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届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八 专题整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 新人教版.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85588544
  • 上传时间:2019-03-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2.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单位为mol·L-1·min-1或mol·L-1·s-1 同一个化学反应mA(g)+nB(g) pC(g),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是意义相同,其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B)∶v(C)=m∶n∶p专 题 整 合,2.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 (2)压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反应速 率加快,反之变慢 (3)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4)催化剂: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是“v正=v逆”,或者间接地证明v正=v逆 所使用的变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始终在改变,当变量一定时,就 可以作为标志,如果随着反应的进行是个恒量,无论达到平衡 还是未达到平衡,始终不变,因此就不能作为标志4.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 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加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5.看懂图像: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趋势); 三看点(即起点、交点、拐点、终点等);四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应用 1.可逆反应3A(g)+B(g)C(s)+4D(g);ΔH0, 如右图中,a、b表示在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 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 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B的浓度 B.升高温度 C.缩小容器体积 D.加入催化剂,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曲线b变为曲线a,亦即平衡时D的体积分数不变,但 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减少增大B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w(D)增大;升高温 度,平衡逆向移动,w(D)减小;缩小容器体积,即加压,反应速率加快, 达平衡所用时间减少,但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注意C为固态),所以 平衡不移动;加入催化剂,也可以提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但不影响平衡状态 答案:CD,2.已知反应mX(g)+nY(g)qZ(g)的ΔHq,在恒容密闭 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解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X、Y、Z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 A错误;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X)=v逆(X)、v正(Y)=v逆 (Y),由“速率数值之比等于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得: B正确;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减少,而气体总质量不变, 根据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C错误;增加X,平衡正 向移动,Y的转化率升高,D错误。

      答案:B,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解析: 2X(g)+Y(g)Z(g) 起始(mol) 1 1 0 转化(mol) 0.6 0.3 0.3 平衡(mol) 0.4 0.7 0.3 v(X)= ÷60 s=0.001 mol·L-1·s-1 A项正确;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体积加倍),化学平衡逆向移动,Z的平衡 浓度小于原来的 ,B项不正确;若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物 质Y的转化率增大,C项不正确;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 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ΔH<0,D项不正确。

      答案:A,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 B.对于2HI(g)H2(g)+I2(g);ΔH0,缩小容器的体积可使颜色变深 C.在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解析:盐酸中的H+结合碳酸钙溶解产生的CO生成CO2气体,使碳酸钙的 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B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缩小容积,反 应速率增大,但平衡状态不变;C中Cl-浓度高有利于Cl2+H2O H+ +Cl-+HClO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氯气的收集;D中溶解平衡CO2(g) CO2(aq)受CO2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影响,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 倒入玻璃杯,由于压力减小、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向移动,所以杯中立 即泛起大量泡沫 答案:B,5.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已知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反应产生H2和CO2,H2是合成氨的原料,CO2供合成尿素用若从充分利用原料的角度考虑选用哪种原料较好( ) A.CO B.石脑油(C5H12、C6H14) C.CH4 D.焦炭,解析:A项用CO制,则有如下过程CO+H2O(g) CO2+H2,n(H2)∶n(CO2)=1∶1;B项用石脑油制备,过程为C5H12(g)+10H2O(g)→16H2+5CO2,n(H2)∶ n(CO2)=16∶5=3.2∶1;C项用CH4制备,过程为CH4+2H2O(g) 4H2+CO2得n(H2)∶n(CO2)=4∶1;D项用焦炭制备,过程为C+H2O(g) CO+H2,CO+H2O(g) CO2+H2,n(H2)∶n(CO2)=2∶1;由合成CO(NH2)2反应方程式:2NH3+CO2===CO(NH2)2+H2O可得:n(H2)∶n(CO2)= ∶1=3∶1,故对照A、B、C、D选项中原料气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只有B项中原料气 n(H2)∶n(CO2)=3.2∶1,最接近3∶1,故B项对原料利用率最高。

      答案:B,6.(2009·浙江金华质检)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和1 mol 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为0.5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 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 C.CO的转化率为50% D.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解析: CO(g)+H2O(g)CO2(g)+H2(g) 起始(mol) 1 1 0 0 反应(mol) 0.5 0.5 0.5 0.5 平衡(mol) 0.5 0.5 0.5 0.5 由反应方程式及以上数据判断可得,A、C、D项均正确平衡常数与 反应温度有关,B错 答案:B,7. (2008·天津理综,8)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1,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解析:由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1,可见此过程是放热过程且气体减小,因此加压和降温使平衡正向移动,只有D正确。

      答案:D,8.(2008·广东卷)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 +Br2(g)2HBr(g);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 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 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看似是考查转化率的计算,实则是对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 件的考查,整道题目的命制紧紧围绕ΔH<0进行,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可以看出,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前者恒温,后者是在绝热条 件下进行的,因此温度升高,导致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Br2的转化率降 低,故b<a 答案:A,9.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Cu(NH3)2Ac+CO+NH3Cu(NH3)3Ac·CO;ΔH0 (1)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二氨合铜(I)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CO后的醋酸二氨合铜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醋酸二氨合铜溶液再生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合成氨的流程中的除杂,是为了除去能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题 中指出:在合成氨的过程中必须除去CO,因此CO是属于使催化剂中毒 的物质从吸收CO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吸收CO的反应是正反应为气体 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因此为了使CO尽最大可能地被吸收,应采取高 压、低温的办法使平衡正向移动,要使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再生,即 使平衡逆向移动,故必须采取低压、高温的办法 答案:(1)防止CO使催化剂中毒 (2)低温、高压 (3)高温、低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上课课件(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公开课(33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原创课件(35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优秀课件(25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秀课件(46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精品课(2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公开课(28张PPT)课件.pptx 【系列】高一(46)班《最强大脑 解密记忆——学习方法类》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精美课件(3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30张PPT)课件.pptx A0002【统编版】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遇见美好》公开课 (31张PPT)课件.pptx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新高一政策解读及学科差异化》主题班会课件.pptx 如何正确学习+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x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遵守校规校级+争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课件.pptx 木版年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班会.pptx 做自己的英雄+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下期开学第一课班会.pptx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