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doc
46页作业指导文件标题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文件号页 次共28页第2页版 本第五版生效日期2020年03月15日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1总则1.1目的为了规范六盘水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系统运行能效评价工作,特制定 本规则1.2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工业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测试与评价:(1) 额定压力小于3.8MPa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2) 有机热载体锅炉;(3) 油田注汽炉本规则不适用于余热锅炉1.3编制依据(1) 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及第1号修改单;(2) TSG 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3) GB/T10180 — 2017《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4) (GB/T 15317-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5) (GB/T 17954-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6) 测试锅炉的相关设计资料:如热力计算书或汇总表1.4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分类锅炉及其系统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包括(1) 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2)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3)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4) 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评价。
2能效测试的基本要求2.1人员要求2・1・1测试负责人(1) 测试负责人必须由熟练掌握与测试相关的法规标准,熟悉测试各操作岗位,作业指导文件标题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文件号页 次共28页第3页版 本第五版生效日期2020年03月15日并具有相当现场测试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对从测试准备、正式测试直至报告编制整个 过程中的全部工作负责2) 与委托方联系,赴测试现场,讨论测试大纲和考核测试条件及准备情况3) 根据测试大纲及现场情况组织测试小组,并组织测试人员学习讨论,安排各 测试岗位4) 根据测试大纲选择测试仪器仪表并组织测试人员对仪表进行检查5) 赴现场后首先检查委托方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影响测试工作质量的缺陷要进 行整改,并对锅炉及辅机设备进行检查、记录6) 安排测试人员对测试所用仪器仪表进行安装7) 测试前对仪器仪表进行调试,使其正常工作并做记录,对有异常的要进行分 析并提出解决措施8)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安排预备性测试,用以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预备性 测试要求及方法与正式测试完全相同9) 决定测试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10) 测试中与锅炉运行人员及委托方调试人员密切配合,控制锅炉运行工况,使 各项参数符合测试要求。
11) 在测试过程中,应巡回检查各个测试数据,发现问题要帮助测试人员分析原 因,并采取措施解决12) 测试结束后,应对测试仪表、被测锅炉、辅机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发现 问题做出处理办法如影响到测试有效性,可做出测试无效,重新测试的决定13) 在确认一切正常后,宣布测试结束,并安排人员拆卸测试仪器仪表,擦洗干 净,装箱待运14) 根据燃料、渣样、灰样等化验报告和原始数据、记录组织编制测试报告15) 将原始数据、记录、化验报告、测试报告交办公室人员查验,并归档16) 负责安排测试人员归还借用的测试仪器仪表工业锅炉测试人员从事锅炉性能测试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一般应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并精通一 项至几项测试技术测量流量的人员应当时刻控制折算后的锅炉出力情况测试人员 要听从测试负责人的调配,测试中坚守岗位,保证测试数据的正确、可靠、完整,严 格执行本岗位操作规范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报给测试负责人并作作业指导文件标题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文件号页 次共28页第4页版 本第五版生效日期2020年03月15日好相应的记录测试结束后对所用仪器仪表,应擦洗干净、装箱带回,对记录数据进 行整理计算,签上姓名交测试负责人。
测试过程中的具体测试人员不宜变动2.2能效测试工作程序一般包括编制测试大纲、现场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等 其中包含:测点布置、锅炉调试、预备性试验等编制测试大纲测试工作开始前,测试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则的规定,结合测试任务、目的和要求制订测 试大纲测试大纲编写工作应当由具有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承担应熟悉制造单位提供的以下产品资料:(1) 锅炉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出力范围、设计燃料要求及燃料所属分类)(2) 锅炉总图;(3) 锅炉热力计算书;(4 )锅炉烟风阻力计算书;(5) 锅炉水动力计算书;(6) 锅炉使用说明书;(7)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报告、节能审查报告,对燃油、燃气锅炉应当提供燃烧器型号;(8) 用户提供定型产品能效测试锅炉测试边界内的散热面积;(9) 锅炉制造单位需提供加盖公章的存档资料(存档资料信息按测试人员要求提供)锅炉测试前检查以上资料,检查人员如发现以上资料存在不符时应及时告知锅炉制造单 位进行整改,对燃油、燃气锅炉,现场燃烧器型号与设计不符时,应让制造单位按照现场实 际燃烧器型号从新进行设计文件鉴定及节能审查全部资料检查完毕并无异议时,对相应资 料进行备份并存档测试大纲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 测试任务、目的与要求;(2) 根据测试的目的、炉型、燃料品种、辅机系统特点确定测量项目;(3 )测点布置与所需仪表;(4) 人员组织与分工;(5) 测试工作程序。
6) 测试大纲的格式见《锅炉能效测试大纲》锅炉及其系统测试前检查作业指导文件标题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文件号页 次共28页第5页版 本第五版生效日期2020年03月15日检查锅炉及其辅机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满足测试要求,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当予以排除 对锅炉进行测试时,锅炉的介质(汽、水、有机热载体)、燃料、排渣(灰)烟(风)道必 须与其他锅炉相隔绝,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制造单位应当提供被测试锅炉的散热面积, 现场测试时,测试人员也应对实际安装时的散热面积进行测量,当现场测量的散热面积与制 造单位提供的散热面积误差较大时,应按照实际测量的面积为主上述条件不成立时,测试应停止进行预备性试验为了全面检查测试仪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熟悉操作程序以及测试人员的相互配合程 度,并且确定合适的运行工况,可以进行预备性试验预备性试验应按正式测试要求进行现场测试测试前运行稳定工况确认:2.2.4. 1运行状态:设计工况范围内安全,热工况稳定;2.2.4.2辅机与锅炉系统:运行正常,无跑冒滴漏现象;2.2.4.3燃料达到试验要求:测试期间使用同一品种和质量的燃料;2.2.4.4测点布置:满足测试大纲要求;2.2.4.5定期排污:不排污;2.2.4.6连续排污:检查。
按照测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现场测试和取样工作,并且记录相关测试数据记录格式见《热 水锅炉在用详细能效测试原始记录》、《热水锅炉在用简单能效测试原始记录》《蒸汽锅 炉在用详细能效测试原始记录》、《蒸汽锅炉在用简单能效测试原始记录》 编写测试报告按照测试大纲中的任务、目的和要求,对测试记录数据以及燃料、灰渣、水样化验结果 进行计算和分析,按照测试任务要求形成结论性意见2.3测试仪器、仪表(1) 测试使用的仪器、仪表均应当符合精度要求,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并且具备法 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合格证或者校准证书;(2) 按照测试大纲中测点布置的要求进行安装;(3) 流量测量时,应在原始记录中体现被测试管道的外径及壁厚;(4) 当测试仪器、仪表为借用时,应标注“借用”并现场核查借用的仪器、仪表是否满足 规程中精度、量程等相关要求,复印借用的仪器、仪表的检定报告,与原始记录一同存档;作业指导文件标题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文件号页 次共28页第6页版 本第五版生效日期2020年03月15日3锅炉产品热效率测试锅炉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是指为评价工业锅炉产品在额定工况下能效状况而进行的热效 率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是为评价工作锅炉在实际运行参数下能效状况或者进行节 能诊断而进行的热效率测试。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是对在用工业锅炉进行主要参数的简单测试,用于快速判 定锅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3.1测试方法选择(1) 对手烧锅炉、下饲式锅炉、电加热锅炉采用正平衡法进行测试;(2) 对于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20t/h (14MW)的锅炉,可以采用反平衡 法进行测试;(3) 其余锅炉均应当同时采用正平衡法与反平衡法进行测试4) 对于冷凝锅炉只采用正平衡法进行测试3.2测试要求3.2.1 基本要求(1) 在额定工况下,热效率测试应当不少于2次;(2) 锅炉效率为不扣除自用蒸汽和辅机设备耗用动力折算热量的毛效率值;(3) 蒸汽锅炉的出力由折算蒸发量来确定,要扣除自用蒸汽量和取样量4) 对于燃气锅炉能效测试要对燃烧器型号进行核对,锅炉定型产品测试时,测试现场燃 烧器型号与设计型号不符时,不予测试5) 燃料为天然气锅炉进行能效测试时,当地天然气公司提供的天燃气化验报告应为测试 日期3个月内的燃料化验报告正式测试应在锅炉热工况稳定和燃烧调整到试验工况1h后开始进行锅炉热工况稳定 系指锅炉主要热力参数在许可波动范围内其平均值已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热工况稳定所需 时间(自冷态点火开始)一般规定为:(1) 对无砖墙(快、组装)的锅壳式燃油、燃气锅炉不少于2h,燃煤锅炉不少于4h;(2) 对轻型炉墙锅炉不少于8h;(3) 对重型炉墙锅炉不少于24h。
锅炉试验所用燃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说明按工业锅炉用煤分类所属的类别测试期间锅炉工况应保持稳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锅炉实测出力的最大允许波动正负值应符合下图要求:XX单位标题作业指导文件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文件号 页 次 版 本 生效日期共28页第7页 第五版—2020年03月15日■""■"I' a,!■、£17-!!1T It U 2S 96 fto 140 折期RM t/h7 6注:折算蒸吨相当于lt/h或0.7MW(2) 蒸汽锅炉的压力允许波动范围如下:1) 设计压力小于l.OMPa时,试验期间内压力不小于设计压力的85%;2) 设计压力为时,试验期间内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90%;3) 设计压力大于1.6MPa及小于等于2.5MPa试验期间内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 92%;4) 设计压力大于2.5MPa及小于3.8MPa时,试验期间内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95%3) 过热蒸汽温度波动范围如下:1) 设计温度为250°C,试验实测温度应控制在230-280°C之间;2) 设计温度为300C,试验实测温度应控制在280-320C之间;3) 设计温度为350C,试验实测温度应控制在330-370C之间;4) 设计温度为400C,试验实测温度应控制在380-410C之间;5) 设计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