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船舶操纵(内河船员考试)第二章知识要点.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47548736
  • 上传时间:2023-03-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5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系、离泊操纵第一节 抛起锚操纵1. 锚设备的作用有:停泊用锚、操纵用锚、应急用锚2. 操纵用锚分:抛锚制动、控制船舶首向两种方法3. 控制船舶速度和冲程时用锚的方法为:抛锚制动4. 抛锚掉头、驶靠用锚、驶离用锚、抛锚倒车后退以稳定船首的方法都是控制船舶首向5. 锚在操纵中可用于:控制余速、协助掉头、抛开锚利于离泊6. 避免碰撞、触礁、搁浅,拖锚或拖链漂航、滞航,船舶搁浅后船体的固定及脱浅都属于应急用锚7. 锚的抓力大小与: 锚重、链长、底质、水深、抛锚方法有关8. 锚的抓力大小决定于:锚型、锚重、锚杆的仰角、抛锚的方法;底质、水底地形、水深;与船舶的排水量和风、流、浪等外力的大小无关9. 锚抓力为:锚的抓力系数与锚重的乘积链抓力为:锚链的抓力系数与平卧河底锚链重量的乘积10. 锚型不同,锚的抓力系数不同按抓力系数的大小将不同锚型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霍尔锚——斯贝克锚——AC-14型大抓力锚11. 当锚在河底被拖动2倍锚长时,锚爪开始抓土,锚的抓力将达最大值,一般为3~5倍锚重,这种姿势称为稳定抓底姿势12. 锚在正常抓底状态下,抓力大;走锚状态下,抓力小13. 当锚杆仰角为50时,抓力减小1/4,150时抓力减小1/2。

      14. 锚泊船的出链长度由两部分组成:悬垂链长和卧底链长15. 锚泊力由锚抓力和链抓力两部分组成,其中链抓力等于卧底链长与河底的摩擦力16. 悬垂链长不直接产生抓力,其作用是:使锚杆仰角为零,拉力呈水平方向,保证锚能充分发挥最大抓力,同时缓冲阵发性地作用在船体上的外力17. 单锚泊时,锚链悬链长度:与锚重无关,与锚链单位长度重量有关18. 单锚泊时,锚链卧底链长:与锚链单位长度重量有关,与船舶受到的外力有关19. 单锚泊时,安全出链长度应:大于或等于悬链长度与卧底链长之和20. 风速与锚泊船出链长度的关系为:风速为20m/s时,出链长度为3h+90m;30m/s时,出链长度为4h+145m21. 长江船舶一般出链长度为5~8倍水深; 链地条件较好且锚泊时间短,可出链长度为3~5倍水深长度22. 抛锚制动时与顺流掉头时,内河船舶一般先松链长度为1.5倍水深,锚落底刹牢23. 单纯因靠泊用锚,出链长度以不超过1节入水为宜抵制风动力、水动力的作用,出链长度可长一些抛倒锚时,出链长度不宜过长24. 船舶在搁浅用锚时的出链长度,应尽可能松长一些25. 锚地的最小水深应保证有1.5倍吃水+2/3最大波高;锚地的最大水深应取决于船舶所配锚机的额定负荷能力,通常不超过一舷链总长的1/4。

      有资料显示:最大水深85m)26. 河床底质一般以软硬适度的泥底、沙底和黏土质的泥底抓力最好;其次是泥沙混合底;软泥硬泥较差;砾石、卵石底的抓力最差;石质和乱石不能抛锚27. 锚地应选择在避风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应选择上风岸或尽可能靠上风的位置,或具有天然屏障的水域28. 抛单锚时,锚地宽敞,风流影响较小,可抛任一舷锚;单螺旋桨船可抛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一舷的艏锚;风流来自一舷时,则抛上风或迎流一舷的艏锚;为掉头而抛锚时,则应抛掉头一舷艏锚;为靠泊而抛锚时,则应抛外挡艏锚29. 主要适用于有潮汐影响的狭窄航道或短时间锚泊的锚泊方式为:一字锚对系船起主要作用的称力锚和力链;而另一不受力的锚和锚链称为惰锚和惰链一字锚在较大横风作用时容易走锚30. 八字锚在链长相同的条件下,两链夹角减小,则两锚抓力增加;夹角为1200时,则锚抓力(合力)的大小与单锚相同夹角为600时,则锚抓力(合力)的大小为单锚抓力的1.73倍夹角为600时,两锚之间的横距恰好等于链长,夹角为300时,两锚之间的横向距离(约)等于链长的一半31. 一般当两锚链夹角在500~600时可以显著减低强风中的船舶偏荡运动,而且对船首垂荡运动的缓冲效果很好,因此,抛八字锚一般要求两锚链夹角在300~600。

      32. 平行锚夹角为0,又称为一点锚,抓力最大存在的偏荡比单锚轻33. 在强风流中单锚泊的船发生偏荡严重,采取抑制偏荡的有效措施是: 改抛八字锚34. 单锚泊船的值班人员发现走锚时,立即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抛下另一锚并使之受力35. .关于落锚时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采用后退抛锚法为船略有后退趋势时完全静止,则不宜抛锚,后退速度过快也不宜抛锚36. 采用后退抛锚法时,船舶在抛锚时应顶风顶流或顶风流合力作用方向船舶空载且风强流弱时,应顶风抛锚;船舶重载且流强时,应顶流抛锚重载流急时,船舶首尾线与流向的夹角越小越好,一般不应超过15度37. 抛锚时要一抛到底,不宜中途刹住38. 抛锚到底后,出链约为2倍水深时,就缓缓刹住缓慢松链,一次不宜松出太多,一般每次3-5米为宜39. 前进抛锚法是有微小前进速度时,抛出艏锚的方法40. 前进抛锚法通常在顺流航行抛锚掉头、驶靠码头抛开锚或倒锚、紧迫危险抛锚制动锚等情况下才被采用41. 当水深大于25m时需采用深水抛锚法大于25m且小于50m时,应先将锚送至接近河底5-10m处后,再松刹车按普通抛锚法将锚抛出大于50m时,可直接用锚机将锚松至河底,再以普通抛锚法抛锚。

      42. 抛一字锚时,在有风影响的情况下,应先抛哪一舷的锚,规律是:下舷抛上风锚,上舷抛下风锚即:采用前进抛锚法时,应先抛上风锚(惰锚),采用后退抛锚法时,应先抛下风锚(力锚)若告诉左(右)舷受风,则前进法应先抛左(右)舷锚,后退法应先抛右(左)舷锚43. 抛一字锚,顶流前进抛锚法操纵容易,锚位准确,操作时间短44. 抛八字锚时,横移抛八字锚法,保向容易,且两锚锚位较准确,操作时间短,在实船操作中多采用此法45. (顶风流)横移抛八字锚在无风的情况下,应抛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一舷的锚;有侧风时,应先抛外挡锚或上风锚46. (顶风流)后退抛八字锚,先抛上风侧锚47. (横风流)前进抛八字锚,先抛上风侧锚,后抛下风侧锚讲解:关于横风流情况下先抛哪一舷锚的问题,与抛一字锚的选择原则是一致的)48. (横风流)后退抛八字锚,先抛下风侧锚,后抛上风侧锚49. 抛八字锚时,八字开口方向应正对着风向或者说两链连线要与风向垂直50. 绞锚的最佳时机为锚链与水面垂直或接近垂直51. 当锚链绞进至尚余1.5-2倍水深长度时,几乎没有卧底锚链,锚链呈斜向下方的受力状态此时叫短锚链状态52. 判断锚离底的方法有:锚链由紧张受力状态,突然出现抖动现象;锚机负荷突然降低,并可快车绞进;锚链垂直向下,锚链在水中由于锚的移动而出现摆现象。

      53. 锚链交叉1次,说明锚泊船回转了半圈;交叉2次,说明锚泊船回转了1圈54. 清解双锚绞缠时,引索应从惰链孔出舷外,并按绞花处惰链对力链绞缠的相反方向,绕过力链后,再从惰链孔引回甲板上55. 单锚泊船,偏荡最明显;抛八字锚,两锚链夹角合适时,可较大缓解偏荡56. 单锚泊船受风动力、水动力、锚链拉力周期性的变化,使船舶产生首摇、纵荡、横荡三种运动的复合周期性运动,称为偏荡运动57. 锚泊船在偏荡时,重心(船首、重心、船尾)将形成一个与风向垂直的“∞”字形轨迹且抛锚一侧的半个“∞”字形相对短一些58. 偏荡运动中,当风链角为零时,风舷角最大,此时的持续张力也最大;风链角与风舷角相等的略后时刻,冲击张力最大(此时处在两侧极限位置向平衡位置偏荡的过程中);在两侧极限位置,风舷角为零,风链角最大,此时锚链张力最小59. 单锚泊船在风速达到或超过10m/s时就会出现偏荡运动60. 风动力中心越靠近船首,则偏荡运动的振幅越大因此,驾驶台分布在船尾的船舶比驾驶台分布在船首或船中的船舶偏荡要小,空载时偏荡比满载时大61. 一般来说,出链长度越短,风力越大,水面以上受风面积越大,风力中心位置前移,偏荡周期越短。

      62. 单锚泊船舶、从系留力看,使用止荡锚的风速极限为15m/s63. 缓解偏荡的主要方法:压小舵角、恰当使用车速、压载增加吃水、将船舶调为艏纵倾、抛止荡锚(立锚)、将单锚泊改为八字锚64. 抛止荡锚的方法:将另一只锚在船舶偏荡至末抛锚一舷的极限位置时,向平衡位置开始荡动时抛下出链长度一般可选1.5-2倍水深65. 当风力加强,估计单锚泊抓力不足以抵抗外力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单锚泊改抛八字锚操作时应将两锚连线与风向垂直,两链交角控制在60度左右66. 强风中的锚泊船,若船舶不断左右来回偏荡,说明锚抓力仍能抵御外力对船舶作用及其造成的偏荡影响,船舶没有走锚;若船舶偏荡停止,而改为仅已抛锚舷受风状态,则可判定为船已走锚这种方法是大风浪中判断走锚的最有效的方法67. 船舶走锚应采取的措施是:首先不失时机地加抛另一舷锚并使之受力,同时紧急备车,告知船长谨慎松长锚链走锚时不能首先采取松长锚链的方法)68. 经常采取措施保持锚和锚链处于良好的抓着状态的一种措施叫:守锚或值锚更69. 在走沙河段,为了避免淤锚现象,应每隔一段时间将锚绞起,重新抛下,以维持良好的锚泊状态,这种操作叫锚检视,船员称为活锚在泥沙淤积严重的河段,一般每隔3-5天进行一次起锚检视。

      第二节 常用的掉头操纵方法70. 顺流掉头时,若流速大,船速快,则纵距增加,掉头应适当提前操舵,反之则可适当延迟转舵71. 掉头时,首先应向掉头的相反方向操舵,拉大档子,腾出水域72. 潮汐河段掉头进,选择掉头时机,使得船舶抵达掉头地点时,潮汐已趋缓和73. 在大风浪河段掉头时,使船舶在掉头过程中处于横浪时的波浪最小,以减小船舶因波浪引起的横倾角与船舶掉头时的外倾角叠加值74. 关于掉头方向的选择,单螺旋桨船采用连续进车掉头时,应向旋回直径小的一舷掉头重载或正常装载时,应选择与旋转方向相同一侧掉头;空载时则应选择与旋转方向相反一侧掉头)采用进、倒车掉头法时,应选择与旋转方向相同一侧掉头即右旋单车船应选择向右掉头,左旋单车船应选择向左掉头)75. 双螺旋桨船可选择向任一舷掉头,视其他因素而定76. 顺流掉逆流,应从主流向缓流掉头;逆流掉顺流,应从缓流向主流掉头77. 在船舶掉头回转的整个过程中,风的作用规律是相似的,即随风舷角的变化一般均有助转、无影响、碍转三种基本情况但方向不同,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78. 风动力作用点位于水动力作用点之后的船舶,具有迎风(逆风)偏转的倾向,逆风掉头时,在掉头之初,风动力转船力矩有助于回转掉头;具有迎风偏转倾向的船舶顺风掉头时,在掉头之初,风动力转船力矩有碍于回转掉头。

      79. 船舶顺风掉头时的旋回初径大于逆风掉头时的旋回初径因此船舶在侧风中掉头时一般选择逆风掉头80. 对于首部受风面积较大的单船,或大型空载顶推船队,船舶逆风掉头掉不过来,则应采取其他方法掉头当侧风来自船首,宜采用顺风转并使用倒车后退“船尾找风”的原理进行掉头;当侧风来自船尾,采取抛锚逆风掉头为好81. 单螺旋桨船连续进车掉头,当船首改向35-40度时,加车助舵;双螺旋桨船改向20-30度时,将外侧主机增速至中速或常速,改向90度时,减速以减小横倾和回转水域,改向160-170度时,加速并及早回舵,必要时操反舵,调顺船身82. 采用进、倒车掉头时,当船首改向40-60度时,停车然后倒车83. 抛锚掉头时,松链约1.5倍水深,呈拖锚状态;余速应控制在最低程度;一般艏艉线与流向接近垂直时,是抛锚的最佳时机84. 顶岸掉头时,以大于45度的夹角滑行至岸边,待一舷与岸边靠拢,约成45度夹角时,停车并开倒车85. 正倒车掉头又称“鸳鸯车”掉头产生推力偏心效应横向力和分水效应横向力,增加转船力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