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默写与翻译+学历案(教师版).docx
5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学历案【课时】1课时一、理解性默写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句简明扼要地写出四个学生 的姓名,并交代了一个典型的探究学习的场景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消除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 句子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O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那么 何以哉?”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日” 一句写子路是个急性人,“*V’两字很准确地 表现了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慢” O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的“千乘之国”面临的困难是“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僮”,子路认为治理这样的国家的效果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表达了子路自信、有抱负、自认为具 有优秀的政治才能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哂之” 一句传神的表现出孔子含蓄委婉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 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 “其言不让” o9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中,“求,尔何如? ”写冉有在孔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1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O11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 O1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如其礼乐,以俟 君子”说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1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尔何如? ”写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非日能之,愿 学焉”1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呼应冉有的“非日能之,愿学焉”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1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在回答中说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 甫,愿为小相焉”O1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缺乏仍需要学习,在宗庙 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点名曾皙述志的句子是:“点,尔何如? ”1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鼓瑟希,铿尔”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沉着、洒脱的情态,同时“舍瑟 而作”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2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回答说和其他三个人的志向不同的一句是“异乎三子者之撰”, 孔子鼓励每个学生说出各自的志向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O2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 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2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善于点拨引导的句子是:“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2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春服既成”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 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24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皙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英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 O2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浴乎沂,风乎舞哲”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 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曾皙表达的观点的态度是“吾与点也” o2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这几句描写 其他弟子都离开了,唯有曾皙留下,因为他想知道老师对每个学生所阐述的志向的看法2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质疑并引出孔子下面的评论的句子是:“夫子何哂由也?”2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曾皙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 不让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冉有志向的句子是:“唯求那么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冉有: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 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 子去做呢?3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公西华志向的句子是:“唯赤那么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 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34 .文中,孔子为消除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饯”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3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可使足民,”;至于礼乐 教化那么“以俟君子”37 .《论话•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 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8 .《论话•先进》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 个童子,“浴乎沂,风乎舞雪”,唱着歌回去39 .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这是因为他认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o40 .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成人和童子十几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雪台吹吹风,然后“咏而归”41 .在《论话•先进》中,孔子在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的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见他对公 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4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缺乏仍需要学习,对于宗 庙祭祀之事,他说“端章甫,愿为小相焉J43 .《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浴乎沂,风 乎舞零,咏而归J44 .《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45 .《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日” 一句可以看出,冉有比拟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的“非日能之,愿学悬”两句话可以看出;曾暂沉着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46 .《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下列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到达“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目的47 .《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慢”的情况下,他可 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48 .《侍坐》中,冉有认为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到达富民的目的49 .《侍坐》中,公西华想担任小相到达“以礼治邦”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50 .《侍坐》中,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后,并怡然自乐” 一句所描绘的意境相似的句子是:“莫春者,春 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51 .《侍坐》中,孔子评子路志向的句子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52 .《侍坐》中,每个弟子在述志时都能表达他们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仲由,文章通过对他的神态描写来凸显其性格 特征的一句是:“子路率尔而对日" O53 .《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的才能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句子是:“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54 .《侍坐》中,孔子回答曾暂的问话时,连用三个语气词来强调弟子们都只是在谈他们的志向的句子是:“亦各 言其志也已矣!”55 .《侍坐》中,用动作描写来说明三个学生生在述志时,曾暂一直在弹琴的句子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J56 .《侍坐》中,曾皙描绘了 “暮春咏归图”,它的具体内容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二、翻译1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锋。
翻译: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国内又发生饥荒2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翻译: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老百姓勇敢无畏,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仪的行事准那么3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翻译: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4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J翻译:(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站了起来,答道:“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5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翻译: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雪台上吹吹风, 唱着歌回家6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翻译: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都大,就不敢说话」.居那么曰:“不吾知也!”翻译:(你们)平日(平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或知尔,那么何以哉?翻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请你们出去,]那麽(你们)打算怎麽做呢?8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翻译: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光景,就可以使人人勇气,而且还懂得大道理9 .夫子哂之翻译:孔子听了,微微一笑10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翻译:至於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11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翻译:“公西赤,你怎麽样? ”(公西赤)回答说:“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了,我愿意这样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 是诸侯会盟,我愿意穿著礼服,戴著礼帽,做一个小司仪者12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翻译:孔子说:“那有什麽阻碍呢?正是要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啊!”13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翻译: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14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翻译: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麽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