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铁的力量.4.8doc(1).doc
7页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磁铁的力量》吴桥县铁城学区仓上小学 董红云《磁铁的力量》是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一、说教材 《磁铁的力量》是小学阶段了解磁知识的开门课,这一内容以磁铁的性质为主线,设计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哪种情况吸得多?”、“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磁极的指向”四个活动在本课时我准备完成活动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与活动二“哪种情况吸得多”二、说学情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磁铁,有感性认识,知道了一些磁铁能吸引物体的性质,但不十分清楚和明确实验时应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所准备的材料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做猜测和假设,说出哪些物体可能会被磁铁吸引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了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可以被磁铁吸引的物体2)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性质有何不同3)能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磁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2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 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2 ) 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3 .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磁铁的基本特性2)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越强,反之则越弱 4 . STSE目标: 能举例说出利用磁铁的基本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磁铁能吸铁的性质 ,认识磁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五、教法学法(一) 教法探究实验法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得到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二) 学法观察实验 合作交流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得出结论六、 说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磁力大小观察支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大头针、铜钥匙、铝制易拉罐等物品,让学生准备纸、石块、螺钉、橡皮、磁铁、曲别针、等待吸引的物品若干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我出示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装有曲别针,你们看老师能让这些静止的曲别针动起来,让学生推测,谁的力量使曲别针动了起来?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推测是磁铁的力量。
由此引出课题《磁铁的力量》,介绍各种形状的磁铁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初步感受磁铁有力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并认识几种常见磁铁二)、活动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先请学生们猜想: 我们身边的的这些物体,哪些能被磁铁吸引?2.学生猜想并记录下来3.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填好实验记录实验物体猜想(能被吸引打“√”,不能被吸引打“×”)实验结果(能被吸引打“√”,不能被吸引打“×”)钉子纸石块儿大头针铝制易拉罐铜钥匙…小组交流: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4.汇报实验结果,哪些物体会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会被吸引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用铁制成的 5.小结,磁铁能吸铁质物体板书:磁铁能吸铁质物体.【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引导学生先猜想再设计实验验证,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懂得科学结论的获得是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的教师专门准备了铝制易拉罐和铜钥匙,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验证,得出磁铁能吸铁的理性认识三)、活动二:“哪种情况吸得多?”1.猜想:磁铁吸引物体的力量和磁铁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系吗?对此问题学生会做不同的回答。
究竟是谁说的对呢?就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吧设计意图】 一个小小的问题,一个小小的猜想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对实验结果充满好奇心2.利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物品,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3.学生分组实验, 完成实验记录单,汇报实验结果学生很容易发现磁铁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之间距离有关,即距离越近,吸力越强,距离越远吸力越弱设计意图】利用自制的磁力大小观察支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分组合作,感受探究的过程,得出科学的结论四)、水到渠成,回归生活巧取曲别针,让学生比赛取出掉在盛满水的杯子里的曲别针时,不让磁铁沾水,看哪组的速度快学生不难解决这个问题会发现隔着水能吸铁那还能隔着哪种物体能吸铁呢?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身边的材料充分玩磁铁,做实验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且锻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交流实验成果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五 )课后作业, 扩展延伸利用磁铁能吸铁的性质还可以制作好多玩具,变好多小魔术,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在下次上课是把自己的才华展示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 14、 磁铁的力量磁铁能吸铁 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近 强远 弱 实验教学设计特色:本课的教学特色是整个活动以学生动手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发现过程,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1、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得出科学的结论2、提供铝制易拉罐、铜钥匙等不含铁的金属物品,使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明确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品,而不是所有金属物品3、磁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实验中,利用自制教具,便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效果良好授课效果学生兴趣高涨,参与积极,课后反思本课我以人文主义理念展开教学设计以科学学习,教育探究为核心理念,设计学生的探索过程孩子们在生活中的经验对于磁铁吸引铁的性质不十分明确,有的孩子以为是金属类物品都能被磁铁吸引,为此,我提供了铝制易拉罐、铜钥匙等不含铁的金属物品,使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明确磁铁吸铁的性质活动二的教学中,以往用直尺测量距离,不利于实验操作,直尺远不利于观察,近则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利用自制的磁力大小观察支架,刻度直接标注于支架上,便于学生观察操作,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