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百强盗成佛图《五百强盗成佛因缘》.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五百强盗成佛图《五百强盗成佛因缘》 说说云冈灵岩寺之七 《五百强盗成佛因缘》 从交脚菩萨的背后出山门殿,是灵岩寺的第一重院落回头看山门殿的后门,留心间开门,两次间下面砌墙,上面置窗,两稍间砌墙门楣上悬一匾,上书四个苍劲的草字"观心自由',匾下一幅草字联:"毁誉不动如须弥,善恶卷舒任去来'是国际出名佛学大师、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得主星云法师的墨迹这里的"观心'说的是静思,就是"禅',有了禅,就能逍遥自由对社会上的诋毁也好,赞誉也罢,静心不动,如须弥山一样;对善行也好,恶性也罢,任其来去,如天上的风卷云舒般自然 第一重院由中轴线上的山门殿、千佛殿和南北各两座二层阁楼间以游廊连接围成东南、东北两座阁楼样式一致,都是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歇山顶,都在一楼留心间开门,两次间青砖红墙,中间置木栅;二楼周围都开门,四周出平座;殿顶正脊中间是三角纹,两侧金翅鸟,两端是"鸱尾',斜脊上是赤鷩鸟上下两层门楣上悬匾,门柱上挂楹联,皆为名家名言名书法 北面东阁楼一楼的匾书"水月常照',落款"板桥'联是:"人来合意高谈道,客去闲静即诵经。
'落款"板桥居士'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郑板桥的墨宝"水月常照'意为佛心如水中之月,清澈明净又常寂常照,达到底圆满境界这是一幅常见的佛联,安徽九华山严禅寺就有一幅,直白好懂,所描述的清静安详的生活,十足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只是我等俗人做不到上联与《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同工异曲之妙;下联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似异口同声之巧二楼的匾是"慧日静光',出《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意思是:菩萨应物观照的真观、清净观、宏大聪慧观、悲观、慈观等五观都是清净无垢的,所发出大聪慧光叫"无垢清净光',就是"净光'净光如日悬晴空,照破一切烦扰黑暗,是为"慧日'楹联"往来尽是菩提路,出入无非解脱门'菩提路指让人大彻大悟,顿悟真理,达成明心见性境界的路;解脱门指通向涅盘的门,寺院的山门象征的就是解脱门 阁楼内西、北、东三面墙上绘佛本行《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是临摹莫高窟285窟西魏壁画故事依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六《梵行品》第八之二绘制故事说:憍萨罗国有一伙500人的群贼,这伙强盗拦路抢劫,杀人放火,为害滋甚波斯匿王派兵前往征剿。
官军武器精良,锐不成当盗贼不敌,悉数被俘官兵对盗贼恨之入骨,就挖掉他们的双眼,把他们赶到野兽出没荒山野林中,要饿死他们这帮盗贼还是有点佛性,现在双眼被挖,又饥饿难忍,就有人提议求佛祖相救于是大家都高声念:"南无释迦牟尼佛,救救我们吧!'当时佛祖住在祇洹精舍,听到盗贼的呼救声,就施展佛法,用凉风吹香山中种种香药吹入盗贼们的眼眶,盗贼们马上复明当盗贼们睁开双眼后,立刻看到佛祖正站在他们的面前为他们说法盗贼们听佛祖说法后,都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都修成正果 画面从西墙而北墙再东墙开展,由交战、被俘、受审、剜眼、放逐、得救、听法、入山修行共八个场面构成西墙上是"交战'、"被俘'的情景:南侧,官兵们持长矛,骑战马,顶盔掼甲进击,强盗手握刀和盾牌抗争 画的中部,一组小山将北侧画面与南侧画面隔开,北侧,官兵骑马排成三排,每排前面有两名跪着被绑的强盗这是在原画上的再创作,原画只有一排官兵和两名强盗北墙西侧是"受审'、"剜眼'的情景:城墙内的一座房内,坐着一名官员,前后两名侍从屋外,两名强盗被剥去上衣捆在柱上受审,衣服扔在地上他们的右边,还有五人成一排绑在一起,说明500强盗都被俘虏;他们的左边,一名强盗跪在地上,一名官兵正剜他的眼睛;他们的前面,一名强盗躺在地上,一名强盗捂着眼睛哭叫,表现受刑后的痛楚。
北墙中部是 "放逐'、"得救'情景:城门外,高山树林间,强盗袒露上身奔叫呼喊,凄凉凄凉,与欢快奔跃在林间的野鹿形成鲜明比较这是强盗被放逐荒山野林的画面画面东以山隔开,有头光的佛祖坐在石头上,身后立一位弟子,前面跪着一排五人这是佛祖用药使强盗复明后,强盗睁眼看到佛祖的画面五人代表500强盗北墙东部是"听法'的情景:与前一幅画一样,也是有头光的佛祖坐在石头上,身后立一位弟子,前面跪着一排五人但这五人都半袒袈裟,头发也剃短了,正是听法的场面 东墙是强盗皈依佛门后"入山修行'的情景:山林间的一块平地,有穿僧衣戴僧帽正襟危坐者;有半袒袈裟相互交流者;正是山中修行的场面南侧华盖下坐着两位有身光头光的人,像佛祖模样,这表现的是有人修成正果 这一次,我没有退缩 600字作文2篇2022最新伤感说说大全2022励志说说2022最新说说2022空间天性说说大全2022说说2022说说大全2022说说大全最新的2022说说最新2022说说短句说说大全带图片一句话的简朴心情说说 《五百强盗成佛因缘》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