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年司法考试宪法讲义(杨帆).pdf

38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47233742
  • 上传时间:2018-07-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82M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宪 法 第一章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词源一、宪法的词源 中国 古代的典籍中出现“宪”、“宪法”、“宪令”等词语,但含义与近代宪法不同将“宪法”一词作为根本法使用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 西方 古 代 有关规定城邦组织与权限方面的法律 皇帝的诏书、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制定的普通法规则 确认教会、封建主以及城市行会势力的特权及他们与国王等关系的法律 近代 宪法指根本法 二、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及其特征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及其特征 宪法是 法 共 同 特 征 相同的经济基础 但中国宪法无可诉性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都具有制裁性 最高法 有 自身 特征 宪法是根本法 是公民权利保障书 民主事实法律化得基本形式 【说明】【说明】 1.宪法是法,所以宪法应该和普通法律一样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但是在中国要注意一点,即我国的宪法不具有可诉性, 这意味着公民不能以宪法作为起诉和辩护的依据, 法院不能以宪法作为裁判案件的根据 2.宪法不是一般的法,宪法是最高法,是管法的法,作为最高法,宪法有其自身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宪法是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3.宪法的根本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根 本 性 内 容根本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效 力最高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内容、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制、 修严格 制定和修改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非普通立法机关如美国 1787 年宪法是由 55 名代表组成的制宪会议制定 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 一般要求是制宪机关或立法机关全体成员的绝对多数 4.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范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也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5 5. .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之一;民主和宪法之间也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民主的非理性部分(多数人的暴政)要有宪政来制衡和约束 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节第一节 配套音频配套音频 2 三、宪法的本质与概念 三、宪法的本质与概念 1.宪法和其它法律一样都具有阶级性宪法的本质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2.宪法就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四、宪法的分类 四、宪法的分类 有 无 宪法典 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 17、 18 世纪自然法学派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是成文宪法最重要的思想渊源1787 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 年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不 成 文 宪法 不成文宪法指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是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宪法惯例的宪法 制 修 程序 刚性宪法 效力比普通法律高、制修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柔性宪法 效力和普通法律一样,制修程序也和普通法律一样 制 定 主体 钦定宪法 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或者以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宪法,基本原则是主权在君《明治宪法》(1889 年)和《钦定宪法大纲》(1908 年)属之 民定宪法 民定宪法是指由民意机关或者由全民公决制定的宪法, 以人民主权为基本原则大多数宪法属之 协定宪法 协定宪法是由君主与国民的代表机关协商制定的宪法《大宪章》(1215 年)和法国宪法》(1930 年)属之 五、宪法的制定 五、宪法的制定 制 宪权 与修 宪权 人民作为制宪主体是现代宪法发展的基本特点。

      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概念并建立理论体系的是法国学者西耶斯 人民作为制宪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民直接参与制宪的过程为了制定宪法,各国通常根据制宪的需要,成立各种形式的制宪机构 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修宪权受制宪权的约束,不得违背制宪权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而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比较,制宪权、修宪权属于根源性的国家权力,即能够创造其它具体组织性国家权力的权力 制 宪的 程序 设立制宪机关制宪机关通常有宪法的起草机关和宪法的通过机关 提出宪法草案 通过宪法草案通常需要通过机关的 2/3 或 3/4 以上多数通过 公布宪法由国家元首或代表机关公布 【真题链接】2015-1-20;2012-1-21 【练习题】判断正误 【真题链接】2015-1-20;2012-1-21 【练习题】判断正误 1.成文宪法也叫文书宪法,只有一个书面文件构成 2.1215 年的《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属于钦定宪法 3.1830 年法国宪法是钦定宪法,同时也属于成文宪法 4.柔性宪法也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是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和一般法律相同 5.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卢梭首先提出了制宪权属于人民的理论。

      6.人民享有制宪权,但是人民并不必然亲自制宪,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7.我国宪法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大,我国宪法和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8.1954 年《宪法》由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后,由其主席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答案】1.错;2.错;3.错;4.错;5.错;6.对;7.对 【答案】1.错;2.错;3.错;4.错;5.错;6.对;7.对 新华考资网:281342356�咨询:010-572952883 第二节第二节 宪法的宪法的历史历史 一、近代意义上宪法产生的条件一、近代意义上宪法产生的条件 经济条件 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 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民主制度的形成 思想条件 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理论的提出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及修改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及修改 1. .1982 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正文两部分构成,正文为为: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共 138 条 2.1982 年宪法主要进步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国家机构体系,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扩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恢复“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废除了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终身制;确认经济改革的成果,如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特别行政区制度。

      3. 1978 年宪法的 2 次修改 1979 年 县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设常委会 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改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检察院上下级由监督关系改为领导关系 1980 年 取消了原第 45 条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 4.现行宪法的 4 次修改 (1)1988 年 第 1 修正案 私营经济的补充地位;引导、监督管理 第 2 修正案 土地使用权可以出租、转让 (2)1993 年 第 3 修正案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坚持改革开放” 第 4 修正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第 5 修正案 “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 第 6 修正案 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 第 7 修正案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第 8 修正案 把原宪法第 16 条的“国营企业”改为“国有企业” 第 9 修正案 废除“集体经济组织受国家计划指导” 第 10 修正案 把原宪法第 42 条第 3 款的“国营企业”改为“国有企业” 第一章第一章 第二节第二节 配套音频配套音频 4 第 11 修正案 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 3 年改为 5 年 (3)1999 年 第 12 修正案 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 13 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 14 修正案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 15 修正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第 16 修正案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 17 修正案 将镇压“反革命活动”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4)2004 年 第 18 修正案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 19 修正案 在序言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组成结构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 20 修正案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 21 修正案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第 22 修正案 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可基于公共利益征收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 23 修正案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 24 修正案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 25 修正案 全国人大中增加港澳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人大代表 第 26 修正案 原宪法第 67 条的“戒严”改为“紧急状态” 第 27 修正案 原宪法第 80 条的“戒严”改为“紧急状态” 第 28 修正案 第 81 条国家主席职权中,增加“进行国事活动”的规定 第 29 修正案 原宪法第 89 条的“戒严”改为“紧急状态” 第 30 修正案 乡级人大的任期由 3 年改为 5 年 第 31 修正案 在宪法中增加关于国歌的规定。

      【真题链接】【真题链接】20142014- -1 1- -2121;;20102010- -1 1- -18.18. 【练习题】判断正误【练习题】判断正误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普遍化发展,是近代宪法产生的经济基础 2.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 年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的第一部成文宪法,1954年《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3.1918 年《苏俄宪法》和 1919 年德国《魏玛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现代宪法的产生 4.限制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重视对人权的保障是中国宪法发展的趋势 5.20014 年通过的我国现行宪法的第二十四条修正案规定: “建立健全同经济水平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6.迄今为止,我过现行宪法共进行了 6 次部分修改 【答案】【答案】1.1.对;对;2.2.错;错;3.3.对;对;4.4.对;对;5.5.对;对;6.6.错 【记忆口诀】【记忆口诀】 19881988 年修正案:转让土地使用权,私营补充引监管年修正案:转让土地使用权,私营补充引监管 19931993 年修正案:共有五包正经县上。

      年修正案:共有五包正经县上 19991999 年修正案:老公非礼,引监惯(管)了,危险啊,只(治)等(邓)分手年修正案:老公非礼,引监惯(管)了,危险啊,只(治)等(邓)分手 20042004 年修正案:国事紧急,三剑(建)客特地要征土私,哥(歌)要鼓励支持保障社会人权五年年修正案:国事紧急,三剑(建)客特地要征土私,哥(歌)要鼓励支持保障社会人权五年 5 第三节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功能、功能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资本主义宪法还是社会主义宪法,一般都会确立以下原则: 人民主权 1.社会主义国家表述为: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从 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政府的正当权力需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178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