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水网项目实施方案参考模板范本.doc

14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1388304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7MB
  • / 1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县 ××镇××××山区“小水网”项目实施方案××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年 月目 录前言 11 项目区概况 11.1自然概况 11.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2 河流水系 21.1. 4 地质地貌 21.1. 5 水资源状况 21.2社会经济概况 31.3自然灾害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2.1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6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73.1水资源评价 73.1.1 设计径流年内分配 93.2设计水平年及灌溉保证率 103.3灌溉面积量算 103.4灌区作物组成 113.5灌区灌溉制度设计 123.6规划灌区供需水平衡分析 184主要建设内容 204.1项目建设目标 204.2主要建设内容 205工程设计 215.1工程建设标准 215.2工程总体布置 215.3工程地质 225.3.1地形地貌及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225.3.2地层岩性 225.3.3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245.3.4水文地质条件 255.4工程设计 255.4.1、取水工程设计 265.4.2、输水管道设计 265.4.3旱浇池设计 285.4.4渠道工程设计 295.4.5块石砼挡墙 305.5主要工程量 306工程管理及施工组织 356.1项目建设管理 356.1.1 管理机构设置 356.1.2 资金管理 366.2建后运行管理 376.2.1建后管理 376.2.2水费征收改革措施及管理办法 396.2.3财务管理制度 416.2.4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426.2.5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436.3项目施工组织 446.3.1施工条件 446.3.2工程占地 456.3.3主要建筑材料 456.3.4施工方案及程序 466.3.5施工工期 466.3.6施工方法 467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477.1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477.1.1 编制依据 477.1.6 其他 537.2资金筹措 538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 1338.1 概述 1338.2 费用计算 1338.3 效益计算 1348.4 评价指标计算 1368.5 国民经济综合评价 1368.6 财务分析 1398.7生态环境效益 1409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评价 1409.1 环境评价 1409.1.1 环境现状 1409.1.2 环境影响 1409.2 水土保持措施 1439.2.1编制的目的 1439.2.2水土流失分析 1449.2.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459.2.3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145前言 根据××市水利局《关于做好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农田水利部分)相关工作的通知》和××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关于提前下达2017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的通知昭财农﹝2017﹞8号文件要求,由县住建局、县水务局、××镇共同讨论《××县××镇××××山区“小水网”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县水勘队陪同××镇、县住建局、××村和当地群众实地查看灰包土取水水源情况,县水勘队于通过现场踏勘并编制了实施方案,该项目计划新建取水坝工程2件,新建泄洪渠97米、灌溉和进水渠道2600米,PE管1700米(φ90PE管1500米、φ200PE管200米),改建旱浇池四口,C20块石砼挡墙318米。

      项目概算工程总投资310.1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75.75万元、独立费用28.15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6.20万元,申请中央水利发展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10.1万元项目实施后,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5提高到0.75可新增灌溉面积300亩,改善面积1000亩,每年可增加粮食6万kg,价值15万元,增加经济作物产值3.7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32.92元,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项目区概况1.1自然概况1.1.1 自然地理概况项目区位于××县××镇××村,地处××镇东边,距××县城13.3公里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7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水稻、薯类等农作物项目区植物种类繁多,覆盖良好,四季常绿,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雨季节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常绿,冬无严寒,夏少酷热,无霜期时间长地形山地多平地少,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呈阶梯关分布,南高北低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岸陡峭、溪流切割强烈,按云南省地貌划分,属于滇东北中低山山原亚区1.1.2 河流水系项目区境内河流主要是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汶溪上游段的刘家沟和冒水孔河,刘家沟发源于××村境内的夫人坝,经菜石地、油房沟、大田坝、钓竿坝,随后汇入小汶溪;冒水孔沟发源于境内龙家山,经回凤堰、水牌、官仓坝、潘家堰、官仓嘴,随后汇入小汶溪。

      1.1. 4 地质地貌项目区属中低山构造侵蚀地貌,山高谷深、坡陡,边坡多为陡坡、峻坡、河谷多呈“V”型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地势南高北低海拔435m至1435m,相对高差1000m,为典型的山区农业行政村堰渠经过地区地形变化较大,沿途主要为斜坡、缓坡地形、局部陡坡1.1. 5 水资源状况项目区境内河流主要是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汶溪流域上游段的刘家河和冒水孔河2条水系全村虽然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可利用程度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农业用水严重不足,因水致贫的状态十分突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1.2社会经济概况项目区所在××村辖34个村民小组,3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41户,人口6067人总耕地面积8923亩(水田3274亩),2016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625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0290亩,粮食产量2477.5吨全年出栏生猪5526头,牛325头,羊1021头,家禽23240只;年末存栏生猪3852头,牛465头,羊1086头,家禽9943头农业以种植为主,养殖业为辅,有悠久的耕作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经验,光热条件好,耕地土体层次分明,耕种性好、肥力较高、适耕期长、宜种性广,是××镇粮食主产村之一,也是××县特色农业转型发展规划行政村之一。

      境内有万亩速生丰产林和名胜古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1.3自然灾害项目区常遭遇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低温霜冻、大风,具体如下: (1)干旱:干旱是项目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据历年的旱情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春旱主要发生在二至四月,主要危害小春季作物的成长和大春作物的播种初夏旱主要危害大春作物,使包谷枝干卷叶,水稻停止生长,苗弱枯黄,大豆、金豆等受干旱干叶花枯伏旱多发生在三伏天前后,使包谷生长发育不协调,雄穗抽不出,雌穗发育不良,或者来了天花红帽又不来,花粉和花丝发育不良,水稻减产或失收,造成“勒包干”、“卡脖旱”等现像,秋旱主要影响小春季作物的播种2)低温霜冻:主要有倒春寒、寒潮和晚霜冻等,倒春寒出现在清明节前后,这种气候导致玉米、蔬菜幼苗、水稻秧苗冻坏,伤害小麦和果树正在抽穗和开花,危害较大寒潮和晚霜冻灾害与倒春寒相似,都为强低温造成,只是时间和灾害程度有所差异3)大风和冰雹:受地理气候的影响,项目区大多数年份的春夏常会发生局部大风和冰雹天气,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区近几年尽管通过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投资对部分农灌工程实施了改造,解决了部分地区农田灌溉用水需要,但由于××村土地辽阔,水资源短缺,水利基础历史欠账太多,现有的几件水利因受投资限制没有进行维修改造,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工程病险突出、安全隐患严重,不能正常运行,效益衰减,加之无外来水源补充,导致××村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

      目前项目区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000亩,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仅0.45,还有300亩水田仍属于雷响田,靠涨水栽秧,工程性缺水问题是阻碍××村群众生产生活提高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制约因素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位于××县城东面约13公里处,隶属××镇××村,平均海拔1280米,有居民41户17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县将夫人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定位为“古朴建筑文化园”,作为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乡村环境、打造特色民居,逐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生态产业富农家坚持“长短结合、多管齐下”,全方位培植产业,多渠道促进增收长期致富主要是通过集体经济和旅游产业为主一是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把“独立耕作、零散种植”模式创新发展为“户户占股、人人分红”的集体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集体经济发展笋用竹4000亩、林下种植中药材80亩,实现人人增收、户户致富二是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以度假、避暑、休闲为主的家庭旅游业××村××山区“小水网”项目建设不仅能提高夫人坝水资源利用率,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护了当地的乡村自然风光,水利设施与农田、森林、溪流、崭新的村落配套,让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和特色民居风貌自然嵌成,形成了一幅以山水田园风光,历史人文为主题的美丽画卷。

      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生命之源,而项目区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和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远远满足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是当地新时期水利发展的必要途径2)项目区自然的光热条件,土壤条件和丰富的农耕经验对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但工程性缺水问题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村经济徘徊不前,要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经济收入唯一的措施就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解决了灌溉水源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就会有保障 (3)项目区群众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丰富的宝贵经验,加之已建小型水利工程所发挥的明显效益,增强了广大群众积极投劳筹资建水利的意识,激发了广大群众大力兴建山区水利工程的热情,广大群众对××山区“小水网”项目希望迫切,因此在××村建设“小水网”项目是切实可行的选择,也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县××镇××村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方案切实可行,符合××村水利发展的客观要求,规划的工程建成后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项目区实施水利建设“小水网”项目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刻不容缓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地方政府重视,农民积极性高项目区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村2007年成立了《××村小型水利工程用水户协会》,下设10个用水管理小组,为确保本次水利建设××山区“小水网”项目项目的立项,××村小型水利工程用水户协会已多次召开用水户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制度,明确了用水户必须无偿提供土地、积极投劳筹资参与项目建设,并修订了工程管理制度,同时对计划实施项目在项目区进行了张榜公示。

      2、勘测、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有保障××县水利系统拥有水利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全县各类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高的勘测、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水平,为××村××山区“小水网”项目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4、制定了工程建后管理办法××村××山区“小水网”项目建成后,由建设业主将项目工程移交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