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必修一复习.doc
7页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知识点回顾: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物体形状、大小忽略不计时可以看成质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①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②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6、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v/△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二、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例3 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4m B、3m,1m C、3m,2m D、4m,2m例4 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B 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C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只决定于始末位置D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例5 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 ,加速度为 。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方向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 B 、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的变化率C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可能减小 D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仍可能增大例7、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点N出发,沿着不同轨迹运动,又同时到达了终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质点b从N到M的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C.到达M点时,质点a的瞬时速率最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等 例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 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算术平均值C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例9、质点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 质点的速度每经1s增加2m/sC 质点在任1s内的位移比前1s内位移大2m D 质点在任1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2m/s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知识点回顾: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3、几个常用的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二、典型例题:例1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4t+2t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0、4m/s2 B 4m/s、2m/s2 C 4m/s、1m/s2 D 4m/s、4m/s2例2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 ) 2 2例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 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 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可能比前1s末的速度大3 m/s D 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s初的速度大6 m/s例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C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 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例5、汽车以l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①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②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③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例6、一个物体从长60m的斜面顶端,以2m/s的初速度匀加速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是10m/s 求:①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是多大?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是多少?自由落体运动一、知识点回顾:1、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例1、从离地面500m的高度自由下落一个小球,,求小球:①落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 ②自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在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专题 运动的图像一、知识点回顾:运动图象: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 x—t(位移-时间)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③表示物体向相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三个物体在同一时刻相遇(2)v—t(速度-时间)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表示在某一时刻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⑤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二、典型例题:例1、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B.在0-t21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内火箭下降C.t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例2、某质点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1-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在0-1s、2-4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1-2s时间内静止C.质点在2-4s时间内离初始位置越来越远D.质点在0-1s时间内比在2-4s时间内运动快例3、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例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物体在2s末加速度方向与在6s末相反 B.物体在2s末的加速度比在6s末小 C.物体在t=0.5s时的加速度比t=2s时的大 D.第5秒内物体加速度最小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一、知识点回顾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3.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2)产生条件:①接触;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物体接触面有无弹力的判断方法:①是否满足弹力产生的条件;②假设法(常用此方法判断)(3)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注:曲面的接触面是指曲面的切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杆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4)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x是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有弹力作用;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运动和相对运动有区别)。
3)摩擦力的大小:首先必须判定是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若是滑动摩擦,则F=µFN,若是静摩擦,0≤f静≤fm,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二、典型例题:例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什么性质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例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B.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杆的直线上C.两物体相互接触,可能有弹力存在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例3、下列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例4、水平面上有一块质量为5kg的砖,砖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0.3求分别用大小为F1=10N和F2=20N的水平拉力拉该砖时地面对砖的摩擦力(g取10m/s2)。
专题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一、知识点回顾1.标量和矢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即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2)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与方向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F1-F2|≤F合≤Fl+F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