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就业的好处.docx
6页小城市就业的好处 十大好处 第一:住的宽敞且花钱少 大城市的房价动辄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而小城市才2000元左右,且居住面积大,自建的平房院或阁楼,成本价每平方米约1200元 第二:吃的是绿色食品且价格便宜 紧靠着农村,蔬菜价格是大城市的1/3,且都是绿色食品一些人家还自己种植部分蔬菜,有的靠老家父母全年免费供应,节省大量吃的成本 第三:处在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轻,可以同时享受城市生活、体验农村生活 小城市,人少,工厂少,污染少,噪音小,有山有水,生活体验丰富 第四:车辆少,安全事故少,交通阻塞少,出行方便,上班方便 第五:朋友多,关系多,熟人多,好办事,遇到困难帮忙的多 第六:读书成本低,不用交择校费,老师的想法少责任心强 第七:看病方便,医疗成本也较低 第八:娱乐场所少,消费低,网络快捷,和大城市享受同等的待遇 第九:市场化程度低,就业和生存的压力小,比较容易混 第十:政治污染相对少,民风简单,思想单纯,诱惑力小,腐败的程度低 总之,住在小地方,消费水平低,物价水平低,环境好,做事方便。
如此对应的是生活质量差,见识少,生活档次相对就低 八大缺点 第一:熟人太多,关系太复杂亲密,应酬多,世俗的套路太多,尤其单身不好混,精神累 第二:所受教育层次低,教育环境差,接受教育的方式单调 第三:医疗水平低,诊断能力差,大病误判多 第四:旅游名胜少,景点不集中,档次也差 第五:高档宾馆、酒店少,精细化社会服务少,软服务水平不上档次 第六:体育设施少、文化娱乐场所少,周末没有地方去消遣 第七:人气差,见识少,学术氛围差,结交的层次低,圈子小,档次低 第八:创业机会少,竞争对手水平低,发展前途小 拓展:小城市就业方向 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特点比较 二三线城市:相对来说“人情社会”味道浓一点,就业和发展机会少,平均收入低,生存成本低,生活工作节奏慢,生活质量高(如果有钱的话) 一线大城市:“商业社会”味道浓厚,就业和发展机会多,平均收入高,生存成本更高,生活工作节奏快,生活质量低 啥叫“人情社会”和“商业社会”呢?主要看的是当你在争取优质稀缺资源(热门工作机会、黄金地段商铺、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的时候,主要靠人情关系,还是靠相对比较透明公开的规则。
其实如果在早些年,我是不会奉劝去二三线城市的因为彼时中国的.城市建设尚处早期,人口城镇化趋势远无现在猛烈那时的小城市,不仅是人情社会及总体经济体量小的问题,而是除了工作你几乎找不到什么娱乐休闲玩耍旅游的项目,即便再有钱也活得非常没有意思 现在则大不一样了,如果你多到不同地方走走,会发现小地方的城市建设一样很好(甚至因为人口密度低而显得更好),各类商业广场、酒吧夜店、电影院、公园、景区、食街一应俱全如果经济不成问题,只会过得比大城市更加潇洒 所以,现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情社会和商业社会的区别,以及经济体量差别带来的机会丰厚程度不同而这些区别,对某些人来说是完全可以规避解决的 策略分析 了解了区别,然后树立一个“要在小城市活得美上天”的小目标,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实战策略了 一种情况,是你在小城市有点关系,这样其实最好办掏点钱,求点人,努力挤进国土、交通、税局等热门的部门,或者当地的明星企业一般这些单位每个月都能拿六七千块的工资甚至更多,而小城市一般房价在几千块到一万多左右,可以活得无比滋润 相信每个人都有些个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属于这种情况。
当你还在大城市打拼,一年攒的钱都还买不起一个厕所时,人家早已经住上了一百五六平的大房子,开上了小车,而且还贷压力非常小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牛逼关系的,最终只能靠自己那么没有关系的人该如何找出路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大方向可以考虑: 方向一:针对小城市高端人才和服务稀缺的情况,结合自己身份和特长,做“独家”生意 方向二:针对小城市生活成本低、运营成本低的优势,提供不受地域限制的产品和服务,做“独家”生意 下面结合实际案例,来说说两个方向该如何实操 优质服务和需求之间的缺口机会 先说方向一,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吧 我一个老师,在老家高中教了几年后就辞职了,到了广州一所很出名的学校任教后来退休回到老家县城,做起了课后生意 因为有名校任教光环和特级教师身份,报名该老师班的学生简直络绎不绝一个班每次招三十人,讲两个小时两百块,一周开班两次,居然还要排队预约 结果该老师再次走向人生巅峰,在县城买了套别墅和若干商铺 所以你看,确实最顶尖的人才资源都在涌向大城市一般人只看到大城市的竞争愈发激烈,却没看到小城市同样也需要顶级的人才和服务,这样就带来了很好的机会。
一个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北京也就稀松平常,做个家教顶多收个一百块一个钟可到了小县城,简直是风云人物,如果教学质量又不错,收个一两百一样很轻松地方小,口口相传之下,根本不愁学生 再举个例子,会上淘宝购物,估计没人觉得有啥了不起吧?可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留下一大堆留守老人儿童,以及文化层次不高的中年人,他们都听说网上买东西又好又便宜(物流通了,知识没通呢),但又不知道怎么做 前几年就有人在偏远地方做淘宝代购,你要什么东西,我帮你网购,每次收个五块钱十块钱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个几千块,在农村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其实,这种高质量服务和需求之间不匹配的情况,在很多小地方都存在,也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你看到了,努力去做,一般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不受地域限制的赚钱模式 为啥小地方的平均工资总是不如大城市呢?因为经济体量小、优质企业少但这种思维,有个默认前提:你把打工作为自己主要的收入来源 假设换一下思路,我们做一些不依赖当地企业、当地资源的赚钱项目,不就跳出了“在二三线城市智能赚二三线钱”的困境? 比如说做淘宝吧,只要物流到达,你在北上广深开个淘宝店还是在哪个犄角旮旯开店,本质上是差不多的。
核心在于你是否掌握足够的电商技能、执行力是否强悍假设你有个等级高的淘宝店,在平均收入2000的小地方,每个月赚个几万块也不是不可能按照当地的房价和消费水平,跟上天也差不多了 类似这样的机会还有吗?其实还是不少的,我列举一些例子: 比如销售你的服务网页设计、LOGO设计、编程项目、塔罗占卜、情感咨询,现在在网上都火得一塌糊涂 比如做技能指导(也就是各类微课、培训班、课程啥的),只要你有一项过人的技能,全中国大把人等着你教呢! 比如靠写作和运营公众号,可以接广告赚钱,我身边就有大把这样的人他们情愿呆在小地方,那生活质量真是杠杠的 又比如岗位已经网络兼职化了(如新媒体助理、插画师、配音主播、文字编辑等),好的企业给兼职开的工资都不低,拿回小地方算高薪了 只要你用心观察,总能发现大量这样的机会你需要做的,是拼命操练自己,培养某项能挣钱的技能,而这并非难事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