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ppt
34页primary hypertension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主讲:刘琼主讲:刘琼主讲:刘琼主讲:刘琼单位:单位:单位:单位:金沙县人民医院内科业务学习金沙县人民医院内科业务学习金沙县人民医院内科业务学习金沙县人民医院内科业务学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ö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ö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临床诊断ö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护理评估※ö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ö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一、高血压的一、高血压的定义(定义(诊断水平诊断水平))ö 收缩压收缩压≥140mmHgö和(或)舒张压和(或)舒张压≥90mmHgö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测量安静休息量安静休息时上臂肱上臂肱动脉部位血脉部位血压•非药物状态下非药物状态下2 2次或次或2 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理想血压理想血压 <120/80I级级 140-159/90-99II级级 160-179/100-109 III级 ≥180/110正常高值正常高值 130-139/85-89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吸烟吸烟•血胆固醇>血胆固醇>5.72mmol/L•糖尿病糖尿病•男性>男性>55岁、女性>岁、女性>65岁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 (发病年龄女性<(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岁,男性<55岁)岁)ö并发症并发症心脏疾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 •心绞痛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血运重建术后术后•心力衰竭心力衰竭 •脑出血脑出血•缺血性缺血性 脑卒中脑卒中•短暂性脑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缺血发作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血肌酐>177µmol/L>2.0mg/dl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病外周血管病 •出血或渗出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高血病高血病3 3级,极高危组级,极高危组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1 1))多次测量血压多次测量血压>140/90mmHg>140/90mmHg,最,最 • 高达高达170/110mmHg170/110mmHg ((2 2))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史 ((3 3))未见其他继发高血压病因及体征未见其他继发高血压病因及体征 三、护理评估三、护理评估(一)病史(一)病史 了解病人血压水平,是否有了解病人血压水平,是否有伴随伴随症状;了症状;了解病人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解病人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并发症;了解病人的治疗及用药情况了解病人的治疗及用药情况;了解;了解病人有无不良的生活习惯。
病人有无不良的生活习惯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 ))(二)(二)心理社会状况心理社会状况 ö病人角色病人角色 ö心理状态心理状态 ö性格特征性格特征 ö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ö心电图心电图öX X线检查线检查 ö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 ö眼底检查眼底检查 ö24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四、常用护理诊断四、常用护理诊断/问题问题ö疼痛:头痛疼痛:头痛 与血压升高有关与血压升高有关 ö有受伤的危险有受伤的危险 与血压过高引起头晕、视力与血压过高引起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急性体位性低血压反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急性体位性低血压反应有关ö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五五、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 ※ ))(一)病情观察及护理(一)病情观察及护理 定定时时测测量量病病人人血血压压并并做做好好记记录录,,评评估估病病人人头头痛痛的的程程度度、、持持续续时时间间,,是是否否伴伴有有头头晕晕、、耳耳鸣鸣、、恶恶心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等症状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二)改善生活行为((二)改善生活行为(1))•减轻体重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限制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补充钙和钾盐•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适用于所有适用于所有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病人 •限制饮酒限制饮酒•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适用于所有适用于所有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病人ö改善生活行为(改善生活行为(2))限制过量饮食限制过量饮食酒酒,脂肪脂肪,糖和零食是高糖和零食是高热量来源热量来源花生米花生米 二两二两 600千卡千卡白酒白酒 二两二两 395千卡千卡油油 一汤匙一汤匙 80千卡千卡合理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早餐早餐 30-35%午餐午餐 35-40%晚餐晚餐 20-25%增加运动量增加运动量散步散步 2小时小时 300千卡千卡蛙泳蛙泳 38分钟分钟 300千卡千卡体操体操 1小时小时34分钟分钟 300千卡千卡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三)用药护理(三)用药护理※※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①①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②②告告知知有有关关降降压压药药物物的的名名称称、、剂剂量量、、用用法法、、作作用用及及副副作用,并提供书面材料。
作用,并提供书面材料③③不不能能擅擅自自突突然然停停药药,,经经治治疗疗血血压压得得到到满满意意控控制制后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可以逐渐减少剂量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高血压急症的护理•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定病人情绪,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定病人情绪,必要时用镇静剂必要时用镇静剂•连接好心电、血压、呼吸监护,迅速建立连接好心电、血压、呼吸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用药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用药※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告诉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在联合用药、服告诉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指导病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方法指导病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方法指导病人在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如何处理指导病人在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如何处理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 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
加量时应特别注意加量时应特别注意加量时应特别注意 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方法: 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改变姿势,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改变姿势,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改变姿势,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改变姿势,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避免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避免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避免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更不宜大量饮酒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更不宜大量饮酒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更不宜大量饮酒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更不宜大量饮酒 护理措施及依据护理措施及依据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的处理: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的处理: 应指导病人在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应采取头应指导病人在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应采取头应指导病人在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应采取头应指导病人在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应采取头低足高位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以促进低足高位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以促进低足高位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以促进低足高位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下肢血液回流下肢血液回流下肢血液回流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指导病人调整心态,避免指导病人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增高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增高家属应对病人充分理解、宽容家属应对病人充分理解、宽容和安慰健康指导健康指导ö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 ö指导病人自我监测血压指导病人自我监测血压ö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ö饮食护理饮食护理ö心理指导心理指导ö定期复诊定期复诊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自我监测病情,嘱病人的方法及自我监测病情,嘱病人按医嘱服药,如血压控制不满意按医嘱服药,如血压控制不满意或出现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随时或出现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随时就诊100克猪肉含 60克脂肪10克蛋白质相当于 580千卡热量100克鸡肉含 2.5克脂肪22克蛋白质相当于110千卡热量 100克鱼肉 含 5.1克脂肪 18克蛋白质 相当于115 千卡热量每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克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蛋黄一个250毫克猪肝二两368毫克猪肉二两肥 113毫克瘦 75毫克猪腰二两368毫克猪脑二两3100毫克鲢鱼二两58毫克豆腐0毫克蔬菜水果0毫克ö合理安排活动量合理安排活动量•运动强度指标运动强度指标 =最大心率达到最大心率达到180(或(或170))-年龄年龄 •运动方式运动方式 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ö定期复诊定期复诊•低危或中危者,每低危或中危者,每1~~3个月随诊个月随诊1次;次;•高危者,至少每高危者,至少每1个月随诊个月随诊1次。
次 复诊时间复诊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