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课件致橡树[上学期.ppt
18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 橡 树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 1971年开始写作, 1979年开始 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 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 ,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青年优秀诗歌奖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关于舒婷关于舒婷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爱 不该这样a.攀援的凌霄花b.痴情的鸟儿——极力攀附——只知依附c.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一味奉献 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 ,作者是持否定、批驳 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呢? 木棉的爱情 木棉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伟岸挺拔、坚强有力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外表的健康美,丰富的内涵 作者向往的真正伟大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享幸福生活。
默契,真诚,心意相通,貌离神合 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总结: 诗人按照先破后立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如何理解《致橡树》一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本诗不是从整体上蕴含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表达: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这正是意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诗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本诗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 对偶拟人对比排比凌霄花、鸟儿 凌霄花、鸟儿 泉源、险峰 泉源、险峰 日光、春雨 日光、春雨 木棉 木棉 依附、衬托 牺牲对等橡树橡树否定肯定破立 追求 地位平等 心心相印 的爱情内容内容态态度度结结构构主主题题 《致橡树》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简··爱爱》》中向我们点明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简·爱》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爱情宣言: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一棵开花的树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有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有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如何让你遇见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