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doc
10页《电工基础》教学大纲、说1. 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 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运算,以及实验技能2. 课程的任务和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 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讲授、实验等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 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 实验技能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2)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学时分配表章节名称总课时讲授实验习题课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1614§ 1—1电路及电路图1§ 1—2电流1§ 1—3电流与电压2§ 1—4电动势1§ 1—5电阻与电导1§ 1 —6欧姆疋律2§ 1—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4§ 1—8电功与电功率2习题课2实验一:电路中电位的测量2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2第二章直流电路16142§ 2— 1电阻的串联2§ 2—2电阻的并联2§ 2—3电阻的混联4§ 2—4直流电桥平衡条件1§ 2 5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1§ 2 6基尔霍夫定律2§ 2—7支路电流法2习题课2第三章磁场与电磁感应20182§ 3— 1磁的基本知识1§ 3—2磁通和磁感应强度2§ 3—3磁导率和磁场强度1§ 3—4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2§ 3—5铁磁物质的磁化1§ 3—6电磁感应2§ 3—7自感电动势与自感系数2§ 3—8互感现象与同名端2§ 3—9 RL电路的暂态过程1§ 3—10磁路与磁路欧姆定律2§ 3—11电磁铁1§ 3—12涡流1实验三:电磁感应1实验四:互感现象1第四章电容器1082§ 4—1电容器及电容量2§ 4—2电容器的连接1§ 4—3电容器的充放电2§ 4—4 RC电路的暂态过程1§ 4—5电容器的种类和选用2实验五:电容器的充放电2第五章单相正弦交流电2222§ 5— 1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2§ 5—2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2§ 5—3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法2§ 5—4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2§ 5—5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2§ 5—6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2§ 5—7 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2§ 5—8电阻、电感串联再与电容并联的电路2§ 5—9串联谐振电路2§ 5—10并联谐振电路2§ 5—1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2第六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2102§ 6—1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1§ 6—2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2§ 6—3三相负载的连接2§ 6—4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2§ 6—5三相电路的功率2§ 6—6中线的作用1习题课2复习、测验、机动合计96#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序言教学要求: 1.了解电能和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1.电能的特点和应用,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讲课时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教学要求:1.理解 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教学内容:§ 1— 1 电路及电路图 一.电路及电路的组成 二.电路图 三.电路的工作状态§ 1— 2 电流一.电流的形成 二.电流的方向 三.电流的大小 四.电流的密度§1—3 电压与电位#一.电压二.电位三.电压与电位的关系§1—4 电动势一.电动势 二.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关系§1—5 电阻与电导一.电阻二.电阻定律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四、常用电阻五、电导§ 1—6 欧姆定律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二.电压、电流关系曲线 三.全电路欧姆定律 四.电源的外特性§1—7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 一.电位的计算 二.电路中两点电压的计算§1—8 电功与电功率一.焦尔定律二.电功三.电功率实验一: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 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章 直流电路教学要求:1.熟悉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电阻、电流、电压和 功率等),对简单的混联电路能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
2.熟悉电桥平衡条件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内容:§2—1 电阻的串联 一. 电阻的串联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 三.串联电路的应用§2—2 电阻的并联 一. 电阻的并联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并联电路的应用§2—3 电阻的混联§2—4 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一.直流电桥电路 二.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三.直流电桥电路应用举例§2—5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2—6 基尔霍夫定律 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2—7 支路电流法教学建议: 本章教学中应使学生通过对直流电路基本方法的学习,加深对电路概念的 熟悉和掌握第三章 磁场与电磁感应教学要求:1.熟悉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2.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和分类3.熟悉电磁感应现象并掌握其基本定律4.掌握自感、互感基本知识5.了解涡流现象教学内容:§ 3— 1 磁的基本知识一.磁体与磁极 二.磁场与磁力线三.电流的磁场§3—2 磁通和磁感应度一.磁通二.磁感应强度§3—3 磁导率和磁感应强度 一.磁导率 二.磁感应强度§3—4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 一.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 二.磁场对通电矩型线圈的作用§3—5 铁磁物质的磁化 一.磁化的概念 二.起始磁化曲线 三.磁滞回线 四.铁磁材料的分类和用途§3—6 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二.电磁应感定律§3—7 自感电动势与自感系数一.自感现象二.自感系数三.自感电动势四.自感现象的应用 五.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量 §3—8 互感现象和同名端一.互感现象二.互感系数三.互感电动势四、互感线圈同名端§3—9 RL 电路暂态过程一.什么是暂态过程二.RL电路接通直流电源三. RL 电路的短接四.通有电流的 RL 电路与电源断开§3—10 磁路与磁路欧姆定律一. 磁路的概念二. 磁路欧姆定律§3—11电磁铁§3—12 涡流实验三:电磁感应实验四:互感现象 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实验坚强学生对磁场物理量及电磁感应的理解 第四章 电容器 教学要求:1. 熟悉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串、并联知识。
2. 熟悉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了解 RC 电路的暂态过程3. 了解常用电容器§4—1 电容器及电容量一.电容器二.电容量 三.电容器的主要性能指标§4—2 电容器的连接一.电容器的并联二.电容器的串联三、电容器的混联§4—3 电容器的充放电一.电容器的充电过程 二.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三.电容器的特点四.电容器的电场能量§4—4 RC 电路的暂态过程一. RC接通直流电源二. RC串联电路的短接三. 时间常数§4—5 电容器的种类和选用一. 电容器的分类二. 电容器的选用三. 电容器的简易检测方法 实验五:电容器的充放电教学建议: 教学中利用示波器等仪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电容 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第五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教学要求:1. 熟悉交流电的瞬时值、 解析式、波型图等表示方法, 熟悉正弦交流电的三 要素、相位、相位差和有效值等基本概念2. 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感抗、容抗的概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定义3.掌握用相量图对正弦交流电路进行一般分析和简单计算 4.了解串、并联谐振现象、条件和特点 5.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并熟悉其方法。
教学内容:§5—1 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一.交流电的概念 二.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5—2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一.周期和频率 二.瞬时值和最大值 三.有效值和平均值 四.相位和相位差§ 5— 3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法 §5—4 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 一.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二.电路的功率§5—5 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 一.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二.电感 三.电路的功率§5—6 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 一.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二.容抗 三.电路的功率§ 5— 7 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 一.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二.阻抗三.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5—8 电阻、电感串联再与电容并联的电路 一.相量图 二.电路的三种性质§ 5— 9 串联谐振电路 一.谐振条件与谐振频率 二.串联谐振的特点 三.串联谐振的应用举例§5—10 并联谐振电路 一.并联谐振的条件 二.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三.并联谐振电路的应用§5—1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教学建议: 本章应加强相位、 相位差等概念的教学, 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和相量图方面 加深理解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掌握相量图分析交流电路第六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掌握三相交流电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2.掌握三相电源绕组及三相负载的连接 3.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 4.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能画相量图 5.了解特殊的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6.熟悉中线的作用教学内容:§ 6— 1 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一.概述二.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三.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表示方法 四.相序§6—2 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 一.三相电源绕组的星形连接 二.三相电源绕组的三角形连接§6—3 三相负载的连接 一.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二.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6—4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一.对称负载星形连接的分析计算 二.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的分析计算§6—5 三相电路的功率§6—6 特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