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写作中过程写作法的运用探析.docx
4页英语写作中过程写作法的运用探析 【关键词】过程写作法;交际法;社会建构主义;听说读写译 1.本文“过程写作法”初探的理论基础 :交际法、社会建构主义 目前外语写作教学方法众多,如:成果教学法、过程写作法、万能模式法、十句作文法、经典范文法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过程写作法(process approach)过程写作法认为写作是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写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交互活动,提高其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Zamel, 1983)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的人本主义论(humanism)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交际法在八十年代后期有许多新发展,特别是在过程方面创造了大量体现外语特点的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上支撑了过程写作法 M.威廉姆丝和R.布尔登是两位分别来自应用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英国学者,他们将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认知学说(cognitive theory)、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和社会互动理论(social interactionism)应用于外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提出社会建构主义模式(social constructivist model)。
社会建构主义鉴别出四种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教师(teacher)、学生(learner)、任务(task)和环境(context),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及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个过程中的动态性,即:教师设置体现自己教学理念的学习任务;学生作为个人理解这些任务的意义和个人相关性;任务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连接界面教师、学生、任务三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环境因素包括从课堂的情感环境、整个学校的风气,到大的社会文化环境 2.本文写作模式的具体内容 2.1 “过程写作法”的实施步骤 本文过程写作法注重写作过程,通过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交互、协商活动提高写作能力,采取听说结合、以读促写、翻译训练、英汉思维对比、自由写作与提纲写作互补、同学互评和师评、实施修改稿写作等措施这套模式可分为准备阶段(pre-writing)、草稿阶段(drafting)、修改阶段(revising)和分享阶段(sharing)写作过程可包括一下几个步骤:构思讨论(brainstorm)-初稿(first draft)-同学互评(peer-evaluation)-二稿修改(second draft)-教师评(writing workshops)-师生交流(S-T sessions),最后定稿。
学生互评和老师评阅相结合的文稿修改方式,具有多边的互动性,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建议,写作的评语也得到了重视在评阅中,主要对内容多做进一步的挖掘改进和充实,兼顾语言形式的表达,在点评时特别是指出缺点时使用温和鼓励性用语在写作技巧、各类文章写作规范等方面,教师的具体讲解并配以实例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2.2 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结合 与说和译相似,写作是产出性的;与听和说的口头式相对,写作又是书面化的运用多种感观多种方式能调动英语学习积极性,以下是如何将写作与听说、阅读、翻译和英汉对比相联系来促进英语写作教学的 2.2.1与听说 听力不仅是一个理解记忆的过程,也是语言输入过程,引导学生多听,学生可通过原有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加深对社会文化和话题的正确理解,从中学会一些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写作与说相连主要表现在课堂讨论,布置题目后,学生围绕主题分组讨论,挖掘内容,相互启发这种“以说带写”的`写前交流方式树立了写作信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清晰、写作目的更明确、写作兴趣动机也更强烈 2.2.2与阅读 写作是意义的创造过程,阅读是意义的理解过程,写主要通过阅读积累语言、内容、篇章、修辞等方面知识。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在句法、词汇、内容及篇章结构方面比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更趋成熟,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往往阅读能力也强(Krashen,1984)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精泛读材料,将材料中一些精彩段落、优美词句熟记背诵,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学会模仿范文的谋篇布局等;同时,倡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课外阅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语感,也增加了语言输入和语篇构建知识 2.2.3与翻译和英汉对比 外语写作也是一种语言转码过程,有关研究(王文宇、文秋芳2022)表明,学生的外语写作过程具有双语特征写作既是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思维模式影响着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在写作思考过程中与英汉对比密切相关,表达在笔头上与翻译联系紧密比如学生在写作中常因英汉用词、句式、语篇等方面的差异而犯一些汉语思维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取以下对策:a 倡导多听多读原滋原味的地道英语,形成英语语感b在授课中加强英语思维方式和文化等方面的导入c引导学生注重英汉差异的对比,培养英语思维d适当安排英汉互译训练,加深对英汉语言特点的理解 3.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写作模式正是顺应了“过程写作法”的基本特点,并融合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学习的社会环境,加强教师、学生、任务或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性,并将写作与听说读译多种方式结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写作前、写作中及写作后一系列协商、互动和反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