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年级物理期末试卷.docx
8页初二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经历了一学期的努力奋战 ,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刻就要到了 ,期末考试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我们一起来通过这篇初二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提升一下自己的解题速率和能力吧!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答案写在题号栏中1.国庆节 ,小明乘座旅游船游览了百里乌江画廊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 ,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说他是静止的 ,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A.该旅游船 B.湖岸边的树 C.湖中的水 D.远处的山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手影; B.铅笔在水面上折断了;C.景物在水中的倒影D.手指看上去变大了3. 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光学器材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潜望镜4.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48cmB.38cmC.28cmD.17cm5.以下几种物态变化中 ,属于液化的是( )A. 烧开水时冒白汽 B.用久的灯丝变细C.北方冬天的雾凇 D. 初春 ,皑皑白雪开始消融6.以下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 ,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 ,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立即熔化成水D.有风的天气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7.小明同学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节目时,常见运发动关节扭伤后,医护人员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物.那是什么呢?小明到医院做了一个调查,原来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可让运发动的皮肤迅速冷却,到达麻醉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无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液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 ,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 ,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 ,其质量一定不同D.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9.小明拿了一瓶可乐 ,刚要喝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洒出了一些可乐 ,那么瓶内的( )A.可乐密度不变而质量减小了B.可乐密度和质量都减小了C.可乐密度增大而质量减小了D.不好判定10.甲物质的密度为2.5 t/m3 ,乙物质的密度为2.5 kg/dm3 ,丙物质的密度为2.5 g/cm3 ,丁物质的密度为250 kg/m3 ,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A.甲B.乙C.丙D.丁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7分)11. 如图2所示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块的长度是 cm。
12.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局部 ,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 ,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温度_____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而形成的;雪后 ,由于_____而导致气温降低 ,使人感到寒冷.13.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 ,会看到瓶的外表出现小水珠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冻肉 ,会看到冻肉外表结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14.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3所示 ,这时的实际时间是15.小强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 ,造成近视.他看远处物体时 ,眼球成像情况如图4中的 所示(选填甲或乙)应采用 透镜加以矫正16. 厨房中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炒菜时加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高温下很容易____被沸腾的油喷溅到比开水伤得厉害 ,是因为油的__ __高17. 解释以下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1)在高山上烧水时 ,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 ,是因为水的沸点与 有关;(2)天热时 ,狗常把舌头伸出口 ,实际上是利用 来调节体温(3)清晨草叶上晶莹的露珠 ,这是 现象;(4)冬天 ,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 现象18.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 ,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
要使天平平衡 ,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 ,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 ,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 g、20 g和5 g的砝码各一个 ,并将游码拨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 ,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19.教室里的黑板有时会反光晃眼 ,这是黑板外表发生了 反射;老师放在讲桌上的教具从各个角度多能看到 ,这是教具发生 反射.20.牌早餐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 g ,体积为250mL ,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kg/m3喝掉一半后 ,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 m ,宽约为6 m ,空间高约是______m ,假设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 ,那么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kg22.如图6所示是水的密度温度图象 ,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说出至少两条你发现的信息1)_____________ _____;(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 ,共22分)23.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 ,进行如以下图7所示的实验探究 ,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外表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比照 ,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两图的比照 ,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测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 ,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8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 ,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 ,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 ,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外表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 ,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标准 ,测量准确 ,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12.0024.00倒立 ,放大 ,实像216.0016.00倒立 ,等大 ,实像320.0013.33倒立 ,缩小 ,实像430.0010.91倒立 ,缩小 ,实像(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 ,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 ,我们需要让蜡烛 ,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在 。
2)分析数据可知 ,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 ,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 3)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 ,凸透镜固定不动 ,在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过程中 ,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4)假设烛焰 ,凸透镜 ,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当凸透镜位置不变 ,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 ,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 ,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 ,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 ,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 ,物距均为12.00cm时 ,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 ,25.00cm ,26.00cm.假设他们的数据差异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 ,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25.小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 处 ,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一部醋分倒入量筒 ,测出这局部老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 (填字母代号)。
3)由图9所示 ,可得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g.液体的体积为 cm3.(4)根据 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是 g/cm3= kg/m3.四.计算题(每题3分 ,共21分)26.2019年5月17日 ,随着轰隆一声炮响 ,连接彭水县老城区和靛水新城的重点工程摩围山隧道全线贯穿该隧道全长3.6公里 ,双向4车道该隧道的贯穿为彭水经济的开展和彭水新城的建设提供了保证假设该隧道的设计时速为36 km/h ,那么求:(1)隧道时速合多少米/秒?(2)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多少时间?27.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个标有容积为45L的一桶某植物油 ,小明想方法测出了油的质量为405 kg ,求:(1)该植物油的密度为多少?(2)假设用它来装密度为0.8103kg/m3酒精 ,能装多少千克酒精?28. 有一个玻璃瓶 ,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 ,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假设干 ,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千克 ,假设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 ,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八年级物理期末答案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答案写在题号栏中题目12345678910答案ACBDACBDAD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7分)11. 1mm , 32.1-32.5 。
12. _降低_、_凝华; _熔化吸热_.13. 液化 、凝华 14. 10:51 15.甲 、 凹 16. _升华_; 沸点_17. (1)大气压或气压;(2)蒸发吸热(3)液化(4)升华18._左_、_增加_、 _77.4_19. 镜面 、 漫 20.__1.1_103kg/m3_、 _不变_21._3_、__185.76_22.(1)_水在4℃时密度最大__;(2)_或在在温度小于4℃时 ,水的密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当水的温度大于4℃时 ,水的密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________三.实验题(每空1分 ,共22分)23.(1) 外表积 2) A、C3) 外表积 ; 不正确 、 24.(1) 8 、 同一高度 2) 大 , 远 3) 不能成清晰的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