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8页202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玛奇(牧师)著有《量子神学》一书,力图用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力学”来阐释神学他们常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西方,科学和宗教已经融为一体B.某些宗教观念影响到了科学领域C.科学观点也被引入到宗教领域D.宗教面临着来自科学的威胁2.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
这说明,分封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 B.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 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3.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专制主义B.人文主义C.霸权主义D.理性主义4.李大钊曾在文中激情地写道:“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赞颂的是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C.中国五四运动胜利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5.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C.农业技术领先世界D.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6.认真阅读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引自《上海研究资料》)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不能反映近代上海( )A.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B.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C.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D.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7.1920年,李大钊先生代表“少年中国学会”发言时说:“今日世界之潮流,极其显然,凡为一个团体,必须有其明确主义”他提出恳切希望,“要同工农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因为二十世纪的革命,必定是滔滔滚滚的群众运动”李大钊意在A.促进社会主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B.推动工农运动以配合北伐战争C.建立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革命政党D.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方向8.下列不属于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历史事件的是A.中日建交 B.尼克松访华C.中美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9.《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是享誉世界的名曲,这首歌来自于音乐剧《艾薇塔》,是为纪念前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贝隆夫人)所作当阿根廷演员演唱欧美歌曲时,他们的艾薇塔成为美国和欧洲的偶像,不仅在音乐剧里,也在1996年使麦当娜成为明星的电影《艾薇塔》里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共享和影响是一种双向现象B.全球化下拉美地区的民族文化对西方更有吸引力C.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造成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D.经济全球化下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同质化的趋向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11.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
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A.周武王B.秦始皇C.汉高祖D.汉武帝12.刘少奇在1954年的报告中说:“这个宪法草案是我国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是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产物此“巨大变化”是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三大改造的大规模开展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瘟疫爆发频繁,往往伤亡惨重为了做好灾前预防,明王朝设有专用救灾的预备仓制度,疫灾发生后,可以起到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减轻灾民负担的作用对各地出现的疫情,官员必须及时组织人员深入灾区,认真勘察灾情并如实报告在疫情较轻微的时候,官方只免费向民众施药在疫情很严重的时候.往往饥荒相伴,官方常常施药和施粥相结合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病死者众多,明朝还创建义家组织助葬,并且疏散大量聚集的工匠、夫役、军队等,降低其密度,减少聚集时间,改善卫生环境,以减少疫情除此之外.明代在中央设太医院,地方设惠民药局,分工合作,各司所职政府和医家还重视瘟疫研究.出现了如《痘疹心得》、《瘟疫论》等大量瘟疫防治的医书明代的民间救助在应对瘟疫灾害时,也常表现得较为活跃。
除却亲属社会关系之外.非亲属中的同年、同乡、邻里、朋友、同僚、主客等社会关系,以及各种慈善和救济组织在疫灾教助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政府对灾后重建也比较重视采取安抚政策.抚恤灾民.包括量情减轻或减免地方赋税、徭役、军役负担、赎还被卖男女、制止疫区犯罪、移民到疫区、招抚流民复业等等——据陈旭《明代瘟疫与明代社会》等整理材料二 1439—1640年间,英国伦敦是当时欧洲鼠疫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15世纪末期英国的防疫组织很不完备.措施也显得零乱分散.大多数是效仿其它国家的做法,防疫成效不大16世纪以来,都铎政府的防疫立场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采取各种措施,建立相关机构来组织防疫1578年以前,防疫措施主要由各郡自行制定为了便于集中管理、统一指挥防疫工作,英国议会通过了“关于被瘟疫感染人群的管理法案”根据法令.郡治安法官全盘负责所在地区的防疫工作;各教区牧师、济贫理事会同看守人、检查人、监督人等定期(每周)向治安法官递交疫情报告;郡治安法官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疫情和应对措施,并及时将疫情材料整理后汇报枢密院,以便中央及时掌握国家的疫情动向在严酷的防疫斗争中,英国的防疫预警机制逐渐形成英国政府还比较重视解决和瘟疫相关的社会问题,如乞丐流民问题。
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将“普通税”作为济贫基金,对乞丐和流民进行救济,这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此外,英国政府还颁布了《济贫法》、《习艺所法》等一系列法案,使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在英国政府和民众紧密配合之下,17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各地所发生的瘟疫明显减少——摘编自陈凯鹏《近代早期英国政府的“防疫"对策》(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应对疫灾措施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防疫对策的演变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4.(20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的各种非政治性活动都非常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维护和平这一主要任务上的成绩却也是有好有坏它通过成为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而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但是它却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而且在1862年极度危险的古巴危机和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中,联合国也没有举行任何磋商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成立的相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局限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试题分析: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裔家庭里,自称幼年时虔诚信仰深受宗教影响根据“量子力学来阐释神学”“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可知科学观点也被引入到宗教领域;“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可知某些宗教观念影响到了科学领域,故BCD说法正确题干不能说明科学和宗教已经融为一体,故选A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2、D【解析】西周分封制突破了纯粹的血缘关系的界限,使分封制的主体实现了王族、功臣及先代贵族后代的有机结合,可见,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将姬姓周人楔入到各地人群中,这必然会改变各地人群的血缘结构,从而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故D正确;周代分封形成了地方诸侯势力,而不是抑制了地方诸侯势力,排除A;通过分封使周王室的力量渗入全国各地,这是强化了周王室统治力量,排除B;宗族意识在夏商就已经出现,排除C。
故选D3、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根据所学知识答案应该是理性A选项,专制主义是启蒙思想的对立面,故排除;B选项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故排除;C选项,与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相违背,故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故正确4、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Bolshevism”“自由”“赤旗的世界”等可以看出是指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最早在中国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所以选择B项;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所以A项错误;五四运动没有“Bolshevism”,所以C项错误;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所以D项错误5、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图是妇女在家纺织,第二幅图是男子在用牛耕田,这两幅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生产方式、技术和工具的改进,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技术的地位和农民生活的状况,故CD项排除6、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建国之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才有所发展,表格显示出交通工具的多样化足以证明交通工具的种类的确是在增加的,汽车、摩托车的出现证明了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表格中也有公共汽车则证明了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变化7、A【解析】由材料“要同工农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必定是滔滔滚滚的群众运动”可知,李大钊强调社会主义要和群众运动相结合,故选A;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排除B;材料中李大钊只是强调了革命团体应当如何做的问题,没有说明要建立革命政党,排除C;新文化运动在1920年前就已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已经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故D项不会是李大钊说这番话的意图,排除8、C【解析】中日建交为1973年,尼克松访华为1972年,中美建交为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