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复多尔衮书课件.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43029517
  • 上传时间:2020-08-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7.5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复多尔衮书,史可法,,,劝降,拒绝,多尔衮,史可法,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明代末年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从崇祯八年(1635年)到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奉命防守池州、安庆等地,抵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后因父丧离职服满后任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崇祯十六年(1643年),任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明思宗朱由检自杀殉国史可法与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弘光帝继位,沿袭明号,史称南明但福王昏庸,马士英擅权,面对清军进攻,弘光政权岌岌可危,史可法赴扬州督师,徒有虚名,并无实权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南下,他困守孤城,坚决抵抗,城破后自杀未死,被清兵所害遗体下落不明,有衣冠冢在扬州梅花岭上著有史忠正集,背景,信中提到的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清朝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 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南明王朝正处在清朝和李自成政权两方面压力之下,朝廷中却不能同仇敌忾,文、武官员之间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无法齐心向外。

      复多尔衮书是明代末年著名抗清将领史可法回复敌军劝降书的一封书信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杀身亡不久,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建立南明王朝,改年号为弘光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因受马士英等人的排挤,史可法以督师为名镇守扬州五月,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多尔衮致书诱降,史可法回信拒绝投降他领导军民坚决抵抗,坚守孤城五月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杀未遂,被俘后忠贞不屈,壮烈就义文中表达了他渴望光复朝廷的愿望和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1,解 题,全文理解,,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南中向接好音1,法随遣使问讯2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3,非委隆谊于草莽也4,诚以大夫无私交5,春秋之义今倥偬6之际,忽奉琬琰之章7,真不啻8从天而降也循读再三9,殷殷致意10若以逆贼”尚稽天讨11,烦贵国12忧,法且感且愧13惧左右不察,谓南中臣民偷安江左14,竟忘君父之仇,敬为贵国一详陈之1)南中南方好音指吴三桂借清兵打败李自成的消息2)问讯问候,致意3)遽(j)急于左右原意是身边的工作人员,书信中作为对方的尊称,表示不敢直接向对方本人陈述,请左右转达。

      4)委弃草莽草野5)大夫无私交诸侯国的大夫不应该和异国的大夫建立私交,以免因私人感情而妨碍国事6)倥偬(zng)仓促,繁忙7)琬琰(wn yn)琬圭和琰圭,本为两种精美的玉器,这里用以比喻文章之美章指来信8)不啻(ch)如同9)犊读再三反复阅读的意思10)殷殷恳切致意表示(写信人的)心意11)稽迟迟没有受到天讨原指帝王代天惩罚12)贵国指清朝13)且感且愧又感激又惭愧,因自己没有力量,不得不靠别人14)江左江南我大行皇帝15敬天法祖16,勤政爱民,真尧舜之主17也以庸臣误国,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18法待罪面枢19,救援莫及,师次淮上20,凶问21遂来,地坼天崩22,山枯海泣23嗟乎!人孰24无君,虽肆法于市朝25,以为泄泄者26之戒,亦奚足谢27先皇帝于地下哉!,(15)大行皇帝先帝,专指初死的皇帝大行,去了不回来的意思 (16)法祖师法祖先 (17)尧舜之主像尧舜奸末圣明的君主 (18)三月十九日之事指李自成破京师,明思宗自杀 (19)待罪供职的谦称南枢因史可法当时加任东阁大学士,位居南都枢要,故称 (20)师次淮上军队刚到淮河边上次,停留这句话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史可法“誓师勤王,师次浦口”,得到京师城破的消息,便回南京去磋商建立政权了。

      (21)凶问指明思宗死讯 (22)地坼(ch)天崩地裂天坍,形容得到消息时精神受到极大震动的样子 (23)山枯海泣形容悲痛的深切 (24)孰哪一个 (25)肆杀人后把尸体陈列示众市朝人众会集的地方 (26)泄泄(y)者迟缓误事的人 (27)奚足怎么够谢认罪、谢罪,尔时28南中臣民,襄助恸如丧考妣29,无不拊膺30切齿,欲悉东南之甲31,立翦32凶仇而二三老臣33,谓国破家亡,宗社为重34相与迎立今上35,以系中外之心36今上非他,神宗37之孙,光宗犹子38,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39五月朔日40驾临南都,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41,今上悲不自胜42,让再让三,仅允监国43迨臣民伏阙44屡请,始以十五日正位45南都28)尔时那时候29)恸(tng)痛哭考妣父母死后的称呼30)拊膺(yng)切齿拍胸咬牙表示悲痛到了极点31)悉这里是尽其所有的意思32)翦全部消灭33)二三老臣指南京兵部侍郎兼管礼部事吕大器、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及马士英等这里的二三是虚指,犹言几个34)宗社为重应该以宗庙、社稷为重宗庙社稷即封建国家的代称 (35)相与共同今上现在的皇帝,指弘光帝36)系联结。

      中外中央和地方全句意思是:有了个政权,才能使人心安定37)神宗万历帝,名朱翊钧,15721620年在位38)光宗神宗太子朱常洛,1620年即位,年号泰昌,在位一个月病死39)天与上天赞许人归人心拥护40)朔日阴历初一日41)劝进意为经过臣下劝说才登帝位42)悲不自胜(shng)悲痛得(身体)经受不起了43)监国代理皇帝职务朱由嵩于五月初三称监国,过了十二天,即位称帝44)迨(di)等到阙(gu)宫殿、陵墓前面的高建筑,这里指宫门45)正位即位从前凤集河清46,瑞应47非一,即告庙之日,紫气如盖48,祝文升霄49,万目共瞻50,欣传盛事大江涌出枏梓数十万章51,助修宫殿,岂非天意也哉!越52数日,遂命法视师53江北,刻日西征46)凤集河清古代以凤鸟出现和黄河变清算做吉兆这是附会之辞凤本是传说中的鸟;黄河局部暂变清,偶或有之,也和人事无关集,鸟在树上栖息 (47)瑞应吉祥的征兆48)紫气古代有种迷信叫望气,根据望见的气决定吉凶紫气是吉祥的气盖覆盖物叫盖,车篷、雨伞等都可叫盖49)祝文升霄告天的奏章烧化后被风吹上云霄古人认为这是天帝接受祝文的吉兆或者是风凑巧把灰吹得较高,或者完全是粉饰的话50)瞻望。

      51)相梓(nn z)均树名枏(即楠)木有香气,梓木轻软不易朽烂章大木材这里作量词用,数十万章即数十万根这些话,前人也认为是不经之谈52)越过了 (53)视师督师,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为我先皇帝发丧成礼,扫汪宫阙,扶辑群黎54,且罢剃发之令55,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56,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跑北向57,顶礼加额58,岂但如明谕59所云“感民图报”已乎!,(54)辑和睦黎即黎民黎本义是众多全句意思即安民 (55)剃(t)发之令满族习惯,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削发垂辫,与汉族把全部头发束起的不同清军势力所到,都下令剃发多尔衮应吴三桂的要求,引兵入关,宣布“除剃发外,秋毫无犯”;同月,又宣布暂停,“照旧束发,悉听其便次年,灭弘光政权,就下剃发易服之令,雷厉风行,“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56)振古铄(shu)今为古今所未见的意思铄,光辉美盛57)长跪即跪古旧地席地而坐,跪在地上,把臀部放到脚跟上,就算坐了伸直腰股,就叫长跪北向尊贵者坐北朝南,卑贱者在南面向北行礼58)顶礼、把头、两插、两足俯伏在地加额以手加额,表示庆幸59)明谕指多尔衮致史可法书谨于八月,缮治筐篚60,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61,连兵西讨。

      是以王师即发,复次江淮,乃辱明诲62,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善哉言乎!推而言之,然此文为列国君薨63,世子64应立,有贼未讨,不忍死其君者65立说耳!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66皇子,惨变非常67,而犹拘牵不即位之文68,坐昧大一统之义69,中原鼎沸70,仓卒71出师,将何以维系72人心,号召忠义?,(60)缮(shn)治整治筐篚(fi)都是盛物的竹器,即薄礼之意61)鸿裁鸿裁原指文章体制宏伟这里和“请命”连接,即请尊意决定之意鸿,盛大裁,裁决62)辱承蒙明诲(hu)英明的教导63)甍(hng)诸侯死叫甍64)世子诸侯的嫡长子65)不忍死其君者感情上不愿意承认国君已死的人66)青宫皇子即太子太子住东宫,古时认为东方属木,木色属青67)惨变非常据明史记载,思宗太子慈烺及定王慈炯、永王慈炤,皆于京师陷后,不知所终68)拘(j)牵不即位之文被“有贼不讨,不得书即位”的说法束缚住69)坐昧(mi)恰恰违反了坐,徒然;昧,不明大一统之义春秋的第一句是“(隐公)元年,王正月”公羊传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后人因以大一统为春秋最首要的主旨大,重视,尊重70)鼎沸以鼎中汤水沸腾的状态比喻天下大乱。

      鼎在商周时是炊器71)仓卒(c)匆匆忙忙地72)维系维持结纳紫阳纲目,踵事春秋73,其间特书74,如莽移汉鼎,光武中兴75;来丕废山阳,昭烈践祚76;怀愍亡国,晋元嗣基77;徽钦蒙尘,宋高缵统7873)紫阳指宋代朱熹紫阳本来是堂名,后来成为朱熹的别称纲目朱熹编的通鉴纲目踵事春秋继承春秋的笔法踵,指跟着前人的脚迹走,即继承、效法的意思74)特书大书特书,重点突出的意思75)莽移汉鼎,光武中兴王莽是西汉末年的宰相,他夺了刘家的天下这里的鼎是王朝的重器相传夏禹铸九鼎,三代相传,春秋时楚庄王出兵过洛阳(东周都城),问鼎的轻重,暗示想取而代之后以“鼎”或“鼎祚”做国运的供称光武即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他参加反王莽的绿林军,推翻王莽,再消灭起义军和割据者,重建汉朝,所以叫中兴76)不废山阳,昭烈路祚(zu)曹丕废汉献帝,封献帝为山阳公刘备乘此机会,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烈帝祚,皇位朱熹纲目的三国部分,根据蜀汉的年号纪年,与司马光资治通鉴根据曹魏年号纪年者不同77)怀愍亡国,亚元嗣基怀、愍mn是西晋亡国时的两个皇帝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刘曜yo (匈奴族)破洛阳,俘怀帝,愍帝司马邺在长安继位,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又破长安,愍帝被俘。

      二帝后来均被囚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政权,史称东晋78)徽钦蒙尘,宋高缵(zun)统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攻北宋,徽宗传位给儿子钦宗赵桓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汴梁,二帝及后宫嫔妃,王公大臣约3000人同被金兵掳去,北宋灭亡,史称“徽钦蒙尘”蒙尘,指帝王遭难流亡在外,蒙受风尘宋高宗赵构也是徽宗的儿子,原封康王,他重建了政权,史称南宋缵,继承统,一脉相承的系统,这里指王朝总递传是皆于国仇未翦之日,亟正位号79,纲目未尝斥为自立,率皆以正统予之80甚至如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81,议者疵之82,亦未尝不许以行权83,幸其光复旧物也8479)亟(j)正位号马上正式即位为帝亟,立即 (80)率(shui)都以正统予之指在纲目上用他们的年号纪年,承认他们是正统,不是所谓的“僭(jin)伪” (81)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留下拒敌,他到灵武自立为帝,是为肃宗幸,帝王驾临其地的意思 (82)议者疵之论史者都批评他疵,缺点错误 (83)许以行权造成他能够变通办法权,指不合正理而能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

      (84)幸庆幸光复旧物恢复原来的王朝本朝传世十六85,正统相承86,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