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课-随堂练习(共3页).doc
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单元 第二课一、选择题1.(2018·重庆名校高一联考)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汉大一统的实现,以□□□□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处省略的是( C )A.察访推荐 B.血缘关系C.皇权独尊 D.相权独大[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秦汉大一统的实现”可知当时的政治制度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因此其核心为皇权独尊,C项正确2.(2018·银川育才中学高一期末)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 B )A.三公 B.丞相C.太尉 D.御史大夫[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的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所以在秦朝,丞相也就被称为“百官之首”003.(2018·太原高一联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B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解析]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独断专行的特点,故选B项。
4.(2018·梅州高一期末)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B )A.分封制 B.郡县制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解析] 材料中“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指秦朝时期秦朝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5.(2018·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期末)秦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虽然仅仅15个年头,但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这是因为秦朝( A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 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④彻底废除了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国家权力的承继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②③与史实相符,④中“彻底”的表述错误,帝位仍然是世袭的因此,本题选A项二、非选择题6.(2018·天津河东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1)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解析] 依据材料一,“变局”主要从统治阶层的身份方面分析变化”的解答要明确“政治体制”的内涵,从整体上概括[答案] 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结合材料二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解析] “观点”,由材料二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依据”要根据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来回答[答案]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
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END问并回答活动2中的段落1)大明的祖父母喜欢什么?2)大明的母亲喜欢什么?贝蒂的表妹喜欢什么?第二步:听写让学生在单元2中写出单词和短语,并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要点的用法Step 3:Practice1.进行阅读竞赛让两个学生阅读活动2中的短文,看看谁读得更好2.让学生阅读框中的单词和活动3中的短文选择,音乐会,昂贵,火柴,钱,丝绸,花,周末大明的母亲(一)___ ncle喜欢在(6)___上看电视上的足球,但从不去看足球(7)___3.让他们用方框中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文章4.让三个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然后检查答案钥匙:(1)花费(2)钱(3)丝绸(4)昂贵(5)音乐会(6)周末(7)火柴(8)choose5、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Step 4:Writing1.让学生阅读活动4中的句子大明的祖父母有时穿T恤衫贝蒂的表妹喜欢去看电影托尼的姐姐经常买她最喜欢的歌曲的CD玲的阿姨和叔叔不去看足球比赛,他们看电视5)大明的母亲不买巧克力2.看这些句子3.Now underline apostrophes (')4.检查答案Keys: (1) Daming's (2) Betty's (3) Tony's(4)Lingling's (5)Daming's5.看看活动1,选择给你的家人和朋友的生日礼物。
英译汉写一篇关于为你的家人和朋友挑选生日礼物的文章我妈妈喜欢…她总是去…我通常给她买…确保正确使用撇号(‘)Step 5:Homework1.完成写作任务2.完成工作簿板书设计她经常去听音乐会活动3-活动6)1.Daming's grandparents sometimes wear T-shirts.贝蒂的表妹喜欢去看电影托尼的姐姐经常买她最喜欢的歌曲的CD4.玲的姨妈和叔叔不去看足球比赛,他们看电视5.大明的妈妈不买巧克力Step 1:Review复习现在的连续时态Step 2:Practice1.与整个类一起阅读活动4中的表达式开车起来躺在阳光下睡觉在公共汽车上打篮球学习历史拍照看电视写明信片2、Mime为你的伴侣猜一个动作3.阅读与全班的示例对话A:You're running for a bus!B:No!A:You're playing basketball!B:Yes!4.使用这些短语来帮助你5.Work in pairs.第三步:学习当你复习你的词汇时,选择对你有用的单词,然后把它们写成句子明信片:度假时,我通常会给朋友寄四五张明信片第四步:环游世界time zones在美国,从纽约到夏威夷,有好几个时区。
这是纽约的正午,人们正在吃午饭洛杉矶上午9点,孩子们开始上学在夏威夷,现在是早上7点 大多数人都站起来了1.让学生看这幅画,讨论他们能看到的东西2.让学生阅读这张通行证在阅读之前,先教关键的单词和短语3.让几个学生读一读,最后翻译成中文4.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5.让他们一起读这篇文章Step 5:Module task:做广播报道1.三人或四人一组地工作.计划一份无线电报告谈论你想报道的新闻列出要报告的活动对这个消息做了笔记写你要说的话2.向全班同学展示你的报告3.选择最好的报告Step 6:Homework1.Finish the writing.2.修改整个模块小学语文学习必须了解的59个通假字,你的孩子都知道吗?1、说(yuè):通“悦”,愉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3、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4、齐:通“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5、止:通“只”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6、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7、屏:通“摒”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8、帖:通“贴”火:通“伙”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9、尔:通“耳”,相当于“罢了”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10、争:通“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11、见,通“现”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2、(《口技》)坐:通“座”满坐寂然,无敢哗者13、扳:通“攀”,牵,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14、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15、惠:通“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16、厝:通“措”,放置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17、那:通“哪”,怎么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18、阙:通“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19、强:通“僵”,僵硬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20、道:通“导”,引导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21、曷:通“何”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22、熙:通“嬉”,开玩笑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23、辑:通“缉”,连缀。
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24、遽:通“讵”,岂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25、距:通“拒”,挡……子墨子九距之《公输》)26、诎:通“屈”,折服公输盘诎,而曰……(《公输》)27、有:通“又”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8、衡:通“横”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9、甫:通“父”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30、简:通“拣”,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31、错:通“措”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32、仓:通“苍”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33、裁:通“才”,仅仅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34、適:通“谪”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35、唱:通“倡”,倡导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36、以:通“已”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37、被:通“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