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与黄色在英汉文化中的内涵差异.doc
16页蓝色与黄色在英汉文化中的内涵差异蓝色与黄色在英汉文化中的内涵差异蓝色与黄色在英汉文化中的内涵差异.txt 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文学语言学研究○文学语言学研究2008 年第 50 期周刊 蓝色与黄色在英汉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崔春燕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摘要:本文通过英汉语言中常见的颜色词 blue,yellow 的对比分析,指出颜色词里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汇的差异,对克服中西文化冲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关键词:颜色词英汉文化内涵差异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定的联想,激发特殊的反应,这就是颜色的社会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虽然不太多,但它们变化多,活力大,使用率高,表现力强然而,由于我国与大部分说英语的国家相隔甚远,语言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人们对于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将英、汉语言中色彩词的内涵义加以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其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就英、汉中蓝色和黄色的本义及引申义作些对比,以便正确理解他们的内涵意义,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带来兴趣,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加深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1.蓝色(blue)在汉语中 “青”与“蓝”均等同于英语的“blue” 中国人认为“青”是一种庄严高雅的颜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永垂青史” 、 “青史流芳” 、 “青云直上 ”等含有褒义或积极意义的表达方式,人们常把蓝色与恬淡、宁静以及天空、海洋联系在一起,以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思如“春来江水绿如蓝 ”的诗句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有趣的是,英语中的蓝色和汉语中的黄色有着相同的联想,蓝色在西方国家有 “社会地位高” 、 “有权势” 、 “出身于贵族或王室家族 ”的意思,这和黄色在我国的“富贵 ”之意有相同的联想例如:He has a blue blood.(他出身于贵族家庭) ; Blue book(蓝皮书)是刊登名人显要的书,如英美合版的《英语国家名人录》 “ blue-eyed boys”指受到管理当局宠爱和特别照顾的职工这是因为过去英国上层社会的王公贵族时兴穿蓝色袜子参加各种夜总会,因此 blue 衍化出高贵显赫的含义此外,由于美国颁发的冠军奖牌总是用蓝色授带(blue ribbon)系着,亚军奖牌总是用红色授带(red ribbon)系着,因而 blue ribbon又比喻为 “一流的、最佳的” ,如:blue-ribbon cars 就指一流汽车;早已打入中国市场的美国 blue-ribbon beer 虽被直译成 “蓝带啤酒” ,实质上其商标就是一条隐形广告,影射其质量无与伦比。
但 blue 更多的是含有贬义或消极意义,表示情绪忧郁、沮丧如:Love is blue.(爱是忧郁的) , in a blue mood,having the blues,blue Monday 都是 “闷闷不乐 ”之意,be blue about the gills(垂头丧气) , lonesome and blue(寂寞寡欢) 这里有一段历史渊源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许多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国的种植园里充当奴隶,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冗长的工作时间、恶劣的生活条件、艰苦的劳动令这些离乡背井、漂洋过海来的黑人倍加思乡他们经常一边劳动,一边哼唱一种叫做 blues 的歌曲,曲调非常低沉缓慢,充满忧伤,渐渐地,blue就演变出忧郁沮丧、闷闷不乐的意思但 blue 并不总是令人不快,在美国,哪家生了男孩会挂出蓝气球(blueballoon) 230 在英语中,特别是口语,blue 还有 “不道德” 、 “下流 ”的含义 make a blue joke 意为 “开下流的玩笑” ; blue movie 指“黄色电影” ; blue boy 指经过变性手术,由男性转化为女性的人;blue revolution 指性解放。
此外,blue 在英语中与其它词汇搭配,还有另外的含义,如:out of blue(意想不到) , once in a blue(千载难逢) , drink till all’s blue(一醉方休) , blue-collar jobs(体力劳动) , a bolt out of the blue(晴天霹雳) , once in a blue moon(千载难逢的机会) ,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进退维谷) , cry blue(装穷) , be blue with cold(冻得发紫) , be blue in the face((因大怒)弄得脸上突然变色) , blue print(引申指 “周详的计划” ) , blue water(沧海) , true blue(忠实的)等经济词汇中 “blue”还表示许多不同意思,如:blue book(蓝皮书) , blue-sky market(露大市场) , blue chip(热门证券) , blue button(喻指有权进入股票交易的经纪人) , blue return(蓝色所得税中报表,专供诚实的纳税人中报用) , blue-chip rate(英国的优惠的信贷利率) , blue laws(蓝法,指禁止在星期日从事商业交易的美国法律) 。
由此可见 blue 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汉文化中所没有的 2.黄色(yellow)黄色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也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是声势显赫、荣华富贵的象征中国人认为 “黄”是表示尊贵、吉祥的颜色,大概与我们的黄土地、黄皮肤有关,与黄帝、黄金有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用,乃帝王之色,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中国古代帝王多穿黄袍,从而禁止庶民百姓穿黄色的衣服 “黄榜 ”是天子的诏书;“黄钺 ”是天子的仪仗;“黄马褂 ”是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在中国戏剧脸谱艺术中,黄色代表勇猛或干练的性格,如三国戏中的黄盖、典韦等人物的脸谱以黄色为主黄还象征吉祥、繁荣如称宜于办事的好日子为“黄道吉日” ;“黄金时代 ”指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或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下流猥亵的意思,如:“黄色书刊” ( blue books) 、 “黄色电影” ( blue films) 、 “黄色录像” ( blue video) 这些名称中的 “黄”与英语中的 “yellow”无关能够表示汉语中这些意思的词汇应该是:pornographic(色情的) , vulgar(庸俗下流的) , obscene(猥亵的)等。
黄色的贬义色彩来源于美国十八世纪以来,美国多用黄色纸印刷出版一些低级趣味的书刊,因此称作黄色书刊(yellow press) “黄”有时也用来指 “失败、不成功 ”之意如男女恋爱关系结束,就可以说:我跟她 “黄”了;一件事若没有成功的希望,也可以说:这件事 “黄”了黄色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差别比较大在英美国家,特别是信仰基督教的地方,黄色令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的衣服,所以黄色一般带有不好的内涵意义和消极意义表示胆怯和嫉妒,如:yellow streak(胆怯) , yellow dog(卑鄙的人) , 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 , yellow-livered(懦弱的) , He is too yellow.(他太软弱) 再有,以夸张、渲染的手法报道品味低俗的新闻为 yellow press(品味低俗的出版物) , “ yellow journalism”指那种突出丑闻或大肆渲染的普通新闻,有时指为周刊 2008 年第 50 期○文学语言学研究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对策马小敏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 434100)摘要: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语境的矛盾,不仅要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所以英汉习语互译时,除用直译和意译外,还有多种翻译方法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习语,即习惯用语 (the idiomatic phrases),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习语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成语 (set phrases)、谚语 (proverbs)、格言 (sayings)、俗语 (colloquialisms)、典故 (allusions)和俚语 (slang)习语在语言上具有精辟、生动、优美、形象、通俗、寓意深刻等特点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充分注重英汉的文化差异,对正确理解、确切翻译英汉习语非常重要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在《谈翻译》一文中,朱光潜先生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 , “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英汉语中有不少反映其地理环境特点的习语英国是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例如:go by the board表示“(安排)落空, (计划)失败” ; all at sea 表示 “不知所措 ”的意思;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比喻 “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 ”等而中国是陆地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如“瓜熟蒂落”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 ”即是 “春天的风”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是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2.宗教信仰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习语中与宗教有关的习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中有些习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in the right church,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 );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 (像教堂的老鼠一样穷)等。
而我国是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自于佛教,如:“借花献佛” 、 “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等 3.风俗习惯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宠物文化也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如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中英两国人们对狗却有不同的传统看法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带“狗”的习语一般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 、 “狗急跳墙” 、 “狗嘴吐不出象牙 ”等但英国人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许多关于狗的习语(canine idioms)用来比喻人的行为,含有褒义如: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 ),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在中国文化里, “猫”的内涵一般指其机灵可爱,用“谗猫 ”来比喻人贪嘴,常含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猫”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由此猫被用来比喻 “包藏祸心的女人” ,如 old cat(脾气坏的老太婆) 4.历史典故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