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上册第17课《玩小车》word教案.doc
6页三年级上册第17课《玩小车》word教案一、教材简介 以玩小车(利用磁铁的磁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活动引入,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以及磁铁的方向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磁铁的特点最后,介绍指南针的历史及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认识磁铁的南北极能画出实验示意图,并能标出方向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以及现代磁悬浮列车2.科学探究: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会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及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实验能用归纳的方法概括磁铁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代指南针,以及现代磁悬浮列车,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 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四、教学难点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及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实验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玩具小车、小车模型、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支架、水槽、泡沫、细线、水;司南、罗盘、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图片;磁吸、门阻、扬声器、笔盒等实物六、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1.由玩小车引入,利用磁铁的磁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不接触小车,推着小车走或拉着小车走。
2.把两根条形磁铁分别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靠近,观察小车的运动,并画出示意图,标明小车运动方向再变换小车方向,用同样的方法做实验3.对照示意图,归纳出条形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4.用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做实验,归纳出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两端接近时的特点5.总结自己的发现:磁铁的两端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二)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特点1.老师介绍两种实验方法(悬吊法与水浮法),让小组任选其一进行实验2.教师指导要注意:防止铁制物品和其他磁铁对实验的干扰学生分组实验时,磁铁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互相干扰用水浮法做实验,盛水的容器不能是金属实验还要反复几次,其结果一样,才能归纳出磁铁有指南北的特点.3.告诉学生磁铁指南的一端就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4.讨论磁铁为什么能指南北因为磁铁上有两极,且两极磁性最强,而地球也是个大磁体有着南北磁极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17课《玩小车》word说课稿 说教材«玩小车»是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身边的玩具»第三课为了顺应儿童天性,让“儿童、玩具、学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生活,展开各项探究活动,是本单元教学的出发点。
有了前一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磁铁能吸铁,还有两极在此基础上,本课将通过玩小车来进一步带领学生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以及磁铁指南北特点课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玩小车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第二部分探究磁铁指南北特点;第三部分总结磁铁的特点;第四部分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和生产生活中磁铁现象的应用从实验探究到应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本课文需要2课时教学,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说学生三年级学生对磁铁特别感兴趣,但对磁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能吸铁这一性质上对于其他性质的认识是模糊的、零散的虽然他们喜欢动手探究,但是在探究过程中,看得多,记得少;发现的多,总结的少所以,学生探究时老师要当好引领者、服务者适时予以指导,由扶到放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磁铁的南北极,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2.了解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二)、能力目标:1.学会做磁铁指南北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实验;2.能画出实验示意图,并标出方向三)、情感目标:1. 通过探究,认识到反复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2. 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学生手脑互动、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积极主动、大胆探究的科学精神。
说教法学法: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认识磁铁的性质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探索法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探究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养成探究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玩具车、大小条形磁铁、学生准备:三组材料:第一组:两个装有磁铁的小车模型,实验报告单第二组:多个环形磁铁、两个蹄形磁铁,第三组:水槽、塑料块、小条形磁铁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师玩小车,引发猜测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给课堂创造最佳学习氛围为此,我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爱玩小车吧,老师也爱玩今天,老师发明了一种新鲜玩法将一根条形磁铁放在一个玩具小车上,手里拿着另一块磁铁,我不接触小车,可以拉着小车走,也可以推着他走,这是为什么呢?奇特的现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纷纷猜测起来:拉着小车走,可能磁铁间有吸引力;推着小车走,可能是磁铁间产生推力第二环节:生玩小车,研究磁铁1.介绍材料,操作提示我简单的介绍了小车模型,里面各装有一根条形磁铁学生熟悉器材后,课件显示“温馨提示” (①两辆小车总共有几种靠近的方法?②观察什么时候产生吸引力?什么时候产生拉力?③完成实验报告单)由于该操作很简单,现象很有趣:小车有时会吸在一起,有时又迅速分离。
为了避免他们漫无目的地玩,增强实验的针对性、实效性,我适时利用课件出示了实验要求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我放手让学生去玩小车在玩中学,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让他们在学中感悟到探究的乐趣在玩的过程中,我不断巡回,探访学生实验现象,画示意图,小组记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3.深化理解,再次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让他们再次用环形磁铁,蹄形磁铁体验一下我改进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学生的体验多了,胜过了老师的讲解4.汇报交流,归纳总结学生尽兴的玩,深入的思考,完整的分析,在汇报的时候他们的课堂生成也是多姿多彩,充满灵性的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一个意思: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展示学生实验报告单)5.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老师玩小车时的奇特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自己的探究,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现象第三环节:再次实验,继续探究1. 设置问题,引发猜测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磁铁上有两极,为什么一个叫南极?一个叫北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普通却又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快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纷纷猜测起来:可能是磁铁能指南北2. 介绍材料,设计方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我首先请他们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
然后简单的介绍了实验的器材,再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案我及时用课件显示了“温馨提示”(1)小磁铁的周围不能有铁东西,以免影响实验效果2)等小磁铁自然静止下来后,观察磁铁指示的方向3)反复做三次,看看结果如何?反复做三次,让他们知道,科学家正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才得出了结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习惯3.小组实验,观察现象小组同学根据材料互相讨论,研究出方案,并认真做实验,体现出一种合作互助的意识4.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孩子们的实验很顺利,几乎一致的发现了:磁铁的南极、北极总是指向南方和北方,也明白了南极和北极的来历第四环节:拓展知识,课外延伸课虽结束了,但是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要把科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推动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磁铁?课外搜集相关的资料,看谁收集到的资料最多 说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是遵循新《课标》科学探究活动的要求设计与实施的,让学生亲身经历《玩小车》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我认为成功的有以下三个方面:1、改进了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体验过程在体验环形磁铁的相互性时,我把环形磁铁的数量由两个变成了四个或更多,使得实验现象更直观了,学生的体验更深刻了,探究的欲望更强了。
这样,突出了重探究过程与实践体验,轻知识与传授的小学科学特色 2、学习活动过程突出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参与人、欣赏者、组织者实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放手让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自主规划、自主设计,分8个小组做实验,定组长、定座位、定器材、定记录员、定交流发言人,合作探究磁铁的性质和南北极,效果好,积极性高3、尊重学生发现、尊重实验事实,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小组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轻易肯定或否定,也不以点带面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反复实验,多次验证,广泛交流,产生共鸣,最终形成共识当然,也有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个别实验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有“手忙脚乱”玩器材的现象,在今后教学时要注意结合课堂实际给予适当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