含量以评估免疫效果。
检测的指标最可能是()A红细胞B血小板C抗体D抗原【答案】8B9C【解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2)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8A、患病的犬只能够散播病原休,属于传染源及时隔离患病的犬只,是针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出去,属于控制传染源,而不是切断传播途径,A 不符合题意B、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定期对饲养环境和用品消毒,可以杀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犬只的传播过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 符合题意C、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对于犬只来说,接种疫苗可以使犬只体内产生针对犬瘟热病毒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不易感染犬瘟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而不是切断传播途径,C 不符合题意。
D、加强犬只营养,有助于提高犬只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使犬只更不容易感染犬瘟热病毒,也是针对易感人群(易感犬只)采取的保护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而不是切断传播途径,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A、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与免疫反应没有直接关系接种疫苗主要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不是影响红细胞的数量或功能,所以检测红细胞含量不能评估免疫效果,A 不符合题意B、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与免疫反应无关接种疫苗不会直接影响血小板的数量或功能,因此检测血小板含量不能评估免疫效果,B 不符合题意C、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重要物质,通过检测血液中抗体的含量,可以了解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从而评估免疫效果所以检测抗体含量是最可能的方法,C 符合题意D、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接种疫苗后,疫苗本身就是抗原,但检测抗原不能直接反映机体的免疫效果,因为抗原的存在并不能说明机体已经产生了足够的抗体来对抗病原体,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某两性花植物的花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育为雌花。
科研人员探究了温度和光照时长对该植物雌花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测量指标实验处理低温短日照低温长日照高温短日照高温长日照雌花率(%)59.8355.6715.5013.83在上述环境因素中,更有利于该植物雌花发育的是()A高温B低温C短日照D长日照【答案】B【解析】【解答】A、观察表格数据,高温短日照时雌花率为 15.50%,高温长日照时雌花率为 13.83%;而低温短日照时雌花率为 59.83%,低温长日照时雌花率为 55.67%高温条件下雌花率明显低于低温条件下的雌花率,所以高温不利于该植物雌花发育,A 错误B、从数据对比可知,低温短日照和低温长日照时的雌花率(59.83%和 55.67%)均高于高温短日照和高温长日照时的雌花率(15.50%和 13.83%),说明低温更有利于该植物雌花发育,B 正确C、D 低温短日照 59.83%和低温长日照 55.67%比较,高温短日照 15.50%和高温长日照 13.83%比较,可以看出短日照和长日照对该植物雌花发育没多大影响,CD 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4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1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的开展,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1)下表为常人在两种状态下肌肉血流量的测量值血流量(毫升100 克-1分钟-1)安静状态运动状态肌肉2-640-100据表推测,人在运动时,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会显著出现这种变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