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的意义、策略与评价.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6800149
  • 上传时间:2022-0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5.96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的意义、策略与评价    储昭卫摘要:碳中和行动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性策略,我国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看,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系统转型,激发机构自身及相关群体的责任意识,有益于大学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高校参与碳中和的实践策略包括:全面开展碳盘点工作,建立校级碳监测与管理系统;围绕碳中和相关议题,布局科学技术和智库研究;针对碳中和热点方向,鼓励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发起绿色校园行动倡议;建立碳中和大学联盟,分享成功经验促进转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直接贡献(碳足迹)、强间接贡献(研究与创新)和弱间接贡献(教育和参与)三个维度构建大学参与碳中和行动成效的评价体系,以帮助大学丰富行动路径,开展行动反思,提升行动表现关键词:碳中和;高校;可持续发展;碳足迹;大学联盟:G640  :A  文章分类号:1674 .7089(2021)05 .0061 .11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议题,碳中和行动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性策略在教育系统中,高等教育机构(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最早将碳中和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评价指标。

      1977年,《第比利斯宣言》正式发布,这是第一个阐述高校参与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宣言,随后,《哈利法克斯宣言》《哥白尼宪章》等国际宣言也分别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高校的责任范畴,德国、英国和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将其明确下来 Udas E,  Wlk M, Wilmking M, “The‘Carbon-neutral University- A study from German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vol.19, no.1(2018), pp.130-145.但是,这些缺乏具体执行标准且无法监督问责的跨国志愿协定并不能促进大学全方位参与碳中和行动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各部委加紧制定行动方案,我国高校参与碳中和的现实需求摆在眼前但是,我国高校缺乏参与碳中和行动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不利于向全球展示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意识和治理能力碳中和行动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路径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所要求的发展模式。

      从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视角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四个内涵:第一,可持续性,合理调配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预留连续发展空间,不因当前发展而损害今后发展;第二,整体性,将社会经济系统、学校、学院与个体的发展视作相互联系的整体;第三,协调性,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协同,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各个功能的协调发展,防止片面畸形发展;第四,公平性,关注不同地区、组织和个体以及不同时期的公平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22页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探索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的现实意义、实践策略和评价体系,为今后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一、研究背景(一)碳中和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碳中和行动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据世界气象组织观测,人类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屡创新高,2010—2020年人类经历了有史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十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气温)已迅速逼近灾难的临界值”气候变化会导致冰冻圈融化和极端天气频发,进而干扰生产生活并导致经济损失,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气温升高1℃会使年均气温25℃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下降1.2%。

      张朋辉:《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强调应对气候变暖面临更大挑战》,《人民日报》,2020年7月14日气候变化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甚至温室气体排放本身也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因此,2016年,全球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55%,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全球气温稳定的前提是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排放和吸收达到动态平衡,即中和(Neutrality)或净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人为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因此,各种政策文件和报道也将中和这一目标具体表述为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净零碳排放(Net-zero Carbon Emissions)、气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净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等 邓旭、谢俊、滕飞:《何谓“碳中和”?》,《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1年第1期,第107页碳中和的前提是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即碳排放不断增加直到最高值,然后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

      碳中和行动能够降低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放大和传导效应,从而避免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造成更严重的不利影响二)开展碳中和行动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碳中和将对全球发展和人类生存带来巨大影响,联合国积极呼吁全球各国推进碳中和,并以国际法的形式予以保障为了实现发展转型,彰显大国担当,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目前,各部委、央企和省市的相关政策法规密集出台,如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国资委研究修订了《中央企业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然而,由于欧美产业升级和碳达峰时间都早于中国,加上历史排放量、产业分工和发展阶段有差异,同样以碳中和为目标,中国的减排斜率将更加陡峭这就要求企业、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同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三)碳中和行动将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碳中和行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首先,碳中和将导致经济生产和产业体系发生结构性变革,绿色、清洁和高效的发展要求倒逼产业链重构,改变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其次,碳中和将引导普通大众转变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形成绿色、节约和可循环的模式2021年5月,上海市宣布实施“碳普惠”工作,将市民在绿色出行、杜绝浪费、垃圾分类等方面的低碳行为转换为“碳积分”,并对接碳交易市场和消费平台,毫无疑问,此类改革会影响公众的生活习惯最后,碳中和行动还将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并通过碳交易市场等途径重塑国际贸易规则,为中国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提供契机但是,在推进碳中和过程中,受益群体和国际协定都十分复杂,正如丁仲礼院士所说,“(碳)排放权是发展权,也是人权”我们必须认识到,碳中和既是环保目标,更是后殖民时代发达国家对后发国家 “卡脖子”的手段中国抓住时间窗口开展碳中和行动,既能为全球提供示范,也能提前布局探索关键技术,在新的规则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二、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机构的碳排放量较低,高校对碳中和行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智力驱动、人才支持和价值引领等方面。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看,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系统转型,激发机构自身及相关群体的责任意识,帮助大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一)参与碳中和行动是高校推动社会转型的使命所在碳中和意味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转向可持续发展,大学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社会影响力和人才培育力,应当承担起推动社会迈向碳中和的转型重任2019年12月,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Universities on Climate,GAUC)举行了“关于碳中和技术的多边研究项目”学术会议,清华大学等联盟成员围绕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展开交流,明确了依托各自优势学科开展合作研究的计划借助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清华大学扩大了国际学术影响力、科研领导力,促进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为碳中和转型贡献力量大学也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围绕地方的支柱产业开展政产学研定向合作,推动地方的碳中和转型进程2021年5月,西北大学与榆林市人民政府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围绕碳捕捉和封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碳经济和政策研究等重点方向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促进地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二)参与碳中和行动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一流大学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开展碳中和研究、教学和社区活动,为社会树立行动榜样美国西北大学校长莫顿·夏皮罗(Morton Shapiro)认为,大学应当“让世界变得更好(Make things better),大学有责任去解决全球性重大挑战,并为之付出努力、做出贡献,大学的教职员工在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解决人类生存的实际问题方面应成为引领者” 陈盈晖编:《坚守与革新——美国一流大学校长访谈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3页在全球大力提倡、国家将碳中和作为战略决策的背景下,高校应当将参与碳中和行动纳入自身的行动框架,围绕碳中和探索研究与教学活动如2021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碳中和规划》正式通过学校立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划从低碳校园建设、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等方面着手打造碳中和大学,助力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碳中和行动三)参与碳中和行动是高校塑造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建设碳中和校园(Carbon-Neutral Campus),能够为自身甚至国家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首先,参与碳中和行动能够向社会展示大学的责任意识,体现大学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

      其次,大学参与碳中和行动,能够向用人机构展示重视价值理性和社会责任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大学参与碳中和行动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教育系统乃至国家的形象2015年,美国为了展现高等教育界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及碳中和倡议的支持,白宫发起“美国校园气候行动”(American Campuses Act on Climate)全美共有318所学校的400余万学生加入行动,并发布了《美国校园气候行动宣言》:“(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支持清洁能源和气候行动,将立即采取行动加速向低碳校园过渡,并在整个校园内推进可持续且富有韧性的变革实践,避免对全球经济繁荣和公共健康造成威胁” The White House,“Statements and releases:American Campuses Act on Climate”,Dec.11,2015,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5/12/11/american-campuses-act-climate,May 20,2021.由此可见,参与碳中和这一全球共识行动是高校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

      四)参与碳中和行动是高校培养未来公民的应有理念一流大学以培养未来公民为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公民意识国际性大学联盟塔卢瓦尔联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