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S908(原S312)娄底至涟源公路(和家至鸭丝塘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59394406
  • 上传时间:2023-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湖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S312娄底至涟源公路(金子塘至秀溪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704号 HP(2012)-019S312娄底至涟源公路(金子塘至秀溪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娄底市公路管理局编制单位:湖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2012年9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拟建项目S908(原S312)娄底至涟源公路(和家至鸭丝塘段)改建工程起于S908与S223(原湘阳东街)交汇的和家处,自东南向西北再向西,在忠实村上跨湘黔铁路,经迎春路,跨勤丰河,终于S908鸭丝塘,顺接S908(往涟源方向)全长10.175km推荐方案主要控制点:S908与S223交汇处和家、西阳跨铁立交桥、勤丰河大桥、新星北路立交和鸭丝塘省道壕塘口至怀化红星桥公路,代号S312,简称壕怀线,位于湖南省中部,横穿湘潭、娄底、邵阳、怀化四市,自东向西途经湘乡市、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隆回县、溆浦县、中方县和鹤城区,终于怀化鹤城区怀化红星桥,全长291.424km目前,全线基本达到了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

      娄底至涟源公路为S312的一段,起于娄星区与湘乡市交界的胜昔,途经和家、鸭丝塘、谭家、秀溪,终于涟源市与冷江市交界的花桥,全长59.502km全线达到了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娄底至涟源公路是S312途经娄底市的一段,是娄底市东西向的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连接了区域内的两大经济中心—娄底市与涟源市,承接着涟源、冷水江、新化与娄底市区之间的的交通联系,是涟源、冷江、新化三县市的经济命脉,同时也是娄底往西的重要交通出口本项目将作为区域高速公路的重要集散公路,对于扩大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本项目还可以与区域内高速公路、其他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县乡公路一起形成干支结合、功能级配的公路交通网络,服务各种交通需求本项目是连接娄底市区与涟源市的主要公路,是其间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其建设是涟源市与娄底市融城及城市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使道路变宽,路面变好,同时通过增设慢车道,规范了农用车、摩托车和行人的通行,并且通过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尤其是道路中央增设隔离护栏,将会极大地改善娄涟公路的交通安全其建设将有效改善沿线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区域各类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加强县市交通往来,促进本地区商品流通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促进沿线工矿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缓解区域公路交通供需矛盾的需要,同时对充分发挥区域内高速公路以及相邻干线公路的作用有重要意义1.2 主要建设内容拟建项目路线起于S908与S223交汇处的和家,自东南向西北再向西,利用既有公路布线,在忠实村上跨湘黔铁路,经迎春路,跨勤丰河,过吉星路,经菱形互通跨新星北路,终于S908鸭丝塘,顺接S908(往涟源方向),路线全长10.175km本项目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 Km/h,路基宽度为24.5m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老路利用率为100%表 1拟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方 案单 位拟 建 项 目平均每公里路线长度km10.175占用土地亩642.1663.11其中新征亩120.4411.84拆迁建筑物m27877774计价土石方m337329436687排水防护工程m3279002742路面工程1000m2217.21121.348桥 梁m/座301.79/5涵 洞道504.91路线交叉处8特殊路基处理1000m225.1942.476本建设项目路线全长10.175km占用土地642.16亩,平均每公里63.11亩,其中新征用地120.44亩;排水与防护工程27900 m³,特殊路基处理25194m2,桥梁301.79m/5座,涵洞50道,平面交叉8处;拆迁建筑物7877m²;投资估算总额为24763.8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433.79万元。

      本项目拟于2013年开工,2015年竣工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定额、补充定额和要求、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以及工程可行性阶段提供的工程数量,编制本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建设总里程长10.175km,投资估算总额为24763.8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433.79万元根据《湖南省“十二五”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湖南省“十二五”干线公路补助标准》,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省(含国家补助)定额补助标准为:一般地区(不含国、省贫县)一级公路为250万元/公里,桥(大桥及以上,限新建或拆除重建)为1500元/平方米,故推荐本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为:(1)省(含国家补助)定额补助——共2716.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97%;(2)项目公司自筹——共22047.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9.03%经环评核算,本项目环保总投资额为1549.3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额24763.82万元的6.26%1.3 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规划的相符性根据本项目的工可报告,本项目属于老路改造,原有线形较好,则未设置线路走向的比选方案经本环评小组现场勘查,该推荐路线走向顺直,在旧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新征土地面积小,投资较少,所以本环评小组认为原有工可推荐该方案是可行的。

      本项目是娄底市“十二五”路网改造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湖南省“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项目它的建设对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甚至完善湖南省路网结构、优化区域路网性能、提高公路网等级水平和通行能力、增加公路运输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项目符合《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娄底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涟源市城市总体规划》,涟源市将建设成为资源利用高效、工业基础发达、服务水平一流、对外辐射能力强的娄底市域副中心城市其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以东向为主,即向娄底市区方向发展为主由此可见,将涟源市城市区域往娄底方向发展,逐步与娄底市区实现“融城”,不仅仅是涟源市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大娄底的需要融城”的走向主要包括娄涟公路、娄涟高速二线和涟水河,因此本项目在“融城”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属于涟源市道路网中三横的一部分本项目符合娄底市的总体规划和涟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 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东邻湘潭、长沙,南傍衡阳,北接益阳,西南与邵阳毗连,西北与怀化接壤,全市总面积8117km2,现辖娄底(娄星区)、冷水江、涟源三市和双峰、新化两县。

      娄底经济开发区位于娄底市东部偏北,娄星区东部,东接湘乡,南、西、北部均与娄星区相邻,属洞庭湖平原向南岭山地过渡的丘岗地带2)地形地貌改建项目位于湖南省中部,娄底市娄星区东部的娄底经济开发区境内,区域属洞庭湖平原向南岭山地过渡的丘岗地带,北部峰峦叠嶂,西、中部岗地密布,南部丘陵起伏,东部平地宽阔,为北、西、南面较高,平缓向东倾斜的马蹄形地貌,平均海拔185m,平地与丘岗地占三分之二,地质属湘中新华夏构造体系3)水文路线所经区域主要为资水水系,各河流域降雨充沛,雨季多集中于4-7月,此期间为汛期,河水受降水影响明显,水位陡涨陡落,一般10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区内有大小河流52条,涟水为湘江一级支流,孙水和碧水分属湘江二级支流有与湘乡、双峰共管,库容为3.7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水府庙水库,省重点中型水利工程双江水库正在建设4)气候气象项目经过区域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秋季凉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积温较多,生长期长;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6.5-17.5℃,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1400mm,年日照时数1410.4-1621.9小时,年日照率34-37%,年平均相对湿度78-80%,年平均风速1.5-2.0m/s。

      5)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路线所经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g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S=0.35s,相当于VI度地震烈度,可采取简易设防2.1.2 环境现状调查及监测(一)社会环境现状1)拟建项目作为区域向东连接沪昆高速公路、长株潭方向,向西连接涟源、怀化方向的重要通道,在解决沿线交通源出行问题的同时,也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区域对外和过境交通流量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之间交流的日趋活跃,境内交通和过境交通都大幅增长,特别是区域工业园区交通需求的增长但由于目前区域路网结构的不完善,致使其不能很好地解决出行问题,也给区域与外部的交通造成一定的阻碍,区域路网上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项目区域用地类型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主2)改建公路沿线县市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丰富项目沿线工业园区较多3)改建公路沿线县市的文物资源丰富,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没有受保护文物的分布二)生态环境现状1)项目评价区域分为城镇生态区、农业生态区和林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路K0+000~K7+000路段分布较多,城镇生态区在K7+000~K10+175路段分布较多。

      2)项目沿线属于湘中、湘东植被区,评价范围内自然植被共分4级,6个植被型10个群系,栽培植被分2类5型5个林及组合,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重点保护植物项目沿线林地资源较丰富3)项目区内主要为亚热带林灌动物类群,项目建设路段所经的农田、村宅、山区多为常见经济动物,改建项目沿线尚没有查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集中栖息地4)水生生态:项目沿线鱼类以养殖鱼类为主,种类较丰富常见的是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鳊鱼、翘嘴鱼、鲶鱼等;项目所经的勤丰河水中尚无查明的鲤鱼、鲫鱼、黄颡鱼等经济鱼类产卵场或洄游场、越冬场及锁饵场;评价范围内的浮游植物种类的组成以藻类为主;评价范围内底栖动物主要是田螺和贝类5)本项目沿线景观类型较丰富,景观环境质量总体一般三)水环境现状根据监测资料结果表明拟建桥梁跨勤丰河处各项监测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项目沿线水体水质状况良好四)环境空气现状本项目监测点大埠桥街道办TSP、NO2和SO2的超标率为0%,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五)声环境现状拟扩建公路评价范围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噪声污染,现有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现有的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中昼夜均无监测点超标,主要是该地区主要分布为农村,路面较差,过往车辆较少,运行速度低,夜间车辆较少,居住人口不多且夜间活动较少的原因本项目各监测点声环境现状较好,各监测点噪声现状值均没有超标现象出现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拟建项目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确定见表2表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 价 范 围1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2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3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跨越较大水体的为拟建桥位上游100m~下游1000m以内水域4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以及公路取弃土场、临时用地5社会环境项目预可中的项目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