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凤阳情况简介(南通推介会).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3554056
  • 上传时间:2017-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0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凤阳县情况简介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是滁州市所辖八个县市区之一,下辖 15 个乡镇、198 个行政村、26 个农村社区;国土面积 1949.5 平方公里,居全市第三;总人口 76.6 万,居全市第二凤阳春秋为钟离子国,隋开皇 2 年(公元 582 年)设为濠州,历唐、宋、元三朝,至明洪武七年(公元 1374 年),朱元璋取“丹凤朝阳”之意 赐名家 乡“ 凤阳”因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小岗村“大包干” 创举 、被赞为 “东方芭蕾”的凤 阳花鼓以及境内丰富而优质的石英资源,而享有“帝王之乡、改革之乡、花鼓之乡、石英之乡”的美誉交通优势明显公路、铁路、航运四通八达,京福、宁洛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经过凤阳;凤阳县城距京沪高铁蚌埠南站仅 9公里;淮河 52.5 公里黄金水道流经县境北侧;拥有“千里淮河第一港” ——凤阳港,年吞吐能力 1200 万吨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石英岩和石灰岩资源丰富,品质好,特别是石英岩矿已初步探明储量约 100 亿吨,储量和品位均位居华东之首、全国前列2005 年 12 月,被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联合授予“中国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 称号, 2009 年 12 月,又被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授予“ 中国日用玻璃产业 基地” 称号。

      农业资源充足凤阳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和 100 个产粮大县之一,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230—240 万亩,粮食作物2180 万亩左右,总产 70 多万吨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年产值 5亿元以上企业 1 家、1 亿元以上 9 家、5000 万元以上 16 家,凤宝粮油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面粉加工企业,达到了日加工小麦 4000 吨的能力,已形成全省的小麦面粉加工产业集群水资源丰富,南部有四座中型水库,总库容 2.7 亿立方米;北部有 52.5 公里的淮河黄金水道旅游资源独特南部有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 4A 级风景名胜区狼巷迷谷、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北部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及明皇陵石刻,朱元璋出家礼佛之地、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东部有小岗村国家 4A 级红色风景区2012 年 4 月份,凤阳被中国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 称号科技资源较好科教资源丰富,境内拥有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一所——安徽科技学院(全国县级城市唯一),以及市属高等专科学校和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各一所近年来,凤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 中国最具 竞争力的硅(玻璃) 产业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强县”的目标,大力实施“工 业强县、城 镇带动、稳农固本、 转型升级、开放合作、科教兴县” 六大战略,全 县经济社会呈 现良好发展态势。

      2012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7 亿元,增长 11.6%;财政收入 15.05 亿元,增长 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0 亿元,增长 17.8%;固定资产投资 100 亿元,增长 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 亿元,增长 16.3%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继续位居全市前列2013 年上半年,预计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 亿元,同比增长 13%;财政收入 9 亿元,同比增长 1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7 亿元,同比增长 20%;固定资产投资 55亿元,同比增长 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4 亿元,同比增长 16.2%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12 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88家,实现总产值 117.6 亿元,增加值 30 亿元硅(玻璃)产业集群规模初显德力日用玻璃、安徽力诺太阳能集热管、台玻LOW-E 节能玻璃、 凤阳玻璃、侨裕硅盖板、确成硅化工、赛弗节能玻璃、赛吉元白炭黑、中亚水晶玻璃等一批重大硅(玻璃)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其中德力股份于 2011 年 4 月成功上市2012 年全县硅产业销售收入超过 100 亿元,规模以上硅(玻璃)企业发展到 36 家。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规划建设了浙商(凤阳)工业园、苏商(凤阳)科技产业园等项目目前,润辉新型建材、斯特嘉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34 个项目正在建设滁州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为国家“城市矿产” 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 以硅(玻璃) 产业为主导,建材、烟草、机械电子、轻纺服装和粮油食品加工等产业同步协调发展态势产业承载平台进一步夯实现已形成“ 3+6”产业发展平台格局,即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和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三个省级工业园区,以及浙商(凤阳)工业园、苏商(凤阳)科技产业园、大庙石英砂集中加工区、刘府工业集中区、武店建材加工集中区、小岗农产品(有机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六个等特色工业集中区三个省级园区功能日趋完善,截至目前,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 21.2 亿元,建成区面积 21 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3 家,年创税收 3 亿多元;六个特色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4 亿元,开发面积达到 12 平方公里,入驻企业 97 家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着力打造“生 态良好的山水城市、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市、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城”。

      修编了凤阳县城镇体系规划、凤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到 2030 年城市建成面积 50.9 平方公里,人口聚集到45 万左右,到“十二五 ”末,城区建成 30 平方公里,人口 30 万左右目前,县政务新区、县行政服务中心等 14 个单体公共建筑先后启用,凤阳中学新校区、凤阳国际大酒店、县博物馆、图书馆、市民广场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建成,5.5 平方公里的凤阳新城区初展雄姿现代农业提速增效2012 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九连增”,总产达 70.3 万吨 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12 年底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65 个,其中国家级 3 个、省级 6 个、市级 22 个,总量在滁州市排名第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33 家,其中,国家级 1 家、省级 13 家、市级 19 家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景区 2 个、3A 级景区 3 个,大包干纪念馆被列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凤阳山地质公园成功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现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明中都皇故城城墙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明中都城遗址保护与遗址公园建设,完成考古勘探;总投资 1.8 亿元的钟楼文化中心和朱元璋文化苑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2012 年我县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研究中心授予“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称号,全年接待游客 342 万人次、门票收入 3817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31.8%、30.3%当前,我县紧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加快皖北地区崛起带来的发展机遇,以“ 园区建设跨越年、文化新5城提升年、美好乡村示范年、社会管理创优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创美好凤阳建设新局面小岗村简介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凤阳县东部约28公里,京沪铁路、G36(宁络高速)高速公路、省道307、101线依村而过,距宁洛高速小岗出口仅15公里现辖23个村民组,940户、3970人,村域面积2.25万亩,其中可耕土地面积1.9万亩近几年来,村两委以胡总书记视察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沈浩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弘扬大包干精神,扎实苦干、积极进取,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使小岗村进入了发展史上最好最快时期一是产业发展不断加快GLG 产业园、从玉菜业、中航郑飞小岗面业、宝迪10万头原种猪养殖基地、金小岗农林科技园等项目相继落户,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小岗农副产品(有机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完成规划编制,即将获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园区,目前该园区内“ 一纵 三横” 道路正在 进行招投标工作。

      旅游业快速推进,在成功申报国家4A 级 旅游景区后,大包干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大包干纪念馆新馆、沈浩陈列馆扩建和游客集散中心等旅游产业建设项目全面实施;投资近亿元的小岗村培训中心建成使用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配合承办第十三届全国“ 村长” 论坛和大包干 35周年纪念活动,深6入开展两年大变样行动,规划并实施了总投资20.25亿元的32项重点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前全部竣工引资5000万元建成小岗自来水厂,燃灯水库引水工程全面完工石马新区、小岗新区已建成居民房298套三是民生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小岗村全体村民敬老院工程、小岗小学扩建工程和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村五保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建立村劳动力资源档案;村集体为村民缴费办理了四项保险,建立了村教育教学奖励制度;实施困难家庭生活保障,对新农合报销、县民政医疗救助之后实施追加救助预计到2014年底,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 “五有”目标可基本实现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8亿元、较上年增长20%,新建或改建项目3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9亿元、较上年增长20%,村集体 经济收入410万元、较上年翻一番,村民人均纯收入10200元,比2011年净增1800元,全村旅游接待量83万人次、较上年净增12万人次。

      2011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第三批文明村镇、第四批中国幸福村、中国红色乡村遗产名村、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第二批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小岗村将继续解放思想,把大包干精神转化为发展热情,以沈浩精神为动力,树立更高标杆,争取更大发展,全面推进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