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目标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运用.pdf

51页
  • 卖家[上传人]:lizhe****0920
  • 文档编号:46684745
  • 上传时间:2018-06-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56.66K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标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运用姓名:宋欣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杨世忠20100301I 摘要 日本和美国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强调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便对成本进行规划, 迄今为止, 已经发展成为一套从企业利润规划出发, 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产品进行规划,进行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与控制的成本管理体系目前,一方面,从市场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复苏阶段,企业仍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不重视新生产技术的开发,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国内外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探讨了日本和美国目标成本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并对目标成本管理流程做了简要的说明在学习日本、美国目标成本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目标成本管理的特点、流程,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目标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这些建议涉及到目标成本管理流程、技术、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不同的方面由于本文介绍的方法来自美国、日本近年来的目标成本管理实践以及经验总结,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字:目标成本管理、美国管理会计公告、理论、方法 II Abstract The Target Cost Management of Japan and USA emphasis the cost planning in the step of product design. Up till now, it has been developed as a profit planning system which plans the product and controls the cost in the design, production and sales phases with varies complicated tools. In our country, though we are experiencing the recovery stage of our economy, the enterprises still face the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foreign companies. Another question is that the companies of ours do not notic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so the situation of low efficiency and high waste can not be changed. In this context, summariz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arget cost management of China, Japan and USA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level. In this paper, firstly we discuss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target cost management of Japan and USA, and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it. Then we talk about the features and process of TCM in Chinese companies. Thirdl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company, this essay describes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for Chinese company. These methods include the process, technology, structure, cultures and so on. They come from the practice of foreign companies, and are able to be operated efficiently. Key words: Target Cost Management; Statement 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目标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运用》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标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运用》 第 1 页,共 47 页 1 绪论 1.1 研究目标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战后经济重建对各种工业产品旺盛需求的开始这个时期,工业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小,竞争较为缓和,市场出现了典型的卖方特征。

      一批欧美企业通过采用对产品成本进行加成的定价手法,确保了利润的获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奠定了角逐世界市场地位的基础 于此同时,直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处于战败国地位的日本,则进行了一系列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民生的社会改革这一段时期,日本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经济民主化,其作用在于为日后日本的经济重建奠定基础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日本屡次派出考察团到美国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此举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此时,日本的国民收入已经位于世界第三位①日本企业异军突起,但是在技术和资金方面却面临着欧美等极具实力的世界竞争者的挑战 日本企业逐渐意识到它们必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夹缝中求得生存为了争取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以维持企业的利润边际,日本企业必须以较低的市场价格提供功能质量并不逊色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企业将生存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用新的思想将价格和利润联系起来,并将这种思想体现在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之上, 出现了日本目标成本管理的原型——成本企画 从成本企画出现的背景可以看出, 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现有管理思想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工具进行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现有的部分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显得不合时宜,甚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研究国外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论并结合中国运用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践对这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 对我国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经验能帮助我国企业应对由以下市场变化带来的危机: 第一,我国部分生产型企业缺乏技术和创新能力 我国的出口贸易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低科技含量的产品为基础的, 这样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更为明显改变这种境况的方法之一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然而,提高创新能力不仅仅需要在企业中宣传创新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营造和创新有关的组织文化氛围,以及应用有利于创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第二,我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世界范围的竞争 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同行业竞争者日益增多在这些竞争者当中,不乏兼具管① 李嘉友: 《日本工业化历史考略兼论日本企业的发展背景》 , 《世界经济》 ,1984 年第 6 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标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运用》 第 2 页,共 47 页 理经验以及资金实力的企业集团。

      比如通用电气公司(GE) ,成立于 1878 年,既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又经历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具有丰富的应对危机的经验其产品从电气、电子设备,到能源、军备、保险,都有所涉及,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竞争能力相对于这些国际性的大型企业而言,我国的企业在资金实力以及核心技术方面,都与其有所差距 第三,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资源浪费 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在耗费大量资源的基础上取得的, 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降低了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同时阻碍了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种方法是制止不必要的生产浪费, 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以技术为突破口,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完成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目标成本管理的工程学导向,以及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有利于激励企业完成产品技术方面的改造 第四,企业思想观念未及时转变,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弱 我国部分企业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表现是缺乏市场意识,不重视消费者需求分析,习惯于稳定的经营环境,产品竞争能力不足这样的企业适应市场的主动性不足,不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本管理的发展 19 世纪早期到 20 世纪初,是成本管理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成本管理的方法较为简单,只运用少数几个指标来进行事后的评价。

      比如 19 世纪初,纺织企业内部的“每码成本”或“每磅成本”的效率评价指标的应用,19 世纪中叶,在铁路业出现的“吨公里成本”、“每位顾客公里成本”、“经营比率”(经营成本与收入的比率)等效率评价指标 1903 年,美国工程师泰勒发表了代表作《车间管理》 ,倡导以标准化的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成为了标准成本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明确提出标准成本概念的是惠特莫尔(J. Whitmore),1908 年,他在纽约大学讲解制鞋业成本核算时提到了这个概念将标准成本和会计核算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成本的可控性,要归功于吉乐斯平等人自此,成本管理由事后核算进入到了事中核算的时代与“标准成本”制度同时出现的,是“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 这个时期的成本管理注重于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进行控制控制的重点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 1936 年,变动成本法由美国会计学家哈瑞斯(J. H. Harris)提出,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了对成本管理理论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动成本计算法和本量利模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标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运用》 第 3 页,共 47 页 20 世纪 50 年代,市场逐渐出现买方特征,企业要生存,就要满足不断发展的顾客对产品质量和功能的需求。

      这个时期,成本管理出现了以质量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 这种成本管理方法给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带来了新的突破,将成本管理带入了关注产品质量、关注产品生产、关注产品生产工艺的新领域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本结构,表现在原材料投入和直接人工投入的减少,间接费用的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有的成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