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4 物质的分类教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51095598
  • 上传时间:2023-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生:___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_________知识要点: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2.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3.理解分散系与胶体的概念4.掌握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常用分类方法的学习,增强学生联系生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用物质的分散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4 -[自主学习]1.交叉分类法: 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 Na2SO4 硫酸盐 Na2CO3 碳酸盐 K2SO4 钠盐 K2CO3 钾盐 2.树状分类法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类型实 例A+B=AB化合反应CO2+H2O=H2CO3AB=A+B分解反应Cu(OH)2ΔCuO+H2OAB+C=A+CB置换反应2CuO+C高温2Cu+CO2↑AB+CD=AD+CB复分解反应NaCl+AgNO3=AgCl↓+NaNO3【探究1】将无机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四类,其依据是物质组成和性质上的不同。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是依据氧化物跟酸或碱反应的情况来区分的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概念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举例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iO2、SO3、P2O5.还有个别金属氧化物Mn2O7.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如Na2O、CaO、BaO和CrO、MnO.Al2O3.规律总结: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1.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Na2O、CaO);但金属氧化物即可能是碱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就是酸性氧化物);还有可能是两性氧化物(Al2O3)2.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CO2、SiO2、SO3、P2O5);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Mn2O7)但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CO、NO). [典例分析]【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解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A不正确。

      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所以C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和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SiO2+4HF=SiF4↑+2H2OD选项也不正确只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的说法是正确的[即时巩固] 1.按照物质不同的分类方法,HNO3应属于 ( B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C.①⑨ D.①④⑤⑥⑦[典例分析]【例2】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D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解析: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H2为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O2和O3等例3】.(2008·北京理综,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都存在范德瓦耳斯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解析:本题可以用反例举证法解答。

      Fe+2FeCl3===3FeCl2不是置换反应,A错;NO3—、MnO4—等阴离子具有氧化性,B错;NaHCO3即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盐类,C错;稀有气体单质是不存在共价键的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必存在范德瓦耳斯力,D正确 [即时巩固] 2.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 A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3.(2008·菏泽模拟)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 )①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⑤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感悟]: 在研究物质分类时应着重注意?分类依据,分类标准二、分散系、胶体[自主学习]1.分散系(1)分散系是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

      2)分散系的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2.胶体(1)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这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最本质特征2)分类:根据分散剂的不同,可把胶体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三种3)胶体的性质: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②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其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相互排斥其次是因为胶体粒子在做着“布朗运动”③电泳现象:胶粒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此现象表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呈电中性)④胶体的聚沉:胶粒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成大颗粒而沉淀的过程,方法有:a. 加入电解质 b. 加热 c.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⑤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a.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ml~2ml饱和FeCl3溶液c.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加热Fe(OH)3(胶体)+3HCl[典例分析] 【例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 B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解析:分散质的性质有很多区别,其本质原因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不同,引起其它性质的不同,故本题答案为B。

      例5】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解析:浊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前者可过滤分离,后者只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错误;某些物质(如硝酸、酒精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存在溶解度的限定,B错误;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可以比较,但如果未指明温度,二者浓度大小不确定,C错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D正确 [即时巩固]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B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D.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合作探究] 【探究2】土壤胶体颗粒带负电荷,因此土壤中施用含氮总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D )A. 硫铵 B.氯化铵 C.碳铵 D.硝酸铵解析:以上铵盐中NH4+均可被土壤胶体吸附,以保持养分。

      硝酸铵(NH4NO3)中的NO3—不能被土壤胶粒吸附,导致养分的流失,肥效差[即时巩固] 6.(2009·咸阳模拟)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8.分别设计实验,用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发生的下列变化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有:明矾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聚光束仪1)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测其溶液的pH,pH<7,说明明矾在水中发生了水解反应(2)证明其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在明矾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明矾溶液变红然后加热,红色加深,说明明矾水解是一个吸热反应(3)证明生成了胶体溶液取明矾溶液用聚光束仪做丁达尔实验,产生丁达尔现象,证明生成了胶体。

      [实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实验设计】用洁净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1 mol·L-1的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反应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你用怎样的实验可证明所制得液体是胶体而不是溶液?用一束光照射样品,有丁达尔现象即为胶体实验拓展】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