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征象分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27783524
  • 上传时间:2023-09-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征象分析克雷伯菌是德国物理学家EFriedlande于1882年首先描述,为 革兰染色阴性的粗短杆菌, 属肠杆菌科, 共有 7个菌种肺炎克雷 伯杆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近年来多倾向于其耐药性 临床研究, 而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影像学征象分析报道较少本 次研究收集本院 81 例经微生物学和临床证实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的临床资料及 CT 扫描资料, 总结该病的 CT 表现特点, 为临床治 疗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81 例经临床及微生物学确诊的肺炎 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扫描资料,其中男56例,女 25例;年龄21〜94岁,平均年龄62.8岁;患者以高热、胸痛、咳嗽及 咳粘稠痰入院者 49 例, 以其他原因如不明原因发热、冠心病等入院 者32 例;既往有肿瘤病史者21 例, 既往有糖尿病史者16 例, 既往 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者37例;临床表现高热者37例, 血常 规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指标M1项增高 者 56 例;患者均经过痰培养证实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1. 2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128层CT机,扫描参数设置:管 电压120 kV, 管电流250 mA, 层厚5 mm, 重建层厚1 mm, 层 间隔1 mm, 并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

      1. 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81例患者的CT表现及特征,由2名 主治医师以上的影像诊断医师对病变部位、分布、形态及治疗后随访 情况进行记录分析2 结果2. 1 病变发生部位、分布情况 81例患者中, 病变位于右肺31 例, 其中右肺上叶者16 例, 右肺下叶者8 例, 累及右肺中上叶者 7例;位于左肺28例, 其中左肺上叶13例, 左肺下叶15例;位于双 肺者22例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36例(见图1), 叶段分布25 例, 随机分布11 例, 外周分布9 例2. 2病变发生形态特征分类情况81例患者中,①实变影:36 例(44.4%),表现一个肺叶或段的高密度影,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② 小叶中心结节:14例(17.3%),距胸膜面或小叶间隔2 mm病灶③ 结节影:38例(46.9%),常表現为直径1~3 cm大结节④磨玻璃密 度影: 17 例(21.0%), 表现为密度略增高, 血管结构仍可显示(见 图2);⑤晕征:26例(32.1%), —种磨玻璃密度影在结节周围表现 (见图3);⑥支气管充气征:31例(38.3%),实变区见含气支气管 影(示例图见图4);⑦空洞:17例(21.0%),见于肺实变病灶中, 常表现为厚壁空洞(见图5,图6), 15例(18.5%)空洞内见液平;⑧ 气囊:7例(8.6%),表现为薄壁空腔样改变;⑨叶间裂膨出征:4例 (4.9%), 常表现为右肺上叶后段实变影, 斜裂下垂后突, 局部斜 裂后突表现为“钟乳石”征(见图7)⑩网状影:2例(2.5%),小叶间 隔增厚呈网状(见图 8) ;反晕征: 2 例(2.5%), 表现局灶类圆形磨 玻璃影周围实变环(见图 9) ;滋养血管征: 4 例(4.9%), 表现一条 清晰的血管影进入结节或楔形阴影内, 动脉血管围绕结节走行, 在 结节内穿行的是肺静脉(见图10) ;胸腔积液: 36例(44.4%), 表现 为单侧或双侧游离性胸腔积液(见图 5, 图 6)。

      2. 3 各种肺部病变单独及合并存在情况 81 例患者, 在上述病 变中未见单独存在,均为M2种病变同时存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 式:斑片实变影、结节影、晕征、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走行41 例;肺 实变、空洞、支气管充气征32例;斑片楔形实变、结节、空洞及滋养 血管征4例;合并肝脓肿4例2. 4 56例患者治疗后随访的动态CT表现81例患者中56 例完成随访, 其中 51 例患者动态 CT 表现可见病灶吸收好 转, 5 例患者病情进展致死亡3 讨论3. 1 肺炎克雷伯杆菌属于肠杆菌克雷伯菌属, 是兼性厌氧菌和 重要条件致病菌, 可在全身各部位发生感染, 占医院获得性感染和 社区获得性感染致病菌的 5%和 30%患者急性起病表现为畏寒、发热、 咳嗽、胸痛、咳砖红色痰, 痰液粘稠, 可带血, 不易咳出有时可 有血丝痰和铁锈色痰肺炎克雷伯杆菌可以产生超广谱B-内酰胺酶 (ESBLs), 也是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诱发因 素包括长期酗酒、吸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 糖尿病、肿瘤等其他慢性病史,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并发症和死亡 率均较高, 细菌培养试验阳性是诊断克雷伯杆菌肺炎的金标准。

      然 而初诊患者常常由于微生物学检查尚未汇报以及汇报阴性延误治疗, 因此正确认识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CT 征象, 为临床提供病原 学诊断倾向, 为指导科学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诊断依据3. 2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CT 表现特点, 本组影像学表现可分 为3型:①支气管肺炎型:沿支气管血管束走行的斑片、结节影,类 似支气管肺炎, 但以结节表现为主, 结节多边缘清楚, 中心密度 稍高, 边缘较淡, 可见晕征本组41 例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型, 临 床症状相对较轻, 常常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早期 ②片状实 变型:发生机制是吸入的微生物进入肺泡后, 细菌损伤肺泡壁引起 局部炎症和进展性实变, 常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 网状影, 大片状实变影, 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边界模糊急性肺 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发展较快, 产生大量炎性渗出物, 渗出物粘稠而 重, 导致肺叶的膨胀并引起叶间裂的膨出, 叶间裂下坠, 局部因 为向后突出而形成典型的“钟乳石”征本组32 例可见片状实变, 常 常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进展期;4例表现“钟乳石”征或叶间裂的 膨出,可能与CT检查前使用抗生素治疗有关相关文献报道肺炎克 雷伯杆菌肺炎也可跨叶间裂生长, 甚至肺炎链球菌肺炎、流感嗜血 杆菌肺炎、肺结核、淋巴瘤、肺癌等也可以导致叶间裂下坠, 但结 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叶间裂膨出或“钟乳石”征仍然是肺炎克雷伯 杆菌肺炎特征性的CT表现。

      ③脓肿形成型:片状实变期常常短期内 形成空洞, 洞壁多较光滑, 空洞内见液平肺炎克雷伯杆菌在肺泡 内大量繁殖, 常引起肺泡壁和肺组织坏死、液化, 病变内可有不规 则透亮区, 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和空洞, 侵及胸膜时可引起胸腔 积液,甚至脓胸本组17例见空洞,临床症状较重④脓毒血症、 肝脓肿形成 :本组 4 例脓毒血症表现双肺外周分布、多发、楔状、 结节、空洞、滋养血管征与龙腾河等报道脓毒性肺栓塞“四多一少”CT 特点相符, 即多形性、多发性、多分布外周、易变形、少融合合并 肝脓肿多提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5-8]⑤慢性期:部分急性患者病 灶仅部分消散, 进展为慢性期, 伴空洞形成和痰培养持续阳性, 影 像学可见纤维条索, 与肺结核相似本组治疗后随访16 例表现为慢 性期3. 3 鉴别诊断: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应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黄 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型肺癌、肉芽肿性血管炎等相鉴 别肺炎双球菌肺炎多引起大叶性实变, 病变边界模糊, 坏死液化 少见, 一般不形成空洞, 局部叶间裂膨出形成“钟乳石”征少见;金黄 色葡萄球菌可见儿童及老年人, 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 可形成肺气 囊并具有游走性是其特征性表现, 后部病变较前部多, 但血源性金 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脓毒血症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肺栓塞很 难鉴别, 最后确诊仍然依靠病原学检查;肺炎支原体肺炎常常见于女 性及儿童, 一般无坏死和空洞, 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具有诊断价值; 肺炎型肺癌多可见肺叶、肺段实变及磨玻璃密度影, 实变内多见枯 树枝征;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结节、空洞常见, 但一般多器官受累, 病 变游走性为其特征性表现。

      综上所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表現具有一定特点,结 合其他临床资料, 可提高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诊断水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