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08232744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以2015 年央视春晚为例 作者:时静,王俊义 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5期时 静 王俊义(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010020)【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急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成为社会传播的焦点,2015年央视春晚 便是这一融合的新生儿本文分析媒介融合的内涵,以央视2015年的羊年春晚为例,探讨媒介 融合的价值所在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介;媒介融合;融合价值伴随着新型媒介技术的劲爆发展,旧的传媒格局迅速被新的媒介系统侵蚀,在这种情况下, 媒介融合的进程表现得紧锣密鼓,短时间内,形成蔚为大观之势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 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 见》,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 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介融合被提升至国 家层面,映射出它的重要战略意义1 媒介融合的内涵解析媒介融合并非新近几年才出现的样态,它是与人类文明史始终相随的常态过程,只是每个 历史时期融合的速率大相径庭近年来,率先由西方传媒业界提及的媒介融合,再一次成为全 球新闻传播界所关注的对象。

      那么,何为媒介融合,它的内涵究竟怎样呢?“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t 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论及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导致 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致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 对媒介融合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传播介质的视域内时至今日,媒介融合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 专家学者的诠释日趋多元、深邃,给人以启迪美国学者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 应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詹金斯(Jenkins) 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 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ich Gordon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划分,称融合应包括所有 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纷 纷进行了热烈探讨,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 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

      中国人 民大学蔡雯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 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 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均有可取之处,却因立足的媒介文化环境和媒介研究视角不同, 显得媒介融合定义难下定论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涉及到的相关系数较为庞杂,但“它肇始于 技术创新,加速于制度创新,深化于市场创新,最终表现为产品创新”的规律是不变的因此把握好媒介融合的内涵比下定义更为合理有鉴于此,笔者将媒介融合的内涵囊括于三个维度 之下:一是,传播介质方面的融合介质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是承载传播信息和观念的基 础工具,媒介融合就是要将报纸、电视等传统传播介质与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技 术相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的全媒体平台二是,业务经营方面的融合新老媒介的融合必将冲击传统的业务操作与媒介经营,媒介 融合要求传媒业者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学会并掌握融媒体下的新闻采写技能、摄影摄像技能、 不同媒介的编辑与传输技能等,还得树立融媒体的工作视眼,将工作实践立足于媒体融合大格 局之下。

      媒介融合也改变着经营管理方式,机构的兼并与重组、资本的运作与经营等具体操作, 都需要依据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整合与联动,以破除独立经营的弊端三是,价值理念的融合媒介融合不仅要改变原有媒介形态,催生新的媒介形态,还要践 行融合理念,而不是简单相加媒介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是系统性工程,它有自身 发展规律,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与摸索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改变定势思维,呼唤制度 与理念创新,使不同媒介与融合大势相匹配,真正产生融合实效2 媒介融合的成功典范: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央视春晚历经3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春节不可缺少的年度盛宴三十多年来,央 视春晚始终紧随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在新媒体巨浪 的卷携下,央视春晚同其它传统媒体一样,受众受到瓜分,收视率连年下跌然而, 2015年央 视春晚却不拘一格,改头换面,充分将多媒体炫酷科技嫁接到联欢晚会,在媒介融合大潮下成 功涅槃借力新型媒介,创新媒介产品,强化品牌文化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的结 果,它没有终极目标,只有不断地推进与演化,其特征多趋向为:“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 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 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

      央视春晚作为一档品牌节目,过去几十年间,缺乏品牌形象 意识,被业界笑称只会“联欢”的节目2015年羊年春晚一反常态,有效地将新媒体应用嵌入 荧屏,并借助多维媒介科技,大力开发媒介产品,形成了宣传曲、宣传片、吉祥物等一系列媒 介产品,使观众生动地了解春节与春晚的同时,也助推了自身品牌文化的传播特别是红 包的发放,以及春晚首个吉祥物“阳阳”的开发,不仅传递了传统春节文化,寄寓了新年愿望, 还极大地跃动了观众的欲望与激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介产品研发,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春晚栏 目形象,增强了品牌的识别度拓展传播渠道,争取市场份额,扩大栏目影响多元传播渠道的共融与多维声像技术的集 成应用是媒介融合带来的最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看似新媒体对老媒体进行冲击,实质是新老媒 体的一种交混与更新、优化与培植,关键在于媒体顺势而为,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与运筹 以往央视春晚只在央视、卫视频道,以及个别海外媒体播出,而今年破格将直播权授予像爱奇 艺这样的视频网站,并加深了与、微博、客户端、You Tube等社交媒体的合作,呈现出多 渠道融通与联动的繁荣,扩大了央视春晚的声势影响索福瑞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春晚的荧 屏总收视率为29.6%,虽不及去年,但人均收视时长较往年大幅增加,是2014年的2倍有余, 达155.55分钟/人。

      央视春晚栏目组为了扩大海外声势,还特意邀请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媒 体参加首次春晚海外推荐会,并与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合作,开展2015年春晚 预热活动此外,在海外播发宣传片和广告、组织春节活动等方面也做了巨大努力,有效扩展 了春节文化和央视春晚的传播渠道,获取了更多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正是媒介市 场化时代的制胜法宝更新价值理念,增强受众体验,提升春晚价值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由大众传媒的 “点对面”向传媒分众的“点对点”过度,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传媒 为其量身定制资讯、娱乐服务的用户这种传媒趋向直接引发社会阶层和文化需求的“碎片 化”,“使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 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为了适应“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媒体只有揣度与满 足消费者的需求,转变“传者至上”的价值理念,才可能获得受众认可2015年羊年春晚之所 以获赞,就是栏目组能够站在媒介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节目设置,从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需要 春晚期间,央视通过“摇一摇”平台,与观众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祝福在185个 国家之间传递了约30000亿公里,相当于往返地月370余万次。

      再如“晒晒全家福”,观众通 过新型媒介,将全家福上传到央视演播现场,直接拉近了与春晚现场的距离,有一种宾至如归 的亲切感这样的媒介创制,不仅激发了全民跨屏互动的热情,传递了新年夙愿,还把“溜走” 的观众再次拉回荧屏,提升了央视春晚的价值,堪称传统媒体携新媒体的一次华丽亮彩3 媒介融合的意义新媒体携领传统媒体奏演的融合之势如火如荼,它刷新了媒介发展历史,催生了新的社会 变革力量,改变着社会的多维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互动、媒介内容、媒介运营模式等方面,凸 显出巨大的融合价值有利于打造无界的社会互动空间媒介融合肇始于技术创新,而媒介技术发展带来最显著 的变化就是信源泛化和信息传播的裂变呈现,这些新的信息传播特点,改变了过去独占信息的 权力中心,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变得岌岌可危,民主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无界信息传播成 为潮流媒体融合大势之前,传统媒体掌握着信息的主动权,信息传播和渠道选择受制于国家 利益和精英阶层,公众无法看到信息的天然状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绝对垄断,呈 现出多元化的传受趋势,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和主动传播的欲望加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 网络互动平台,将长期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崩发出他们对社会的长期关切。

      媒介融合大势正 迎合了他们参与社会、重置话语权的期望,有效连接了“上下层”的平等对话,缓解了社会气 压有利于开发高品质的媒介传播内容传统媒体形态比较单一,技术手段应用也相对有限, 新型媒介技术的开发,使媒介形态变得繁华,为内容、产品、技术、管理、平台和人才的一体 化提供了先决基础,媒体融合可以将拥有高品质内容的传统媒体与高技术的新型媒介进行统和, 对传媒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二次加工、处理和采编,进而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增强了他们的媒介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媒介信息产品的档次和品味,最大地实现传播效果有利于推进高级的媒介运营模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本来清晰的媒体边界变得模糊不堪, 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独立运作的媒体企业与其它媒体合作,重新划分利益地盘,带来组 织结构和营销方式的调整媒体融合的好处之一就是让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借力,扬长避短,共 同架构高效的媒介组织与营销方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技术、电视设备和技术应用都走在了世 界前沿,在向新兴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内容研发和节目生产的优势,但在多屏 传播上存在欠缺,因此电视台有针对性地改进了组织管理体系和产业经营体系,如研发了全流 程的采编播体系,建立起了央视影音、央视新闻、央视体育、央视乐动为核心的媒体融合产品 体系,搭建了全产业链的版权开发体系和跨媒体的传播效果考评体系,有效地做到了传统媒体 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1] 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 (09).[2] 朱天,彭泌溢•试论媒介融合中的“加减之道”一一时代华纳与美国“世纪婚姻” 终结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 http://media. people. com. cn[OL/J].[3] 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 3.[4] 数据来源:2015年央视春晚索福瑞数据统计[Z].[5] 黄升民,陈素白•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一一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考察[J].现代传 播,2006(02).[责任编辑:刘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