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珠三角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40298310
  • 上传时间:2022-1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4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件 1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级指标二级指标数据来源评价方法基础设施一体化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1.圈内轨道交通建设和连接程度公众评分公众评价2•圈内公路网(“断头路”)连通推进程度省交通运输 厅负责工作测评3•圈内年票互通互认程度和城市间公共交通 “卡通”进展程度^省交通运输 厅负责4・圈内港口资源整合程度专家评分5•圈内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专家评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6.圈内电网建设推进和连接程度专家评分工作测评7.圈内成品油管道建设和连接程度省发展改革 委负责指标评价8.圈内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连接程度省发展改革 委负责指标评价9.圈内油、气、电的价格差异系数省发展改革 委负责指标评价10.圈内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专家评分工作测评水资源设施建设11.圈内供水保障一体化程度★省水利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工作测评12.圈内水资源保护一体化程度省水利厅负责指标评价13.圈内防洪防潮建设设施和合作联动程 度.省水利厅负责工作测评14.圈内水资源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专家评分工作测评信息网络建设15.圈内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程度省经济和信 息化委负责指标评价16.圈内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专家评分工作测评17.圈内信息服务一体化程度省经济和信 息化委负责工作测评产业布局—体化发展18.圈内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衔接程度六专家评分工作测评19.圈内产业布局一体化协作发展程度★专家评分工作测评优势产业聚集20.圈内服务业增加值占GDPt匕重变动系 数省统计局负责指标评 价21.圈内先讲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 重变动系数★省统计局负责指标评价22.圈内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 值比重变动系数省统计局负责指标评 价资源配置咼效23•圈内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 上升率★省国土资源 厅、统计局负责指标评 价24.圈内全贝劳动生产率提升率省统计局负责指标评价基本公共 服务投入25.圈内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加率★省财政厅负责指标评价基本公共 服务过程26.圈内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一体化指数专家评分工作测评27.圈内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接占比率★省财政厅负责指标评价28.圈内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专项规划衔 接程度★省财政厅负责指标评价基本公共服务结果29.圈内公共教育一体化指数省教育厅负责指标评价30.圈内公共卫生一体化指数★省卫牛厅指标评产业布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31.圈内公共文化体育一体化指数32.圈内公共交通一体化指数33•圈内生活保障体化(含社保流转等)指34.圈内住房保障一体化指数35.圈内就业保障一体化指数*36•圈内医疗保障一体化(含医保异地结算 等)指数省文化丿丁、体育局负责省交通运输丁负责省民政丁、 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丁负 责省住房城乡 建设丁负责省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丁负责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丁、卫生丁负责扌旨标评扌旨标评指标评扌旨标评指标评指标评—体化机制建设37. 圈内环境信息共享程度-~38. 圈内环境执法合作联动程度39. 圈内环境监测一体化程度★省环境保护丁负责工作测评40•圈内重点跨界水污染整治项目完成程度八省环境保护 丁、水利丁—体化工作进展圈内环境 质量指数规划编制41.圈内重点大气污染整治项目完成程度★42.圈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43.圈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4. 圈内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指标的天数★45. 圈内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46. 圈内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I47•圈内空间一体化规划配套政策衔接程 度八48.城际地区同城化规划完成率负责省环境保护丁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丁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丁负责省环境保护丁负责省住房城乡 建设丁及各 市规划部门 负责 省住房城乡工作测评指标评价指标评价工作测评规划执行实施效果49.城际轨道站点周边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备 率^50.圈内城市规划信息互通程度★51.城际项目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程度52.圈内城市功能布局对接指数★53•绿道网建设质量和区域特色塑造、公共 空间品质提升指数形成一体 化54・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力度★协作共识55.公众对一体化的满意程度★体制机制—体化建立一体化56・一体化组织措施对接与落实程度★:协作 57.—体化决策机制与协调运作成效机制58.政府服务对接机制运作成效★创新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厅及各市规划部门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及各市规划部门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省住房城乡 建设厅负责指标评价指标评价 工作测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专家评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及各市规划局负责工作测评、专家评分专家评分工作测评公众评分专家评分专家评分 专家评分 专家评分59. 经济管理协调机制运作成效60. 社会管理协作机制运作成效(注:带★的30项指标为2011年评价指标)附件、基础设施—体化指标评价指标说明公众评价工作测评工作测评1.圈内轨道交通建设和连接程度: 主要评价区域内轨道交通与铁路、公路 之间客流、物流的快速换乘、转运,实现交通无缝连接和“零距离换乘”目标的 情况。

      2.圈内公路网(“断头路”)连通推进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加快区域 内公路的 连通,统筹推进公路网建设进展情况3.圈内年票互通互认程度和城市间公共交通“一卡通”进展程度: 主要评 价各经济圈整合交通智能卡系统资源, 逐步实现圈内公交、 地铁、道路和城际轨 道“一 卡通”的情况4.圈内港口资源整合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加强港口功能结构调整,整 合优化港 口资源,促进港口群协调发展的情况5.圈内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专项规划的制 定、完善 和实施情况, 反映圈内各市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拟合度、 衔接和匹配 程度6.圈内电网建设推进和连接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完善内外环网、骨干 网架结 构,增强承接各类型电源分区分层接入能力7.圈内成品油管道建设和连接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在支持和协调成品 油管道网 建设方面的力度8.圈内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连接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支持和协调天然气 管道建设 及连接的力度9.圈内油、气、电的价格差异系数: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油、气、电的价格 差异程 度,目标在于油、汽、电价格圈内无差异化10.圈内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能源基础设施 专项规 划的制定、 实施和衔接情况, 反映圈内各市能源基础设施规划的拟合度和 匹配程度。

      11.圈内供水保障一体化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和 供水安 全程度, 包括区域供水管网的互联互通程度、 供水水源保证率、 自来水普 及率和城市应 急备用水源建设等12.圈内水资源保护一体化程度: 评价各经济圈水资源保护程度, 根据圈内 各水功 能区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13.圈内防洪防潮建设设施和合作联动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防洪防潮设 施建设 情况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运作情况14.圈内水资源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水资源设施建设 专项规 划的制定、 实施和衔接情况, 反映圈内各市水资源基础设施规划的拟合度 和匹配度15.圈内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程度: 指无线宽带网络信号的有效覆盖地域面积 占特定 区域范围的比率,统计口径为第三代通信移动网络 (3G 和宽带无线接入 网络( WLAN 的 综合覆盖率计算方法:某圈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 =某圈无线宽 带网络实际有效覆盖面积/ 某圈总面积 X 100%16.圈内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内各市的 信息网 络规划建设和相互衔接程度17.圈内信息服务一体化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 及拟合 度、社会信息化水平及拟合度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二、产业布局一体化指标18.圈内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衔接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内产业分工差异 和布局 合理程度,集约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格局的 构建情况重点 是: ( 1)圈内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及推进情况;( 2)优势产业 集中度发展情况(优势 产业在 GDF 中比重上升率);(3)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建 设及龙头企业带动的企业兼并重 组情况;( 4)相关产业链、产业配套情况等19.圈内产业布局一体化协作发展程度: 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内产业协作发展 状况 (包括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实施情况、 双边和多边的产业合作协议及合作项 目推进情况、 跨圈跨市共同开发建设产业园区情况、 合作共建创新联盟及公共服 务平台、构建区域一体 化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情况等)20. 圈内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变动系数:反映各经济圈产业结构高级化 程度21. 圈内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 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动系数: 反映各经济圈制造 业科技 化、信息化程度22. 圈内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动系数: 反映各经济圈产 业发展 的科技含量、创新水平、市场潜力以及带动提升能力的情况23. 圈内单位建设用地二、 三产业增加值上升率: 反映各经济圈土地资源的 配置水 平以及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24. 圈内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率: 反映各经济圈全社会整体劳动力产出水平, 计算公 式为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平均就业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标25.圈内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加率: 反映各经济圈财政保障基本公共服 务的实现 程度26.圈内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一体化指数: 反映各经济圈内基本公共服务实施 过程一 体化的程度由专家从各项公共服务的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趋同、 流转顺畅、差距 缩小、城乡统一、待遇互认和指挥协同等八个方面进行评分27.圈内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接占比率: 指各经济圈内已实现基本公共服务 制度对 接的项目数(如实现医疗一卡通、社会保障互认、年票互认等)占珠三角 地区项目数的比 率28.圈内基本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