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声电影(1895-1920年代).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59417224
  • 上传时间:2024-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部分 无声电影(1895-1920年代)第一章 电影先驱人物在1890年代中期电影刚出现时,电影还是一个让人感到新鲜迷人的玩意儿19世纪晚期,很多家庭有走马灯这样的视觉玩具广泛而多样的大众娱乐也随处可见很多市镇都有戏院,巡回演出的剧团走街串巷有话剧、留声机、幻灯片等等渴望欢乐的人们等待着电影的到来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第一部电影《水浇园丁》,让一个小男孩踩住园丁浇水的橡皮管以捉弄园丁,给人们带来了欢笑声从1895年电影诞生到1927年出现第一部有声电影,这个时期被称为无声电影时代,又称为默片时代路易·卢米埃尔和梅里爱是最早从事电影创作活动的艺术家,享有“世界电影之父”之称第一节 路易·卢米埃尔(1864-1948)1895年12月28日,法国照相师卢米埃尔通过售票的方式,招徕了一些观众坐在一家咖啡馆内,观赏了几部短片:《工厂的大门》(1894):用一个镜头表现工人下班的情景《火车到站》(1895):火车由远处开来影像大小发生变化,造成令人震撼的惊奇效果,这些具有活动特征的画面在当时被视为科学创造的奇迹而卢米埃尔则称为历史上第一位电影导演我所选择的题材可以证明我想做的只是再现生活。

      其创作特点是“拍摄真实的自然的景象”,主要采用直接记录的表现方式这些遵循“照相原则”拍摄的活动影像,便是最早的电影作品,这些真实记录人类日常生活情景的影像成为电影诞生的开始此外,他们的作品还有:《婴儿的午餐》(1895):家庭温馨的感受《消防队员救火》(1895):最早具有“剪辑”意识的影片由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四个场景组成,包括了一个完整的行动事件《水浇园丁》(1895):有情节因素和故事片的某些概念但当时这些作品还没有被称为电影艺术,而称为活动影像,作为一门艺术形式的电影是在1915年被正式承认的第二节 梅里爱(1861-1938)法国人梅里爱,是推动电影事业发展的第二位重要人物在于注重电影形式的变化与创新,表现在开始运用新的叙述手段和加入好奇、新鲜等叙事元素来拍摄电影梅里爱抛弃卢米埃尔的创作模式,发明特技手法,于1897年建造了电影史上第一间摄影棚梅里爱曾是一名魔术师,也是一个剧院老板兼演员本为戏剧演员,因此他最初是拍摄一些魔术、木偶、童话等戏剧节目的演出,由此创造了戏剧记录片美学风格的电影样式,开辟了电影发展的新方向――十分重视虚构创造的艺术效果特别在发明特技摄影方法之后,这些方法主要有叠印、合成照相、二次或多次曝光、遮幅摄影、停顿、倒拍、快慢镜头、动画、渐隐渐显、淡入、淡出等,梅里爱充分发挥作为电影艺术家的创造力,创作了一批不同于舞台记录的充满幻想惊奇美感的电影。

      主要作品有:《贵夫人的失踪》(1896):用“停机再拍”的方法女主人公忽而消失、忽而出现的画面,极大地刺激了观众《圣女贞德》(1900)《小红帽》(1901)、《仙女国》(1903):重视人物表演,演员的演技,夸张的表情和手势,动作的优美姿态和活泼神气,以及人物出场的程式化,另外还重视画面空间布景的绚丽造型此外,这些戏剧观念意识还包括重视剧本、服装、化妆、布景、机关装置、幕(景)的划分《月球旅行记》(1902):片长15分钟科幻喜剧片,根据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与威尔斯的两部著名科幻小说改编的叙述一群科学家乘坐大炮去太空旅行的故事,营造出了奇幻的太空幻境一生共拍摄500多部影片最后一部杰作是《极地的征服》(1912)梅里爱拍摄的活动影像与卢米埃尔有着很大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是带有强烈的“想象”、虚构性质第二章 早期的艺术观念电影开始是作为一种技术发明,后来才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由于默片时代是电影历史处于开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所以,关于电影便存在有许多需要了解的领域,例如电影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它具有哪些基本特性和创作意义,以及电影与其他艺术在审美关系上有何差异等等尤其是对关于“电影是什么”这一涉及电影本性的根本问题,因为存在着众多不一致的遐想,这就要求艺术家们对此能有进一步的明确认识。

      第一节 格里菲斯(1875-1948)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第三位重要电影人物,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大导演,后来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由于卢米埃尔、梅里爱作品中叙事的薄弱,时间长度的不足,加上镜头呆板(指固定摄影机拍摄)、景别单调,这些早期电影的共同问题说明当时电影语言十分贫乏,叙事范围也很狭小例如题材方面主要是些工厂题材、家庭题材、风景题材和魔术题材电影画面经常出现的视觉主题是:跳跃的马,伶俐的狗,体操教师,跳绳女郎,芭蕾舞女,走绳索的人,拳击家,摔跤者,决斗者,酒鬼,滑稽小丑等……早期电影院也很简陋随意,在大路边,街头市集,郊游野餐处,联欢会,展览会,义演会,影剧院,游乐场等放映电影,故使得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银幕上的这些活动的影像就是艺术,而以为只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可以说,电影是到了格里菲斯的手中才发生某种神奇变化的,使电影真正独立地成为了艺术正如鲁.爱因汉姆所指出的“电影成为艺术,不是机械地再现现实”(《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格里菲斯是自觉地运用电影思想从事电影创作的第一人他的伟大贡献在于将电影从依附于戏剧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将电影从单纯的记录层面提升到复杂的叙事层面,采用文学的观念进行创作,终于使电影成为一门可以和戏剧媲美的独立的艺术形式。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一篇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历史题材,描述战争形式和普通人的动荡生活、总统林肯主张废奴的政治生涯以及反对势力的暴力行为,影片大体可分为这三个部分格里菲斯别出心裁地将发生在不同空间环境的三组时间,通过合理缜密地剪辑,连成一个有机的庞大的整体,从而改变了人们对活动影像特有的“小儿科”式的看法,使人们意识到了电影的宏大一面,认为电影完全能够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对人类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复杂的人生发表深刻的看法格里菲斯的叙事方法,不是单线型的,而是多条线索平行铺开,具有齐头并进、全面展开的特点对于电影的叙事节奏掌握得得心应手……如采用多角度的方式剪辑“林肯遇刺”这一具有历史价值的场面,观众、演员、林肯、凶手、保镖等人物行动的镜头组接十分生动,加上画面造型景别角度的变化,使得这场戏的戏剧张力十分强烈另外,运用空间衬托的方法拍摄“小姑娘之死”,也同样充满了强烈紧张的艺术气氛……此外,格里菲斯在电影还发明了不断增大形象的叙述方法上述这些创造生动艺术效果的叙事技巧,如画面语言、摄影机运动、空间造型、镜头组接以及作品事件长度,都是促使电影成为艺术的基本条件从这个层面来说,是格里菲斯推动了早期电影朝艺术道路上迈进,其意义在于确立了电影的艺术地位,使由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经营的“活动影像”正式被承认为艺术形象。

      使电影进入了艺术的神圣殿堂对于观众而言,活动影像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视觉欣赏热情《党同伐异》(1916):历史巨片由四个故事组成,“巴比伦的陷落”、“基督受难”、“圣巴戴莱姆教堂屠杀”、“母与子”,各个故事之间相互穿插,用一位具有象征意义的母亲摇晃婴儿摇篮的画面来连接或转换显示出娴熟驾驭多条情节线索的叙述能力传达电影叙述情节的基本思维方式,显示艺术家创造性运用电影镜头叙述故事的能力格里菲斯开始思考构成电影成为艺术的某些实质性的东西,产生了许多属于电影的艺术思想如灵活地移动摄影机拍摄,不断扩展空间,这个发现称得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表明拍摄电影的工具不再是机械被动地记录,而是在人的掌握中成为主动和有意识地再现生活的手段摄影机好比人的眼睛,摄影机自由的运动拍摄犹如人的自由灵活的视点,这意味着人的因素在电影艺术这一形式中得到了加强这一重视电影表现工具以及重视电影语言的观念也大大解放了电影表现力,扩展了电影创作的想象力格里菲斯另一个最著名的电影思想便是按照小说的方法叙事,由此树立了文学风格的电影样式在格里菲斯看来,电影是直观的文学格里菲斯按照文学的观念拍摄电影,按照小说的方法叙述故事,主要是就其内在审美规律方面而言的,使电影与文学联姻,加强电影与文学的联系,可以说这是自格里菲斯以来美国电影的一个创作传统。

      这种重视文学性的做法,例如重视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至今仍成为美国电影的基本叙事手段格里菲斯通过文学而产生的早期对电影的这些认识,以及促使视觉形象叙事意义发生重大变化的种种技巧,使人们意识到了电影叙事的深远意义,也为人们日后认识电影具有综合艺术的特性奠定了基础第二节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1893-1953)一、爱森斯坦前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是格里菲斯之后的重要人物他不仅仅是一位引人注目的电影实践家,而且还是一位卓越的电影理论家早期的电影艺术家多是从电影的表现对象入手来解决电影不断面临的危机,但爱森斯坦却是将目光深入到题材的叙述即镜头剪辑方面,重视电影的表现形式,发现了镜头本身以及镜头之间的连接对于电影所产生的巨大美学价值爱森斯坦认为汉字“部首”很像电影的镜头,一经组合能够产生新的意义于是,突出通过镜头组合创造思想含义的观念,这便是构建日后蒙太奇理论意识最初的思考《战舰波将金号》(1927):叙述1905年沙皇时代的一次水兵起义,由五个部分组成:人与蛆;甲板上的戏剧性场面;以血还血;敖德萨阶梯;与舰队相遇均采用对比冲突的构思原则,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作品,影像蕴涵丰富的思想性和革命倾向性,由此确立宏大叙事风格,以及运用此种风格处理革命历史题材,表达革命倾向性和民众觉醒反抗的主题成为后来前苏联电影的传统特色,融合了史诗、历史、革命等元素的创作思潮对中国电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重视非职业演员,是爱森斯坦自觉意识到真实对于电影具有非凡意义的第一人,这种方法也是由记录片转入故事片领域取得成效的第一次尝试,后来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的电影中得到进一步推广爱森斯坦最为重要的是奠定了关于电影叙事即是蒙太奇艺术的电影观念片中有许多段落是按照蒙太奇法则进行组合创造的范例这些镜头实践非常短,一系列短镜头按照并列、重复、对立的原则进行新的创造,目的是强调通过碰撞、冲突来产生有力的思想,“不仅仅是合乎逻辑的条例贯通的叙述,而正是最大限度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叙述”(爱森斯坦),这是爱森斯坦电影的形式特点,这一突出结构美学的特点日后被发展为蒙太奇理论,成为电影叙事的基础蒙太奇剪辑通常营造或重复或省略的时间关系重复剪辑往往是一个镜头完全重复,或是部分重复前面的镜头当几个镜头持续这样重复时,事件在银幕上的时间会显著拉长如《战舰波将金号》中一个正在洗碗的水手突然愤怒地砸碎了一个盘子,这个发生在瞬间的动作被分散成十个镜头来表现重叠的镜头剪辑有助于强化这次叛乱事件的第一个反抗行动省略剪接形成的效果则正好相反,蒙太奇电影中常用的省略剪接形态是跳接――两个连接的镜头是由同一个空间里从同一摄影机位拍摄而成,但两个镜头的场面调度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种由重复剪辑和省略剪辑所造成的时间张力,迫使观众极力去寻找影片场景中被表现事件的意义蒙太奇思想也由最初的镜头剪辑扩展开来,渗透到电影创作的各个方面如声音蒙太奇、色彩蒙太奇、声画蒙太奇等等,尤其在叙事、抒情、表意方面广泛运用二、普多夫金前苏联导演,电影史最早的一位银幕诗人,十分偏爱洋溢诗情的感性叙述他在蒙太奇理论的实践中,另辟蹊径,十分注重叙事中的抒情因素,注重空镜头的诗性特质及运用,终于发现了抒情蒙太奇的审美价值,创造了抒情蒙太奇电影风格具体做法是把表现大自然的空镜头与叙述某一事件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从而创造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母亲》(1926):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作品中反复出现春天的大地上,轻烟朦胧,冰雪融化,孩子的笑脸,以此表现出母亲心情的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