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与妻书文本赏析13297.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5346355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8.19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省闽侯县(现福州市)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 1911 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 4 月 24 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在这封绝笔信中, 作者思绪澎湃, 委婉曲折地叙写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表现了一位民主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文章紧紧围绕“吾至爱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这一矛盾复杂的感情,写得缠绵悱恻而又豪情满怀,是爱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之歌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支颠抖着的笔,以及萧然落下的泪珠,是多么的触目惊心,直拨动读者的心弦想必使其妻心痛不已其对爱妻的生死惜别,直抒胸臆,与下文“吾至爱汝”紧密相呼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姑遂忍悲为汝言之其天下为公的大义,及体贴之情,细腻之心,可谓动人。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望能在盟盟之中注视着爱人,祝福着爱人如丝如缕的情思, 平平凡凡,真真切切阴间又如何,阳间又如何,只要你在我心中活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心脉是相通的,传达着彼此的关怀和思念如此真挚深切的爱,让人读了刻骨铭心情感的洗礼,情感的陶冶,真切感受爱情的动人!昔日相厮守,作者曾告诉爱妻“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然而“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世事本难料,乱世更是难测对孤身一人留在纷乱人间,兼要承受如此的丧夫之痛的爱妻,甚为忧心,眉头难展其割心之悲痛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来描绘的 然而,作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心胸所怀岂只儿女私情?“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这是大爱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感怀于生逢乱世,“卒不忍独善其身”为所有的有情人终能相濡以沫,互相厮守,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而投身革命,敢于献身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高尚人格,为革命捐躯,毫无异言,勇于奉献私情,顾全大局。

      真不愧为一名革命战士汝体吾此心”“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副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此可谓,为革命,为人民,为梦想而鞠躬尽瘁对妻有如此厚望,则其对子女的期望不言而知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扶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为革命挥洒热血,力尽被俘的可敬的作者,虽然此刻已为阶下囚,面对死神,仍殷切期望子女们能承父志,投身革命,为天下人谋永福同时,为后继有人而甚感安慰此种为理想为革命奋力追求,无悔的精神,可泣鬼神,可泣天地!甚为后人立身处世的榜样 源于“至爱汝”,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者忍受着悲伤,忍受着无限的不舍,与爱妻别离,与爱妻永别,献身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事业其爱情之伟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 如此优美的散文家书,情韵浓厚,内涵富泽,令人越读越爱,越读越是涕然泪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