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docx
25页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讲课需要做好准备,那么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加顺利的上好每一堂课为您整理了一份“?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参加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体会确定物体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利用方格纸根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位置的方法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展很好的交流、合作教学重点:理解根据方向和间隔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描绘,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详细位置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介绍位置2、谈话导入〔1〕老师肯定以上学生描绘的方式〔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位置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间隔 600千米的地方〔5〕图例要弄懂〔6〕探究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3、学习教学例2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此题的含义〔3〕互相讨论方法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1〕你是怎样做的?〔2〕集体订正三、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刚,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四、检测拓展练习五第2、3、4题.cOM更多教案推荐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绘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根底上进展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教学内容: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练习一1~5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详细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进步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老师:我们全班有40名同学,假设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不叫出你们的名字,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今天继续在前面学习过前后左右的根底上学习?位置?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谁能描绘出××同学详细坐的位置?有的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的方法描绘同学的位置,也有的同学用第几行第几列或第几列第几行来表述老师都给予肯定假设老师用第3列第4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先指名说说,然后同桌互相提问互相说可以采用不同的问法来练习同学互相评价3)老师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3列第4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3,4)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答复),同学互相评价。
2、师生小结例1:(1)刚刚大家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假设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让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3、稳固练习:(1)老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2)指名说出同学的名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准确位置并集体订正3)同座位互相说某同学名字,对方写出位置;或说出某一位置,让同学说出是哪位同学?(4)发散思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4、教学例2(1)老师: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假设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如今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2)让生按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答复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小结:在图上表示各物体的位置时,要注意明确行和列,先说列再说行三、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4题⑴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答复⑵学生根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按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3、练习一第6题⑴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⑵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⑶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好的三角形⑷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评价老师最后总结五、作业练习一第1、2、5、7、8题板书设计:位置例1:第3列第4行(3,4)例2:图略数对先列后行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第一课时位置(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在详细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经历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准备:投影仪、本班学生座位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绘。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绘让学生先说说2、我们全班有48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假设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图)(1)假设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学生对照座位图初步感知,说出自己的位置个别汇报,集体订正2)学生练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答复)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假设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较(2,3)与(3,2)的不同{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对的更深理解}3、练习:(1)老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电影院里的座位、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我国古代围棋等){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当堂测评老师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评比纠错{做到兵强兵、兵练兵}四、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还有什么不懂的?{让学生说出,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课时:位置(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进步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投影机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标出以下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借助老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详细情境数学化}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假设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如今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2.按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答复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历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考虑、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历描绘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开展数学考虑,培养空间观念}(二)、课堂进步练习一第6题(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好的三角形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互相说说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互相联络}三、当堂测评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老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练习一第5题(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