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生活中透镜》(北师大).docx
6页《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既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物体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所成的像、实像和虚像其核心就是生活中的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和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不同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2)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养成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难点 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课前准备照相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凸透镜成像,回顾一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 >v> f 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 [生甲]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生乙]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生丁]光线强拍出的像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生戊]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生己]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生庚]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师]大家准备的资料很全,也很好我们知道了照相机的构造要想了解它的使用方法,下节课我们再说想不想做一个,如何做?学生们兴趣很浓、相互讨论、研究方案[想想做做]方案一: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方案二: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也可行,现在我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生甲]看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师]大家做的很认真,观察的也仔细,现在看投影 照机机原理图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板书)[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学生们分组观察,教师指导,看投影课本图,介绍结构][生甲]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师]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并说出使用投影仪的优点[生甲]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生乙]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生丙]投影仪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生丁]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回答得也很好我们鼓掌进行勉励[师]在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个仪器,它叫幻灯机,观察实物和挂图了解它的构造和能成的像[生甲]幻灯机由镜头、画片框、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机箱等构成。 [生乙]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生丙]反光镜是凹镜.[生丁]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幻灯片[生戊]幻灯片倒插,在屏幕上才有正立、放大的像[生己]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生庚]幻灯机成的像与投影仪一致,都是倒立、放大的像[生辛]幻灯机有专用幻灯片[师]投影仪和幻灯机都能成倒立、放大的像,但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或实物,使用方便u 投影仪首先,请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其次,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 [教师]同学们,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同时介绍便携式投影机的作用和成像特点再次,通过以上观察同学们认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什么?(强调物距小于像距) 观察投影仪的结构,并观察成像特点,思考: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学生加深对电子产品的认识,知道投影机的作用学生总结投影仪成像特点: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2.像距大于物距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u 放大镜(1)放大镜实质上是一个凸透镜,焦距一般较大。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像2)从放大镜的探究使用可以获得以下信息:①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②放大镜起放大作用时,被观察物体要离它很近③物体和所成的像在透镜的同侧,不能在另一侧或同一侧用光屏承接④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成的像越小,离物体越远成的像越大,但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起不到放大镜的作用了望远镜的基本构成: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且 f物>f目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物镜所成的像再放大一次显微镜基本构成:物镜:靠近物体的透镜,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物镜所成的像再放大一次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Î目镜放大倍数四、运用巩固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2.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3.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放大、缩小)的像。 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___到胶片的距离4.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射现象的结果五、检查评价u 实像和虚像 实像的形成(在三种成像中,成像现象中成实像的是?)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①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②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又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③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6、 间隔性复习在后面的教学安排中进行此环节教学反思今天我们学习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了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和成像特点,最后我们学习了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透镜,知道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原理,并通过实验深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因此,本节课必须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既要直观上感受生活中的透镜的作用;又要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明白它们的作用原理;另一方面,初步体会透镜成像的特点,为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并由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分组探究,寻找物理规律,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从物理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注重科学探究的基础环节上,渗透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合作探究,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