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散货运输业务产业调研报告.docx
24页干散货运输业务产业调研报告十四五时期,预计我国水运需求将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呈现高基数、中低速增长的特点预测2025年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85亿吨、164亿吨,年均增长约2%~3%,其中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0亿标箱,年均增长5.5%货类结构以集装箱、煤炭、铁矿石、石油及制品、矿建材料为主,其中集装箱、原油、LNG等增长较快,煤炭、铁矿石等维持高位水路旅游客运量将呈较快增长趋势,其中邮轮旅游和国内休闲度假游、城市观光游、库湖区亲水休闲游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加快构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持续增强上海等国际枢纽海港和长江、西江黄金水道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支撑作用,增强水运对冶金、石化等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促进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码头运营商、航运企业和物流运营商提高我国在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机构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一、 基本原则(一)强化支撑保障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强化水运大通道、港口主枢纽的功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保障经济安全、服务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二)推进创新驱动抓住新基建和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创新与应用,提高水运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水运+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三)加强统筹协调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协调水运与经济、产业、城市发展,强化规划引领,突出发展重点,补齐设施短板,推进区域协同,注重经济效益,着力提升水运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四)促进开放融合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坚持开放发展,提高海陆双向开放水平,提升水运国际影响力和对内陆腹地的辐射能力加强水运与铁路、公路、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五)坚持绿色安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集约高效利用岸线、土地、海域等资源,加强生态环保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水路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二、 干散货运输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一)干散货运输行业周期性干散货航运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运价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易受到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冲击,周期性波动较强全球经济复苏与繁荣时,下游行业煤炭、钢铁等行业对干散货的需求量增加,干散货运价相应上涨;全球经济衰退与萧条时,下游行业的需求量下滑,干散货航运行业的景气度下降,运价也随之下降二)干散货运输行业区域性干散货航运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海岸线、港口的地域分布以及煤炭、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形成了全球干散货市场供需各方的分布格局,干散货运输航线遍布于资源输出地区与输入地区之间。
全球规模较大的干散货航运企业集中于亚洲和欧洲,国内的干散货航运企业主要分布于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福建沿海等水上货物运输业发达地区三)干散货运输行业季节性干散货航运业的季节性与干散货品种关联度较高全球干散货运输的主要品种为铁矿石、煤炭和粮食其中,铁矿石的供需变化并无明显季节性,主要受钢铁行业供需变动影响;煤炭具有一定季节性,夏季、冬季属于用煤高峰期,港口煤炭发运量较高;南北美洲均是粮食主要出产地,在粮食供应季节上形成了互补,粮食供应的季节性相对不明显全球干散货水上运输涉及商品种类繁多,不同商品的供需关系季节性不一,因此全球范围的干散货航运业并无明显季节性煤炭是我国最主要消耗能源,北煤南运是我国能源供需的基本格局我国沿海干散货运输的货物种类中,煤炭占比相对较高,而煤炭消耗的季节性较强,夏季和冬季成为了我国沿海干散货运输相对旺季三、 开放拓展,提升水运国际竞争力提升港航服务国际化水平,完善全球海运互联互通网络,提高海运船队国际竞争力,深化港航、海事国际合作,更好服务高水平开放、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国际竞争力建设一)提升港航服务国际化水平发展现代港航服务业以国际枢纽海港为重点,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政策创新优势,推动船代等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
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海事仲裁、航运交易、信息咨询等现代航运服务,拓展大宗商品交易、跨境贸易、期货交割等服务功能推进以舟山、青岛、洋浦为重点的船舶燃物料供应、船舶修理等国际船舶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支持长三角地区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支持上海依托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推动宁波舟山发展特色航运服务业,提升全球港航资源配置能力吸引各类国际性、国家级航运组织落户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智库丰富和优化现有航运指数体系,拓展指数应用领域,提高国际影响力,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业务二)完善全球海运互联互通网络不断完善全球海运干线网络,进一步提升我国港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连通度优化集装箱、原油、铁矿石、LNG、粮食等专业化海运系统,提高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构建海外节点、通道和物流网络体系,完善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助力打造开放共享、覆盖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保障重点物资、重要运输通道安全稳步实施在对等原则下允许外籍国际航行船舶开展以洋山深水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政策三)提高海运船队国际竞争力优化海运船队规模结构,提升船舶装备技术水平,建设规模适应、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绿色智能的海运船队。
积极发展LNG船队,推动本土邮轮发展,进一步提高集装箱、原油、干散货、特种运输船队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海运企业,鼓励大型港航物流企业与我国石油、铁矿石、粮食等重点物资进口企业建立紧密合作,推动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和长约承运合同,提高重点物资承运比例四)深化港航海事国际合作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运法规、政策、规则、标准的衔接,积极商签新的海运协定,促进海运国际交流合作鼓励我国企业参与海丝沿线港口投资、建设、运营,培育若干世界一流码头建设运营商、综合服务商支持建设国际港口联盟、丝路海运联盟等,完善港航国际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海事组织合作,深入参与海事领域全球管理积极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加强区域与国际海上搜救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反海盗事务,协同推进重要国际海运通道航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鼓励国内外优势港航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界河航运合作四、 干散货运输行业的技术特点(一)干散货运输行业高水平的管理体系由于干散货航运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的风险性较高,管理不当将对水域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干散货航运行业的风险管控和污染管理要求较高,从事干散货运输的企业均需按照国际和国家规定设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取得海事部门签发的、覆盖其经营船舶类型的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
因此,在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下,干散货航运行业对企业管理层及管理体系的要求较强,需要企业持续保持高水平的管理体系二)干散货运输行业水上货物运输技术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运用到了水上货物运输行业船舶定位已经从传统的陆标定位和天文定位转变为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如北斗导航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海图向电子化发展,传统的纸质印刷海图转变为了电子海图,能够极大提高航行安全和效率;航海资料向数字化发展;通信向自动化发展,无线电报、无线的通信方式转变为了卫星通信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先进技术与水上货物运输进行了有效结合三)干散货运输行业节能环保发展目前全球及中国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限硫令、氮氧化物排放限制、碳排放目标等多个环保政策,用以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控制船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加强对船舶的监管同时,各国积极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的发展,在船舶硬件、燃料、污染物收集等多方面持续研发新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五、 干散货运输业概况干散货运输是水上运输的主要方式,占全球总货运量的比例超过40%干散货运输船舶主要用于运送铁矿石、煤炭、粮食、铝矾土、磷灰石、木材、水泥、化肥、原糖等与经济、民生休戚相关的重要物资,干散货运输业的景气度与全球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一)全球干散货市场情况1、干散货贸易量情况近十年来,全球干散货贸易市场处于稳步增长期,干散货物货运量保持平稳增长根据克拉克森统计,2012年至2021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由40.99亿吨增长至53.65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4%全球铁矿石的供需格局存在明显区域性特征,以中国、日本、韩国为核心的东亚地区是全球铁矿石的主要消费中心,而供给中心则以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为主铁矿石干散货的主要运输路径是从澳大利亚、巴西向东亚地区运输煤炭是全球使用量较大的化石燃料,分布区域较广世界主要的煤炭出口国为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干散货船运输的粮食主要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豆,粮食主要产自北美洲、南美洲和东欧等地区,而粮食进口需求主要来自中国等人口大国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供需格局的地域分布,构成了全球干散货运输的市场基础2、干散货运力供给情况根据克拉克森统计,2012年至2021年,全球干散货运力稳步增长,其中干散货船舶数量从9,503艘增长至12,685艘,复合增长率3.26%,干散货船舶运力规模从6.80亿载重吨增长至9.44亿载重吨,复合增长率3.71%。
即使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2021年全球干散货运力仍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3、国际运价指数情况全球干散货运输业的景气程度,与全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指数)则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2012年至2019年,BDI指数持续波动,2016年初BDI指数降至近十年最低点的290点2016年后,BDI指数长期保持波动上升的趋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BDI指数降至低点393点,全年平均值仅为1,066点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实现复苏,干散货运输市场的需求持续大于供给,同时受疫情影响,全球船舶周转率下降,各类型船舶的运价均大幅上升2021年,BDI指数自年初1,374点持续增长,10月份达到近十年最高点5,650点,全年平均值达到2,943点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报告,2022年上半年散货船市场整体表现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6%,其中中小型散货船表现较为强劲,主要受益于坚挺的小宗散货贸易、印尼-印度煤炭贸易需求陡增等因素2022年下半年需求下降叠加港口拥堵大幅缓解,干散货船市场出现快速下跌BSI指数反映超灵便船型干散货船舶的市场租金变化情况,整体的变化趋势与BDI指数的变化情况相似。
BSI指数在经历2012年至2019年的波动后,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下降,2021年大幅上升,至10月份达到近十年的最高点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报告,2022年上半年期租租船市场整体依然坚挺,各细分船型的期租租金走势趋势保持相同,虽然较2021年下半年水平小幅下滑,但同比增长显著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BSI指数进一步下滑,干散货运输市场整体行情震荡走低随着国内对疫情管控的限制取消,2022年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再次聚焦经济增长,市场情绪有所恢复克拉克森预计,国内投资和消费将得到更多支持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此外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将继续得到重视,这些政策将潜在对2023年部分航运细分市场带来影响二)我国干散货市场情况1、干散货贸易情况境内沿海干散货运输主要涉及煤炭、金属矿石、粮食、钢材、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水泥、化肥等,其中煤炭的货运量占比较高1)煤炭货运情况我国煤炭资源以褐煤、无烟煤等动力煤为主,供需格局存在区域分离的情况,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的储煤大省,而煤炭消耗量主要在华东、华南等沿海省份,总体呈现北煤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