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40719265
  • 上传时间:2022-0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2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很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人类了解最清晰的是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遗传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希望大家喜爱!   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一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中图版生物必修二其次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别规律)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性别确定、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人类红绿色盲症三个教学学问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解并描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从而进一步说明白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别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性别确定、伴性遗传的概念,为其次课时做铺垫;其次课时主要通过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遗传图解的分析,总结出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出伴X显性遗传和伴Y遗传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①以XY型性别确定为例,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确定的。

        ②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   ③通过探究活动培育学生运用已有学问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实力   ④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提高缜密的思维实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图和人类性别确定图解,培育学生合理推断、图文转换和良好的语言表达实力   ②通过书写遗传图解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方法,培育学生的基本生物素养   ③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擅长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实力,提高学习效率   ④通过引导学生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培育学生视察现象、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爱好   ②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育严谨的科学看法   ③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育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类性别确定方式和伴行遗传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1、人类的性别比例及缘由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驾驭了孟德尔的基因的分别规律,了解了遗传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新学问(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中学学生已具有肯定的视察实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学问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学问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学问网络中,使学生的学问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①直观教学法:充分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性别确定,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   ②点评法和点拔法: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贯穿点评法和点拔法,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学问结构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通过视察、探讨、分析去发觉学问,渐渐培育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实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沟通,体验学问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实力、语言表达实力,并进一步驾驭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课时支配:2课时   4、教具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思路   实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让学生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深刻的领悟   1、以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觉色盲症的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忱,并用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敬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性别确定”的教学,通过让学生书写性别确定方式的遗传图解,规范正确书写要求,再利用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找关键点,分析总结出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的缘由   3、“伴性遗传”教学中,先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和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分工合作探讨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阐述出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再通过对课本探究活动中家庭遗传系谱图自主的分析,让学生充分利用统计数据真实地体会学问的产生过程,进一步揭示出伴X隐性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以及伴Y遗传的特点,培育学生科学探讨的实力   3、课堂习题检测和学案上的反馈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学问,并能运用所学,达到所学有所用的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并描述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觉色盲症的故事   阅读,倾听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忱由道尔顿发觉色盲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敬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出示图片,创设问题情景:   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   性别确定:   1、染色体的类型:   ①多媒体展示两幅人类染色体组型图(男性和女性),让学生视察、分析,找出两幅组型图的差异   ②在上一环节基础上,引导学生精确说出染色体的类型,及两种染色体的定义   ③引导学生笔记,划出关键词   ④创设问题情景:正常人体细胞有 条染色体,其中 为常染色体, 为常性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性别确定方式: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37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其次章第三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基因分别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以及基因在染色体的实例后,是对上述两个定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扩展、补充和深化。

      同时遗传规律不同形式传递特点也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应用和深化综合运用,明显,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也是培育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实力的良机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运用归纳方法,总结伴X隐性遗传规律及特点   2、过程实力与方法:   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病遗传图解的分析,培育学生的识图、综合 分析实力;   通过介绍伴性遗传的现象,使学生能从现象入手,运用遗传基本定律进行分析,培育分析问题   本质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伴性遗传规律的学习,关注遗传病的预防,初步形成科学的优生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通过视察、探讨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其良好的表达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相识,达到培育学生分析、综合、思索等实力的培育,能应用理论学问分析家族中遗传病出现的缘由和指导优生优育。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视察、探讨、比较、分析、综合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老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色盲的遗传规律 调查班级学生是否有色盲患者 展示几幅图,请同学们自己视察 如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视察、检验 引导学习、视察、分析 1、人类红绿色盲谁发觉的?   2、探讨:道尔顿的母亲正常,那么道尔顿的患病基因,由谁传给他?   3、展示某家族遗传图,引导初步发觉红绿色盲遗传规律   SHAPE MERGEFORMAT   3、展示人类红绿色盲调查结果:女性患者为0.5%左右、男性患者7%左右   1、阅读教材33-34页小文字 “色盲症的发觉史”   2、学生探讨:   3、视察遗传图,初步总结红绿色盲规律   指导学生分别写出人群中有关色觉的几种基因型 1、已知:色盲基因是隐性的(b),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短小的Y染色体上没有   2、投影表格   性别   女   男   基因型   表现型   女正常   女正常   女色盲   男正常   男色盲   3、视查学生填表状况,评价学生有关基因型的规范写法   填写表格内容,分别写出:   色觉正常男性、女性;色盲男性、女性的基因型 引导学生分析关于红绿色盲有关婚配方式及基因型 学生探讨婚配方式:六种即:   ①男色盲与女正常:XBXB× XbY   ②男正常与女携带:XBXb× XBY 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