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山杏经济林经营模式探讨及建议.docx
3页辽西地区山杏经济林经营模式探讨及建议 李淑艳摘 要:山杏是辽西地区造林绿化、经济林建设的主要栽培树种之一,论述了山杏经济林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山杏经济林的经营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辽西地区;山杏;经济林;经营模式;建议: 1005-2690(2020)10-0106-01 : S662.2 文献标志码: A山杏(Armeniaca sibirica)是杏属亚乔木,原产于我国与西亚由于山杏喜光、耐寒、抗旱、耐瘠薄、耐高温、耐盐碱、根系发达等特点,在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及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栽培,是重要的经济林和水土保持造林树种山杏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23%~27%、粗脂肪50%~60%、糖类10%,富含磷、铁、钾等无机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是滋补佳品,因而被加工成各种食品同时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油料作物,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目前是辽西地区造林绿化、经济林建设的主要栽培树种,但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及经营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此外,山杏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还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热解毒等作用[1]1 山杏的栽培区域国家在林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木本粮油发展建设规划山杏是北方主要规划的造林树种之一,辽西地区部分县市也将山杏栽培纳入经济林发展的宏观规划之中。
山杏在辽宁省栽培分布区域较广,在锦州、阜新、朝阳、葫芦岛等8个市都有栽培,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其中朝阳地区栽培最多,占全省栽培面积的60%以上2 山杏经济林的栽培面积山杏是辽西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20世纪末栽培面积达8.6万hm2,特别在辽宁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青山工程之后,山杏的栽培面积已超过了15万hm2每年晚春,辽西地区可见大面积的开花山杏,巍峨壮观2014年辽宁省政府提出千万亩经济林建设工程,山杏作为主要的栽培树种,保守估计到2020年辽宁省的栽培面积可达20万hm2以上3 山杏经济林生产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3.1 粗放经营,杏仁产量及质量没有保障目前辽西地区的山杏绝大部分是粗放经营,仅在夏至前后进行一些看护及采收活动但影响山杏生长、结实的环境及自然因素有很多,如春季开花期的霜冻、果实生长期的干旱等此外,为害山杏生长的病虫害有很多,其中病害主要有杏疗病、红疣枯枝病、细菌性穿孔病等,虫害主要分为食叶害虫如苹果瘤蚜、食果害虫如杏仁蜂、蛀干害虫如红颈天牛等鼠兔易对幼树产生危害,山杏采收季节的鼠害也十分严重上述因素以及其他不确定的因素表明,粗放经营对山杏的产量及质量有很大的限制3.2 分散經营,效益低迷在20世纪,山杏造林经营实体较少,以集体和个体经营为主。
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青山工程以来,山杏经营的实体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每个实体的经营面积还很小通常为1个小班、一面山坡,由几十户经营,每户的经营面积不足0.7 hm2,很难产生规模效益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山杏的收益低于外出劳务收益,因而农户不愿意将过多的劳动力投入山杏的经营上以夏至后山杏采收季节为例,此时也是农忙季节,劳动力日工资为120~150元,1个劳动力日采收山杏50~60 kg,产值仅100元左右出现自己无暇,雇工得不偿失的现象此后将进入雨季,不利于采收,弃收现象很多,降低了山杏的收益3.3 市场价格低迷、不稳定山杏核的价格多徘徊在5~8元/kg,主要是育苗与食品加工需求,但需求量较小,价格低迷,部分年份出现滞销现象由于上述现象,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地块效益明显不如耕种农田4 山杏经济林经济效益4.1 山杏的产量和价格盛果期内,粗放经营平均杏核产量大约500 kg/hm2,集约经营平均杏核产量大约1 500 kg/hm2,若加工成杏仁,则质量减轻至原重的1/3近5年杏核的平均价格为4~8元/kg,杏仁为14~30元/kg4.2 经营成本以2013年为例,集约经营成本约6 750元/hm2,其中:除草约为1 500元/hm2、有害生物防治约为750元/hm2、果品采摘3 000元/hm2(2.0元/kg)、剥皮晾晒1 500元/hm2(1.0元/kg)。
粗放经营成本大约为1 500元/hm2,其中:果品采摘约1 000元/hm2(2.0元/kg)、剥皮晾晒500元/hm2(1.0元/kg)4.3 经济效益按照2013年山杏杏核产量及市场价格计算山杏经营的产值,集约经营山杏的产值均为1.2万元/hm2,利润约为5 250元/hm2;粗放经营产值约为4 000元/hm2,经营利润为2 500元/hm2集约经营的利润是粗放经营的2.1倍5 山杏经济林经营的建议5.1 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从目前经营形式上看,分散经营效益低下,果农积极性低为提高山杏经济收益,扩大种植面积,可在政府的引导下,将山杏林的经营权转让给有能力的集体和个人,以集约经营取代分散经营,提高效益,最后根据经营权重新分配收益或实施股份制收益5.2 加强山杏产品的研发,追求深加工附加值当下山杏加工产业产品单一、规模小,导致山杏市场需求小,价格低迷需大力发展以山杏及其附加产物为原材料的食品加工产业,在对山杏进行利用的同时,增加附加收益5.3 加强科技推广与培训,提高经营水平山杏由于杂交变异种众多,目前市场上种质资源良莠不齐,良种选育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山杏的经营措施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应用方面尚属空白,山杏林经营技术有待补充,以提高质量、产量,为果农创收。
参考文献:[ 1 ] 车树海,邱丙贵.大庆市山杏经济林经营模式[J].现代农村科技,2015(6):34.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