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效课堂中的讨论必须优化.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55387605
  • 上传时间:2023-1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0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效课堂中的讨论必须优化  摘要关于有效教学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问题:“有效教学的理念〞“无效教学的一些课堂表现和误区〞“什么是高效课堂的表现〞“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等,在此我们只讨论其中的课堂讨论问题  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要想激发学生真正的讨论,使讨论变得优化,就必须注意以下原那么  首先,要注意讨论的民主性原那么:课堂要想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老师那么必需要为课堂讨论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民主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泼,无拘谨、无畏缩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假如老师在课堂上板着脸,而学生在座位上提心吊胆生怕老师会提问自己,这样的课堂想要展开充分的讨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老师应尊重学生的智能、情感和兴趣,要尊重其个性,应该让学生施展思辨才华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讨论的裁定权交给学生学生只有在轻松平等的气氛下参与讨论,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积极考虑问题,踊跃发言,使课堂讨论到达理想的目的  其次,要把握全面性原那么:课堂讨论切忌精英表演,必须全员参加,要面向全体学生,讨论的内容、方式要照顾到各种学习程度的学生,这样才符合促进全员参与,争取更大面积丰收的宗旨。

      在课堂讨论中,要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并且有收获,老师必须精心设计好讨论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考虑点所谓“好〞的标准,一是讨论内容能紧扣教学重难点二是讨论能提供一定的分歧点,引起学生兴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三是除了讲究科学性、启发性外,还应注意要有适当的坡度这样既要突出“点〞,又要照顾到“面〞,做到点面结合,难易得当,使所有学生都有收获  再次,要保证有效性原那么:在课堂上一切教学方式都必须经受有效性的检验,所以任何形式的课堂讨论都要有效,使学生各得其所,最忌走过场,把课堂讨论视为教学的“点缀〞,只图外表的热闹苏霍姆林斯基说:“假如你追求的只是那种外表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因此,我们要进步课堂讨论的质量,首先要保证讨论内容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多角度的去考虑、去讨论  最后,要遵循鼓励性原那么:老师应在课堂讨论中始终把关爱和信任的目光投向学生,倾听其意见,鼓励其自信,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获得最终的讨论效果如今不少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往往自信缺乏,缺乏表达的勇气,也有一些老师常常在讨论中轻率的否认学生的不成熟意见,压抑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展。

      老师首先应当肯定其主动表达的勇气和可取之处,同时对学生不成熟的意见要以诚挚的态度去点拨、指导、辨析令其心悦诚服,积极主动地承受正确的观点  那么,怎样去使课堂讨论更有效、更优化呢?优化课堂讨论的方式有哪些呢?为此必须知道什么样的内容可以纳入讨论范围,因为浅薄的内容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而艰深的内容那么使课堂讨论失去生气可以进展课堂讨论的内容大致有两类:  一是知识障碍点,包括每课的重点、难点等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把握历史内涵的主要障碍  二是思维的障碍点,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一般是由学生的认知才能和知识难度的不适应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思维定式受某种旧知识或某些传统的影响所致这两个障碍是学生进展学习活动的主要“拦路虎〞,将其作为讨论内容,可以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及效率  那么,优化的高效的课堂讨论又有哪些可操作的常用形式呢?  有效地课堂讨论方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提示引导〞式,即在老师的提示指导下逐步展开讨论,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及时调控讨论进程,最后加以总结,这种讨论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富于逻辑性,能保证课堂讨论的顺利进展和讨论质量例如,在高三复习分析李鸿章时我提出“李鸿章是卖国贼吗?〞让学生讨论,学生反映非常强烈,纷纷从自己熟知的李鸿章影视剧中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莫衷一是。

      于是我提示大家结合必修一中的“甲午战争〞、必修二中的“洋务运动〞、必修三中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给李鸿章一全面认识于是学生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通过讨论而丰富起来  二是“群体互补〞式,即老师首先出示讨论内容,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归纳小结后由组内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意见,未尽之处,本组成员进展补充这种方式有利于智力互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是“自由讨论〞式,即让学生围绕讨论内容各抒己见,自由辩论,在辩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因势利导,把握方向,最后由老师或让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小结讨论结果,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步讨论的质量很有帮助  四是“角色置换〞式,即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在老师的安排下分别扮演某些历史人物或社会组织,让他们“身临其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且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6月,刘军  2.?历史教育学新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施和金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六期  4.我校?业务学习与研究?第49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