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t
47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要主讲人 崔桂田 学习要点n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n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n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n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n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n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学习参考书n王锐生、黎德化《读懂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n张新《读懂恩格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n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n卫兴华、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n于占元、洪晓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n逄锦聚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学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n顾海良、张雷声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n赵曜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n李爱华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主讲人 崔桂田n西方国家的“马克思热” ?n何谓马克思主义 ? n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n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命运 ?n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功能 ? ? ? ?一、西方国家的“马克思热”n“马克思热”的表现n“马克思热”中的为什么 (一)西方国家马克思热的表现 可以说,近年来,“马克思热”遍布全欧洲。
马马克克思思高高居居榜榜首首,,得得票票率率高高于于分分别别名名列列第第二二、、第第三三和和第第四四的的相相对对论论的的创创立立者者爱爱因因斯斯坦坦、、万万有有引引力力的的发发现现者者牛牛顿顿和和进进化化论论的的提提出出者者达达尔尔文文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思想家” 1999年英国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 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第一的是爱因斯坦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国父是印度的国父“圣雄圣雄”甘地,牛顿和英国甘地,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以马克思以27.93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首居于第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 12.6 12.6 %,远远落在其后柏拉图、康德、苏%,远远落在其后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黑格尔甚至没进前 20 20 名2005年德国评选“最伟大人物” 在在德德国国《《图图片片报报》》和和国国家家第第二二电电视视台台携携手手主主办办的的评评选选中中,,马马克克思思被被评评为为““德德国国最最伟伟大大人人物物””。
2008—2009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资本论资本论》》“热销热销”中的马克思中的马克思 2008年10月17日,两名顾客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选购书籍当天,马克思著作《资本论》第一部在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已告售罄近日,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 (二)“马克思热”中的三个为什么1、西方为什么兴起马克思热?n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n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n路透社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n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西方某些学者评价中的马克思西方某些学者评价中的马克思n法国萨特讲:“马克思主义是当今唯一不可超越的思想资源”n法国的德里达讲:“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n美国经济学家海尔布罗那讲:“不读马克思的书,就不能成为有洞察力的经济思想家”。
n著名的西方历史学家吕·费弗尔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历史学家,即使他从来没有读过一行马克思的著作,或者他认为除了在科学领域之外自己在各方面都是‘狂热的反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可避免地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来思考和了解事实和例证马克思表达得那样充实的许多思想早已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精神宝库的共同储蓄的一部分了 2、西方马克思热说明了什么? 说明西方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是正确的,说明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3、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内冷外热? 内冷属于信仰中的冷思考,实践中的新反思 外热属于批判中的新发现,怀疑中的新思考二、何谓马克思主义n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及体系n时代需要呼唤马克思主义n时代精华催生马克思主义n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选择(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及体系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分 第一,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指由马克思主义经典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
第二,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经典创始人的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科学体系,还包括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创造性推进和发展所形成的科学体系,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中中国国革革命命十十月月革革命命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示意图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经济 政治政治 文化文化 科技科技 军事军事 …… …… 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结构中的地位政治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主义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核心、纲领核心、纲领 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以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时代需要呼唤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条件1、产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变化(1)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3)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结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结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阶级斗争的新特点(1)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2)开始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3)开始采取政治斗争形式(4)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治性组织结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结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三)时代精华催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 1、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提供了观察世界和社会的方法乔乔•威威•弗弗•黑格尔黑格尔路路•费尔巴哈费尔巴哈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为解析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入口。
亚当亚当·斯密斯密大卫大卫·李嘉图李嘉图 结论:马克思主义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未来社会的猜想对马克思主义具有直接的理论启发沙尔沙尔• •傅立叶傅立叶[ [法法] ] ((1772-18371772-1837))罗伯特罗伯特• •欧文欧文[ [英英] ]((1771-18581771-1858))(四)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选择: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1、马克思的人生经历(1818—1883) 1835年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其中讲:“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种种关系,还在我们能够对它们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规定了”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的欢乐。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 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最终从唯心主义转到了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了共产主义马克思写作《资本论》 马克思为写这部巨著共花了40年的时间,他在写作《资本论》时博览了1500种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搜集了400 余种报刊杂志,写出了各种手搞、摘录、提纲和札记120多本仅《资本论》第1卷就引用了资产阶级政府各种文稿51份,资产阶级报刊37种,提到资产阶级学者509位,引用他们的著作476部,文学著作37部,其中莎士比亚的名剧有6部 2、恩格斯的人生经历(1820—1895年) 恩格斯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1844年2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两篇文章,表明恩格斯在英国期间已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3、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这革命斗争所具有的这种紧密联系,是他们种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二国际关注欧美无产关注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和政党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n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n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n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n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世界观:人们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方法论:人们用世界观人们用世界观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这是题,就是方法论这是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人们有什么人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二)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160多年来马克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于未来社会的构想构想①①生产力高生产力高度发达,物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质财富充分涌流涌流②②生产资生产资料公有料公有③③人与人之人与人之间高度平等间高度平等④④按需合按需合理分配理分配⑤⑤没有没有竞争,竞争,竞赛竞赛⑥⑥领导人领导人由竞选产由竞选产生生⑦⑦ 婚姻婚姻自由自由⑧⑧优生优生优育和优育和计划生计划生育育⑨⑨由社会由社会教育代替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⑩⑩由社由社会养老会养老代替家代替家庭养老庭养老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命运n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n马克思主义在发达国家的命运n马克思主义在前苏东地区的命运n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命运五、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功能n提高理论思维能力n提高政治素养n把握人生选择n提高洞察力n坚定信仰n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