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7599952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 郭 波 张 斌[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途径,以期为今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正确决策的依据,促进体育运动保持持续与稳健的发展[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体育体制1 前言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它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在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中,一个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备力量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一个项目要想保持水平不断提高,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扎扎实实搞好后备人才的培养本研究将在现代人才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正确决策的依据,促进体育运动保持持续与稳健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保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奥运人才。

      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概念人才,现代汉语大词典的定义是:“有才学的人”按照人才学的界定,所谓的人才就是“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而决不仅仅是能操作某些现代化仪器或设备的人就竞技体育而言,运动员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有别于一般的人力资源,他们是人力资源中的特殊群体青少年人力资源的再生是人类社会有计划的繁衍的结果,但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能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根据杨再淮等人的观点,只有那些喜爱体育活动,并加入业余训练队伍中长年坚持训练的群体,才能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可以这样理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天赋,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可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可以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后备人才是否成才的衡量标准是非常严格的,运动员要在全国或世界性大赛中获得一定的名次才可认为是成材3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途径3.1举国体制“体制”是关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与制度的总称体育体制,是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管理体系与制度的总称一般而言,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根据自己特定的国情和体育发展目标采用不同的体育体制。

      因此,体育体制通常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所谓“举国体制”指一种特殊的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动员和调配国家资源,重点发展国家急需的重要领域或重大项目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体育所实施的一种特殊的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中国当代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与基础,但据现有的资料表明,“举国体制”这一提法的出现大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是指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中国竞技体育迅速提高,在国际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国家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形成包括以体委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专业运动队为中心的训练体制、奥运会为中心的竞赛体制这样一个三维一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也是现阶段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3.2“竞教结合”在2000年公布的《国家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了加快训练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目标其中,提出“改善业余训练条件,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继续发挥各地体育运动学校在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方面的作用,积极推动其与各地的高等院校结合,提高办学效益”。

      竞教结合”是一种以培养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为目标的新体制即既要遵循竞技运动训练规律,保证系统训练;又要遵循教育规律,保证系统的文化教育,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个体系的优势,以及管理方法和运行的机制3.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体育中的运用1978年的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界定1982年联合国的《新的发展观》提出“整体的”、“综合的”、“内在的”新发展理论,到了1987年,环境与发展会议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多次强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概念,提出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写入《21世纪议程》,从此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升华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使可持续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理解和支持宋全征等人研究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发展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是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和人类的全方位的健康向上的过程第二,系统性发展涉及所有的领域和范围,是整体的协调和推动,不是局部的,也不是一方的发展损害或阻碍另一方的发展第三,平衡性涉及所有领域,如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的平衡、再生资源再生与再生资源的消耗的平衡等。

      4 结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天赋,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可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可以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阶段,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举国体制”来实现此外,“竞教结合”是一种以培养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为目标的新体制当然,体育要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那么,体育也必须要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参考文献:[1]杨再淮,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和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25-27.[2]吴贻刚,王健等.论学校体育训练的制度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2):75-77[3]刘志民.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论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2(2):10-1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