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T 2325.1.2—机车、动车组前照灯、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技术条件.doc
20页目次第1部分:前照灯……………………………………...........................第2部分:辅助照明灯……………………………..............................TB/T 2325.1—2006 前言TB/T2325《机车、动车组前照灯和标志灯技术条件》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前照灯;——第2部分: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本部分是TB/T2325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TB/T2325—1992《铁路运营机车前照灯照明技术条件》本部分与TB/T2325—1992相比主要变化是:——TB/T2325—1992只适用于卤钨光源的国产干线机车前照灯,本部分适用于国产机车和动车组各种光源前照灯——本部分给出各种类型光源前照灯的光照性能要求,并增加了前照灯光强度分布要求及试验方法,增加了光源显色指数要求及试验方法——增加了电磁兼容试验方法和限值——增加了对前照灯外形尺寸的要求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立范、王朝霞、王东华、陈安俊、焦京海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2325—1992机车、动车组前照灯、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技术条件第1部份:前照灯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铁路机车、动车组前照灯(以下简称前照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部分适用于铁路干线机车、调车机车、动车组使用的各种光源前照灯,其他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可以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TB/T 2325本部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1—2001,IEC 60068-2-1:1990,IDT)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2—2001,IEC 60068-2-1:1974,IDT)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温热试验方法(GB/T 2423.4—1993,IEC 60068-2-30:1980,EQV)GB 7000.1—2002 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IEC 60598-1:1999,IDT)TB/T 1333.1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TB/T 1333.1—2002,IEC 60077-1:1999,IDT)TB/T 3034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TB/T 3034—2002,EN 50121-3-2:2000,EQV)TB/T 3058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TB/T 3058—2002,IEC 61373:1999,IDT)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前照灯 front illuminator位于机车前部,有夜间照明和警示作用的灯具。
3.2基准轴垂直于为具发光面并通过发光面几何中心的直线3.3光中心高度 light central highness灯具的安装平面或预聚焦式灯泡的定位平面到发光体中心的距离3.4前照灯的照射距离 illuminative range of the illuminator在规定条件下,从前等到能够观察到的前照灯照射下的移动行人或物体的最远距离,单位为米(m)3.5启动装置 starting device由电子元件组成的能够产生适当电器状态以启动气体放电光源的装置4 分类与型号4.1 分类——卤钨光源前照灯——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包括氙灯前照灯、金卤灯前照灯);——封闭式光源前照灯4.2 型号机车前照灯的型号由光源类型、功率和设计序列号等组成 QD 设计序列号,生产厂自定 额定功率(W)前照灯光源类型,卤钨灯为L,氙灯为X,金属卤化物为J,封闭式灯位F 5 使用环境、电源标称电压及电压波动范围环境条件前照灯使用环境条件如下a)环境温度:-40℃~+70℃;b)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c)空气压力:不低于70千帕(相当于海拔3000m以下);d)其他按TB/T 1333.1的规定。
电源标称电压及电压波动范围前照灯在下列标称电源电压及电压波动范围内应能可靠点灯并能稳定工作a)标称电压:DC 110V,电压波动范围:77V~137.5Vb)标称电压:DC 48V,电压波动范围:33.6V~60Vc)标称电压:DC 24V,电压波动范围:16.8V~30V6 技术要求6.1 基本要求 前照灯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所采用的标准件、外购件及原材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相同型号产品的零部件应能互换6.2 外形尺寸前照灯的外形尺寸及灯箱有效空间尺寸见附录A6.3 光照性能6.3.1 基准轴上的光强度及照射距离(参考值)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装车后基准轴上的光强度及照射距离不应低于表1规定值的85%前照灯类型卤钨光源封闭式光源或半封闭式光源(双灯) 气体放电灯光强度×10³cd照射距离(参考值) m光强度×10³cd照射距离(参考值)m光强度×10³cd照射距离(参考值)m干线机车前照灯9006003503502000800调车机车前照灯400400300300800550动车组前照灯350350300300500450装车后基准轴上的光强度及照射距离不应低于表1规定值的85%。
6.3.2 相对强度分布的下限值见表2前照灯类型垂直方向 相对光强度分布% 水平方向0°±0.5°±1°±1.5°±2°±3°±4°卤钨灯光源、封闭式光源前照灯0°100855535251510±0.5°8570503223149±1°5550322518128.5-1.5°3532251814108-2°25231814108/-3°151414128//-4°1098.58///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0°1006030201584±0.5°605025151074±1°30252010863.5-1.5°2015108653-2°15108653/-3°87653//-4°443.53///6.3.3 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应具有全光、半光光强度不应高于全光的65%,不低于全光的30%6.4 启动装置性能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的启动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启动性能:冷态启动时间不应大于2s;热态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b)触发次数:不应低于100000次c)稳弧功能:不应使等的电弧出现闪烁、抖动、扭曲、翻滚、灭弧等现象。
d)绝缘性能:启动装置的电压输出端对相邻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8㎜,爬电距离不应小于10㎜启动时不应出现击穿和闪络现象e)电源接反保护性能:电源输入极性接反时,各元器件应无任何损坏F) 应能够给灯提供稳定的功率,功率变化不大于7%6.5 耐振动和冲击能力前照灯应能够经受机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按TB/T3058中规定的1类B级试验工况进行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试验后零部件不应破损,前照灯应能正常工作6.6 绝缘电阻及介电强度6.6.1 应满足TB/T1333.1 的规定,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前照灯带电部件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6.6.2 经过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 MΩ6.6.3 应能承受50Hz,1000V正弦交流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的电源和启动装置应能承受50Hz, 1500V正弦交流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6.7 气体连接和载流部件6.7.1 电气连接和载流部件应符合GB 7000.1-2002的要求用做电气连接的接线端子要牢固,端子的温升应符合TB/T 1333.1的规定6.7.2 电源引线应使用低烟、无卤、耐热、阻燃电缆,气体放电光源与启动装置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屏蔽线。
6.8 前照灯光源6.8.1 光源的光通量、平均寿命、平均功率应满足表3的规定表3光源类 型前照灯型式光通量lm寿命h功率W平均光通量(不小于)最低光通量(不小于)平均寿命(不小于)最低寿命(不小于)平均功率(不大于)最大功率(不大于)110V卤钨灯炮单灯型15 00014 000700560750800双灯型7 0006 000700560350400气体放电光源灯炮单灯型氙灯11 00010 000750600400450金属卤化物灯18 00017 0002 0001 600350400双灯型氙灯32 002 900750600200280金属卤化物灯10 0009 0002 0001 600200240封闭式灯炮///400350350400表中所列的数值均为对单只灯炮的要求对于标称电压不是110V的卤钨灯炮,其光效不应低于20 lm/W6.8.2 光源的显色指数不应小于60;光通量维持率不应低于85%6.8.3 玻壳应无失透、发黑等缺陷6.8.4 气体放电光源灯炮点亮20s之后不应存在电弧抖动、飘弧、闪烁、灭弧等现象6.8.5 灯头与玻壳粘结应牢固,在0.3N·m 的扭力矩作用下,不应松动, 外径不大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