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整word版)河中石兽原文且翻译.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2906888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4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中石兽原文且翻译  《河中石兽    》讲的是一个寺庙的山门的两个石兽被洪水冲到河里了,寺院的和尚在河里寻找石兽的故事        《河中石兽》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河中石兽》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

      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错乱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错乱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河中石兽读后感作文  初读晓岚之作《阅微草堂笔记》是在初中时看了选自于其的《河中石兽》。

      觉得很有感触,便去看了这本书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短篇志怪小说    ,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其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谈,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  其内文记述若真若假,通过一个个精炼短小的故事折射出当时官场腐朽昏暗堕落之百态但是对于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们,作者也深深地流露出对他们的同情与悲悯  全集分五书,共二十四卷,分别为《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与《滦阳续录》  但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篇《河中石兽》,请允许我把这篇不长的文章摘录在这里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文章通过一个寻石兽的故事深刻的揭露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主观地做出判断  想想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与文中的和尚,还有讲学家一样做事情都据理臆断呢?古人有云“三思而后行”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深思熟虑啊!在许多时候,比如我们做题目时遇到了困难,不能够果断行事,要多加思考这个道理在很多事情上都能适用  再说整本书,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很高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rdquo;可见它的确是一本旷世之作啊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