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试教体会和参评教师简介(教育精品).doc
8页点亮小灯泡一、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电”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它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实触摸和运用电的一次尝试活动,为下一步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奠定基础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教科书首先引导学生对电路中的材料及其结构进行观察和认识其中,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观察的重点书中的插图提供了小灯泡的解剖图,帮助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当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仔细观察这些材料,将有助于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当学生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鼓励学生们尝试使用这些材料来点亮小灯泡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三部分:课后延伸部分,需要学生调查家里的用电器教科书安排学生课后对家里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统计能力、丰富学生关于电的认识,还为学生发现电的更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如电不仅仅可以用来发光、发热,还能使电器播放音乐、产生图像等多种功能,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电的兴趣根据教材呈现的信息,我们可以构建两种教学思路:一是按部就班,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了解小灯泡、导线、电池的基本结构,强调只有让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然后动手实验,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法,引出短路、断路,最后延伸二是先提供实物,并不急于讲解小灯泡的内部构造和通路,直接让孩子们点亮小灯泡,并将亮和不亮的装置图记录下来,然后集中展示各种装置图,归类找规律,随机讲解小灯泡的内部结构,发现通路、短路、断路各自的特点,从而内化本课的核心概念:只有将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电流经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毋庸讳言,上述两种教学设计的优劣一目了然第一种“给”的痕迹过浓,学生思维在“拿来主义”的影响下变得十分慵懒,且不易激发其兴趣,所有的秘密都揭示了再动手,抑制了探究欲第二种设计开始只是将这些电器元件的实物画法教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迎合学生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习兴趣,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且通过各种实物装置图的对比分析得到小灯泡发光的秘密,一种成功后的欣喜油然而生。
第二种设计正是彰显了“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诠释,它不拘泥于文本表面所呈现的信息,而是能深入解读,合理设计,抓住核心概念展开教学活动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点亮小灯泡至少需要干电池(电源)、小灯泡、导线2)只有把干电池(电源)、小灯泡、导线连接成一个通路(闭合电路),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3)可以用相同材料不同种方法点亮小灯泡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2.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能够从“亮”与“不亮”的电路图中寻找规律,从而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电路连接进行有目的的、细致的观察乐趣2)渗透根据装置图做出大胆想象与推测的意识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路形成通路,电流从灯丝中流过,小灯泡才会发光教学难点:从各种电路图中寻找“亮”与“不亮” 的规律,指导闭合电路中的电流流向三)教学准备学生材料: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两人组),剖开的小灯泡(四人组)教师准备:ppt(四)教学过程1.课前交流:调节气氛,做好铺垫(3分钟)师:第一次见面,先自我介绍一下(单击ppt)师:我们这门学科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科学,和科学家一字之差。
的确,书中的许多内容都和科学家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你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姓名?牛顿(师:就是那位一不小心被苹果砸中,结果发现了——地球引力爱因斯坦(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师: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尤其对宇宙的探索非常有深度居里夫人(师: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家爱迪生(师:发明大王钱学森(师:钱学森先生,伟大的爱国者——“两弹一星”的元勋)师:是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不计其数的科学家创造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物品为人类造福其中有些科学家更是了不起,几乎是家喻户晓比如说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还有(单击,图像),谁——爱迪生!师:你怎么知道他是爱迪生,你见过他?(手拿灯泡)师:哦,你是根据图片表面呈现的信息推测出来的,没错,推测也是科学学习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叶老师还以为你会玩穿越,他可是100多年前的人物呢!请看——出示生平介绍,学生默读师强调:一连几个月,1600多种材料;又用了两年时间,世界各地六千多种植物的纤维一一进行试验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大王,令人钦佩!今天,我就带来了这神奇的小灯泡!(单击,手拿灯泡盒子师: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哎呀,真是不好意思,一人一个是不可能的,先两人一个,下发。
灯泡都拿到手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上课了上课!师生问好!2.师生互动:认识器材,揭示课题(7分钟)(1)认识小灯泡师:两位同学一个小灯泡(板书课题:“小灯泡”),不过瘾!我有办法变成一人一个,伸出你右手的食指,跟着老师一起画一个,这叫画饼充饥师边画边解说:一般来说,先画小灯泡的金属部分,这样容易确定位置,还要画几条螺纹,上面还有圆圆的玻璃泡(ppt)行了没有?哦,还有灯丝(ppt),灯丝连在金属架上(ppt)行了吗?是啊,小灯泡的下面还有一个凸起的金属点,也要画一下这样行了,如果我将小灯泡横过来放,你会画吗?大家再来书空一遍,师配合简单解说再画一个2)认识电池、导线师:生活中小灯泡主要是干嘛用的?照明要想点亮小灯泡(板书完整课题:“点亮”),至少还需要一些什么?电池,嗯,这是一种携带非常方便的电源(ppt),我们也把它来画一画,一个长方体,行了吗?哦,在一端还有一个凸起的用金属做的像帽子那样一顶,就叫它铜帽吧(边说边画,ppt),铜帽的附近有一个“+”号,什么意思?(正电,铜帽这一端叫做正极ppt),有正极那就还有负极,在哪里?另一端,我们把它叫做锌筒,锌筒这一端叫做负极(ppt)还要什么?导线(ppt),两端去掉了一截塑料外皮的导线。
三样东西都出示在ppt上)师:点亮小灯泡至少还需要什么?(学生说,教师予以否定)3.小组活动:组装电路,做好记录(13分钟)(1)环节过渡师:现在,点亮小灯泡的三种器材都在这里了,小灯泡怎么还没有亮起来呢?师:是的,还需要连接起来,你会连接吗?哦,这么厉害,佩服佩服!等一下就来点亮小灯泡活动前先来梳理一下思路,要做什么、怎么做?(切换到ppt,出示活动流程)①两人组,从抽屉中拿出活动材料②小组尝试连接一个电路,重复两到三次,确定小灯泡“亮”还是“不亮”后,记录员及时地将这种连接方式画下来注意分工合作!(出示一张记录表,提醒:并不是做完了“亮”的电路连接,再做“不亮”的电路连接,同步进行)③然后尝试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连接,并做记录不求多,但求正确无误!(等会儿我们还将把部分装置图呈现到黑板上)④听到音乐声停止活动,(留下记录单)把所有材料塞入信封,放回到抽屉内2)学生活动教师边巡视边选择性地将部分装置图呈现到黑板上(板书:“亮”、“不亮”),并要求在装置图下面注上小组序号约12分钟结束活动,教师将多媒体切换至实物展台)4.师生研讨:分类呈现,系统分析(15分钟)(1)分类呈现师:好,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棒,而且已经有这么多劳动成果和大家一起共享。
师:先来看第一幅装置图,哪些小组也有这样的连接,请举手,确定能亮吗?(再检查二三四幅装置图)师:除了上述四种方法以外,还有没有了?(实物展台呈现,予以检查,其实雷同)师:这边是小灯泡没有发光的装置图先看第一幅,其他小组也尝试过这样的连接吗,确定小灯泡不发光?(再检查二三四幅装置图)师:还有不同的装置吗?(实物展台呈现,予以检查,适当再呈现一种,遇到有争论的先放一下,在边上打个红色的问号)(2)系统分析师:应该还有更多的电路连接,先到这里同学们至少对黑板上的电路连接都是一致同意的,应该说都有没有意见,是吧!你们没有意见,可是这边的电路连接意见很大啊,凭什么相同的材料你们亮了,我们不亮?左侧的电路连接究竟有什么奥妙呢?(手指左边)师:仔细观察,左侧的电路连接有什么共同特点?师启发:小灯泡上都有几个连接点,和电池是怎样连接的?(都有两个连接点,一个点直接连接到电池上,一个点连接到导线上)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右侧电路的连接情况,师生共同分析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情况师:必须要将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才有可能亮起来而所谓的小灯泡亮了,其实就是小灯泡的哪一部分在发光——灯丝!那么你推测这两个连接点和灯丝应该是——(相连的)。
师:灯丝的两端和两个连接点可能是相连的,同意吗?我也有点半信半疑,因为看不到啊?怎么办?打开它看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给四人组发放解剖的小灯泡)(切换pc)师:怎么样,看清楚了吗?(ppt)师: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将小灯泡简化成这个样子(板画)3)小结师:原来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相连,也就是把灯丝的两端和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我们还可以用电路图的方式将刚才这句话画出来(指黑板中间的小灯泡和电池,请一位同学画)其实,左边的电路连接都可以用这样一幅电路图来表示,对不对?怎么好像多了一根导线,有没有关系?(没关系,只是在直接相连的地方添加了一根导线)5.概念内化:通路短路,各具特点(5分钟)(1)概念内化师: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时候它就能发光,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样的连接为什么就能亮起来呢?(这样的连接形成了一个通路,就会有电流经灯丝)师:科学家还规定了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出发回到负极教师板画中间电路图的电流方向)师:具体到左边这些电路图,你能从完整地说说电流流经的路线吗?请同学们来比划一下电流流经的路线把红外线笔交给发言同学)(2)短路断路师:然后再来看看右边这些电路图中的电流流动情况。
继续传递红外线笔,同学逐个发言)师: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短路板书)这时候电路中有电流吗,小灯泡还能发光吗?不仅有,而且相当大!短路时,电池和导线在一瞬间会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会被损坏这还是小意思了,因为这种电池的电只有1.5V,家里用的是220V,这样的电若是发生短路,则更加可怕,有可能会引发火灾还有,这样的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所以不能用它来做我们的实验师:继续分析右侧电路,电流从正极出发在某一个地方断开了,没有回到负极,这时候灯丝中没有电流流过,小灯泡就不能亮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开路(断路)板书)师:最后分析前面有争论的电路装置图,究竟是亮还是不亮?(去掉问号)(3)总结师:好了,现在知道点亮小灯泡关键所在了吧!谁来说说,怎么样才能点亮小灯泡?师:现在就请每一个小组再一次拿出器材,准备好,我数五下,我们一起点亮小灯泡五、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亮(各种电路连接图)不亮(各种电路连接图)三、试教体会本课教学我想主要体现两点特色一)解读活动的本质、内涵,“接通”初小概念枢纽从文本角度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