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电运行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周文慧.docx
6页变电运行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周文慧 摘要: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电气误操作,电气误操作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轻则造成电力设备损坏、电量损失,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电气误操作在变电运行中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也难以彻底禁止基于此,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误操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变电运行误操作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变电运行;误操作;防范一、电气误操作的影响电气误操作主要是由工作人员违反操作流程,进行了不正常或者错误的操作,例如接拉电线时不切断电源,断路器不正常打开或关闭、非同期并列等等电气误操作给变电正常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电气误操作会导致电力短路事故,造成电气设备大规模损毁,产生非常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2.电气误操作会造成供电中断和大范围停电,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间接经济损失3.电气误操作会造成人身伤害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变电设备,如果出现误操作,会导致触电事故,尤其是在检修状态下,检修人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此时如果出现误操作很容易造成检修者触电身亡二、变电运行误操作因素1.人为因素变电电气设备操作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熟练的操作技巧、丰富的操作经验,更需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但是目前变电站操作人员的素质普遍层次不齐,不仅技术不过关,业务一知半解,临时应变能力不强,而且没有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误操作。
1)在没有工作票和操作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有的工作人员自认为已经从事该项工作多年,对操作流程非常熟悉,认为填写工作票只是走形式,嫌麻烦,为了图方便,不按照规定进行填写,或者在操作完成以后补填;(2)工作票错填漏填或者理解错误在变电运行中,电气倒闸操作票极易出现填写错误,例如调度员预发操作任务和值班人员进行核对时没有使用规范的操作用语,或者接受任务的人在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了操作的失误;(3)工作人员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事前没有严格核对,事后没有仔细检查例如,在变电设备操作中,经常出现走错间的失误,由此导致的事故比例非常高,追根溯源,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员在事前没有对设备的编码、名称和顺序没有进行仔细检查,根据习惯和感觉操作,造成了严重后果;(4)在没有调度指令或者没有明白指令意图的情况下盲目下手操作;(5)依赖心理现代变电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很多操作人员过度依赖设备自动化丧失了独立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埋下事故的隐患2.设备因素由于电气设备长期满负荷运转,检修维护不及时,出现标示不清、设备老化甚至丧失原有功能1)有的电气设备的标识模糊不清,不够显眼,或者在设备更新以后没有相应更换,有的电气设备铭牌丢失,或者不按照规定标识双重名称,或者熔断器不标识容量等,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是也也很容易引发严重事故;(2)防误闭锁装置功能失效。
为了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转,必须安装防误闭锁装置,这是保障变电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防误闭锁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设备安全运转,在很多变电站中,虽然也安装了多道防误闭锁系统,但是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较长,没有进行及时维护更新,导致设备老化、功能实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误操作发生后造成严重后果3.操作环境变电设备纷繁庞杂,必须保证操作环境畅通无阻,方便工作人员走动,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迅速做出反应,有条不紊地操作,减少失误变电站在初次建设时,往往会注意合理设计和布局,环境整洁,道路畅通,但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很多变电站进行了多次扩建,打乱了原有的布局,有的在施工完成后,施工材料不进行清理,槽沟挖开后不填平,道路不畅通,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行走,有时绕道而行,有时跑错路径,导致误操作发生三、防止变电运行误操作的解决措施引起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因此为了避免误操作的发生,必须要控制好上述原因,就能降低误操作概率,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要控制好上述几方面,可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企业管理电力企业要将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情况结合起来,定期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加以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在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对机械设备要加以定期的评价和维护,从而及时的发现机械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和缺陷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规范,并建立起安全生产的事故责任制度,将操作失误的责任落实到个人2.完善制度标准和规程、加强管理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规范变电运行的各项操作规程,可以通过完善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基于此,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操作标准和规程,通过完善的规章流程对操作进行严格的约束,同时还要在正确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要便于工作人员的简化操作规章流程制度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执行,切勿马虎行事同时在规章制度中要进行责权分明,对操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限制和规定,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3.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专业素养由于电力设备在不断的更新进步,在进行电网改造时,难免会使用更新型的电力设备,此时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新设备的应用和操作规程,避免一知半解进行操作从而引发误操作4.对电力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和检查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一旦出现标识不清楚的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由于标识不清而造成的误操作对于防误闭锁装置要及时进行更换,尽量选用质量高、性能强的设备,减少故障的发生率5.加强操作环境的管理变电在改造完成后,要及时对滞留的电力设备和工具进行清理,避免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环境,减少误操作的发生率。
6.严格监督,把握好现场质量如果出现了重大的误操作事故,就应该让变电站长来对质量进行把关,争取做到严格监督,操作谨慎、细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大监护的力度,不准不懂操作技术的人员任意操作每个操作都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完成,如果发现存在操作的质量问题,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只有将操作流程纠正到正确的规范中来,才能不断的提升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才能提高工作效率7.防误闭锁装置工作人员应该将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好在选用防误闭锁装置的时候,应该选择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装置,然后对其加以严格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它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运行的状态确定防误工作具体的负责人员,将防误工作的基本网络建设起来对解锁的程序要加以严格的规范,依照特定的权限来审批对应的手续,严格控制解锁钥匙使用的过程结束语:在变电运行中,电气误操作的影响因素较多,形式上是做种多样的本篇文章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电气的误操作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期促进变电运行的稳定在实际的工作中变电运行的电气误操作看起来是具有一定突发性和随机性,不过经过细致的研究,就能发现其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和可预防性。
很多操作事故在原因以及性质等方面是具有相似性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探索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确保我们国家电力事业健康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彭毅丽.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问题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11-13.[2]吴丽玉.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3).[3]张永翠.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1(21):56-57.[4]胡民立.论电气事故应急处理方式和防范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1(15):101-10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