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共49页).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1537****568
  • 文档编号:229051008
  • 上传时间:2021-12-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5.50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考试大纲基本要求,考试目的: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 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 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广播电视常识 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00分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考试大纲基本要求,考试内容及范围: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 成与发展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 局服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 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考试内容及范围,(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坚持建设 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把握大局, 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 本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考试内容及范围,(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新闻报道必 须以事实为依据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 本质和主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三贴近”原则是 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九)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的统一,考试内容及范围,(十)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贴近” (十一)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08新增) (十二)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 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08新增) 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关 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 论述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 必须”的重要论述,考试内容及范围,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新闻工作者职业 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 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考试内容及范围,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电视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广播网国际央视国际齐越夏青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广播的传播符号电视的传播符号电视影像的要素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考试内容及范围,(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地面电视有线电视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图文电视交互式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视听业务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广播电视覆盖方式广播电视传输方式,课本的目录篇章结构,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官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党性原则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专题研究:舆论导向 舆论监督 政治家办报办台 新闻真实性原则 “三贴近” 文艺方针政策 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新闻工作的任务(08删),课本的目录篇章结构,第二部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职业特征 社会责任与职业修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本质特征 基本原则 意义 两个准则: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 准则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 准则,课本的目录篇章结构,第三部分:广电常识 广播电视发展简况(拐点、标志) 广播电视节目:三个层次 传播特点 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电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 (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广播电视技术常识:,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含义: 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 的看法。

      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 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 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 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专题研究中的几个要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特点:与时俱进 开放性 动态性 历程: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毛泽东 邓小平三个代表(是谁、每一步的基本成果),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含义: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3、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当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4、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5、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辨析)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 的,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统一的人民群众 的信任和支持是党的生存基础和力量源泉社会 主义新闻事业能够把人民的愿望呼声及时反映出来 从而形成党和人民之间生动活泼的联系历史证 明只有才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丁关根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具体要求: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 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最终要体现在为全 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上 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处 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四、舆论导向,含义: 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 论导向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 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 党和人民的祸福,是新闻工作中一个需要高 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 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 的重要标尺四、舆论导向,1996年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 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四、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坚持新闻宣传工作党 性原则的要求 根本的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三为指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贴近”,四、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反映 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处理矛盾的科学方法: 把好关: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判断 把好度:把握分寸,力度,报道时机,审时度势 只有才确保导向正确,阵地巩固,影响扩大,五、舆论监督,实质: 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 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 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社会舍五进行 监督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健全发 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五、舆论监督,重要性: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 武器,五、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新闻舆论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 社会功能: 监视社会环境:“晴雨表”“候风仪” 社会调节:“排气阀”“传声筒” 社会控制:宣传 教育 社会制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五、舆论监督,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建设性监督: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舆论监督的力度与社会、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 科学监督:适时适量适宜、平衡分寸。

      依法监督:遵纪守法 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范围内,严格遵守宣传纪律,五、舆论监督,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1、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同新闻 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 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 害 5、在党委的领导下有序进行,六、政治家办报办台,含义: 新闻媒体政治倾向要正确;新闻工作者应该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敏感的政治头脑 提出与发展: 毛泽东首次提出 1957年6月 毛泽东“新闻、旧闻、不闻”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该做到该抢则抢(新闻)该压 则压(旧闻)对发表后会引发不良社会后果,对党 和人民不利的内容坚决不发(不闻),六、政治家办报办台,基本要求: 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六、政治家办报办台,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要坚持党管 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 1、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 3、打好群众观点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七、新闻真实性原则,含义: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具体事实真实准确: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资料完全真实 2、本质真实:反映事物内在品质和规律,七、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事实与观点的关系: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八、新闻工作的任务,94年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 舞人 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贴近实际:新闻工作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 贴近生活: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使新闻报道更加入情入理,富有生活气息 贴近群众:新闻工作要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盼,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亲切可信,深入人心,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