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管理标准.doc
35页质量管理标准2009年9月1日目 录1、质量管理标准的概念及内容 ……………………………………………………12、门、桥式起重机(提梁机)安装作业质量检测标准 ………………………………13、MT900/416提梁机(提运一体机)安装质量检测标准 ………………………24、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质量管理标准 ……………………………………………35、架桥机箱梁架设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45.1、上导梁架桥机架梁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45.2、下导梁架桥机架梁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85.3、运梁车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126、电气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136.1、电动机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136.2、接触器与启动器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166.3、按钮、行程开关、转换开关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176.4、控制器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176.5、自动开关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186.6、门式起重机电气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197、起重机液压系统系统质量管理标准 ……………………………………………207.1、门式起重机液压系统安装质量管理标准 ……………………………………207.2、液压系统油管拆卸作业质量管理要点 ………………………………………217.3、常见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质量管理标准 ………………………………………228、减速器拆卸、检查、检修、装配质量管理标准 ………………………………249、卷筒检查、拆装、维修质量管理标准 …………………………………………2710、钢丝绳检查质量管理标准 ……………………………………………………2911、桥式起重机轨道检查质量管理标准 …………………………………………2912、桥式起重机车轮轴承检查质量管理标准 ……………………………………3013、联轴器拆装、检查、维修质量管理标准 ……………………………………30 5 质量管理标准1、质量管理标准的概念及内容质量管理标准是指:对施工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所要达到的符合行业标准的具体要求的制定、检查。
即,施工前作业人员的技术掌握程度、施工中进行的质量检测标准结合公司施工特点,具体内容包括:门、桥式起重机(提梁机、提运一体机)安装施工作业质量检测标准、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质量管理标准、上(下)导梁架桥机架梁(运梁车)作业质量控制标准、电气安装作业质量控制标准、门式起重机液压系统安装质量管理标准2、门、桥式起重机(提梁机)安装施工作业质量检测标准部位序号检 查 项 目技术标准检查结果自检专检一空载试验1吊钩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圈筒上钢丝绳圈数>3圈 二静载试验2主梁上拱度≥0.7/1000L 三极限偏差和公差项目3主梁上拱度0.9-1.4S/1000 主梁上拱度(静挠度A4-A6)s/800 主梁上拱度(静挠度A2-A3)s/700 主梁对角线相对差L1-L2≤5 走行台车对角线差L1-L2≤5 起重机跨度误差S1-S2≤±5 同一截面上大车轨道高低差≤10 四起重机检测记录4主梁跨中上拱度(0.9-1.4)S/1000(㎜) 桥架对角线差≤5 台车对角线差≤5 五工程竣工51.交付业主使用前:向业主操作使用人员交底,特别要提出操作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允操作)。
2.每次吊梁前,必须要检查起升制动器 3.提梁机要求进行日检和保养、每天对提梁机关键部位(如起升系统、主体金属结构)的螺栓进行检查 4.每次起吊前必须做悬停试吊,不用车或下班前必须将大车进行锚固 5.工程竣工后,要由业主或甲方开完工证明,签字、盖章、并且要求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明确责任 注:1、Gn-额定起重量(吨) 2、电磁盘起重机,静载试验时应卸下后,用吊钩进行 3、MT900/41.6提梁机(提运一体机)安装作业质量检测记录 年 月 日工程名称MT900/41.6提梁机安装分项工程验收部位机械部分施工单位秦皇岛市时利合工贸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98专业工长序号检测项目规范规定备注自检记录质检验收记录1主梁跨中上拱度东侧主梁37.44~58.24(0.9~1.4)*41.651.4西侧主梁51.32起重机跨度偏差东侧车轮±5回转中心间距3西侧车轮33主梁水平弯曲东侧主梁≤20向外侧旁弯10西侧主梁54桥架对角线差≤5主梁与端梁25同一截面主梁高低差≤7跨中16支腿倾斜度东南支腿15~20上方向外倾斜为正(延跨度方向)20西南支腿15~2020东北支腿15~2020西北支腿15~20207支腿垂直度东南支腿≤5上方向外倾斜为正(延轨道方向)3支腿垂直度西南支腿≤51东北支腿≤51西北支腿≤538行走台车车轮同位差南侧≤32北侧≤339轨道高低差南侧±10±810轨道跨度差北侧±10跨度41.6米±511关键部位焊缝质量不得有明显的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咬边12喷漆及外观喷漆均匀、表面光洁、厚度及附着力符合国际要求施工单位检验评定结果 质量检验员: 年 月 日 监检单位验收结论 监检工程师: 年 月 日 4、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质量管理标准说明:根据高强度螺栓实测扭矩系数,调整实测扭矩系数值即可得施工终5、架桥机箱梁架设作业质量管理标准5.1、上导梁架桥机架梁作业质量管理标准5.2、下导梁架桥机架梁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5.3、运梁车作业质量管理标准6、电气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6.1、电动机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以及一般固定式励机。
6.1.1、电机机体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表6-1-16.1.2、电机轴向允许窜动量质量管理标准安装轴承座时,转子的轴向窜动应按表4-1-2所示数值进行检查表6-1-26.1.3、电机振动值质量管理标准电机振动应不超过表4-1-3所示数值容量在40kW及以下的不重要电机不测振动表6-1-36.1.4、注入电机滑动轴承润滑油牌号质量管理标准注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可参考表4-1-4表6-1-46.2、接触器与启动器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表6-2 6.3、按钮、行程开关及转换开关的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6.4、凸轮控制器安装、维修作业质量管理标准 6.5、自动开关安装作业质量管理标准6.6、门式起重机电气安装质量管理标准6.6.1、电气安装作业流程:安装电气设备→线缆槽管→穿线布线→校线接线→分步调试→系统调试6.6.2、按电气布置图分别将司机室、电气盘柜、电缆卷筒、电阻器、接线箱、限位开关、风速仪等电气设备安装就位,电气设备外壳均应可靠接地注意在安装电气设备之前要进行检查,用兆欧表进行绝缘程度检查,不得低于0.8MΩ,内部紧固螺栓需全部或抽检,关键设备如电阻器、盘柜等需对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线路检查。
盘柜后面距栏杆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电阻器叠装时不得超过4箱,应安装面板、网6.6.3、外露所有钢管必须选用镀锌管,并与梁腿焊接牢固,焊接处补刷防锈漆,布管必须横平竖直、拐角合理,管径适中,不宜穿线太满管口、线管内壁必须光滑,不得有毛刺、瘤状物,可用锉刀清除干净,管口必须加装护口,以防划伤电缆两管之间的对接必须对齐,不得有错位6.6.4、电缆槽、电线管安装时需将线槽接口、拐角、线管口等棱角处打磨光滑,并用护口、橡胶皮护垫,避免因长期振动损坏线缆屋外起重机需设置水弯、并悬离主梁30mm,避免雨水进入线管、线槽6.6.5、电线电缆穿线、布线时,应将动力线、控制线分别敷设各电缆电线束两端需挂电线牌,标明线缆的始末点、用途等6.6.6、接线端子(线鼻子)需用压线钳压接牢固,不得松动,6mm²以上缆线必须加套热塑管6mm²及以下的电线、电缆需用机打线号6mm²以上的线缆可用手写线号,字迹工整、清晰6.6.7、调试前的准备工作,调试前对安装现场进行全面清理、清除一切影响运行的障碍物,电气设备、各种开关要有足够的运行、动作空间所有安装防护装置(如止档等)安装完毕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绝缘检查,变频器、变频电机、PLC控制器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测试。
调试时需设专人进行指挥,并对指挥信号进行相互沟通,各运行机构要有监控人员看护6.6.8、分步调试,起升、小车运行、大车运行各系统分别进行调试,分步调试作业流程:主电源供电→控制线路调试→盘柜动作调试→电机运转调试→电机试运行→安全限位调试有不正确的运行、动作时,对相应的电气线路进行调相等调整在试车过程中,要安排专人,检测每一电机的空载电流情况,要做好记录,对偏离正常值的电机进行检查、分析,并及时解决处理6.6.9、调试大车运行时(一般为两台或四台电机),要逐台调试,防止转向相反,损坏齿轮要先调试方向,再行走运行,最后调试终点限位6.6.10、制动器的调整,正确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制动器打开时闸瓦间隙要均匀0.8mm,液压推杆补偿量正确10~15mm6.6.11、电气系统联合调试,对控制、起升、小车运行、大车运行等各系统进行联合调试7、起重机液压系统质量管理标准7.1、门式起重机液压系统安装质量管理标准7.1.1、液压系统安装作业流程:安装液压站→液压缸/马达→管道→分步调试→系统调试7.1.2、液压系统的管道、阀组、泵、马达、油缸的进出油口进场时应是密封的(出厂时应已经清洗完毕,并合格),且密封无破损,各接口、法兰、丝扣应完好无损。
安装之前禁止拆开密封端口,现场存放时,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特别是沙土地面7.1.3、接口有O型密封圈的管路,紧固力矩不宜过大,以免损伤O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