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考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3.docx
4页第五篇 激励理论与应用第十三章 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重点章节)1•试解释人类行为“为什么”的问题,如员工为什么努力工作?为什么消极懈怠?为什么情绪忽高忽低?态度时好时坏?(应用)要解释这一系列现象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要追根寻源当我们掌握了 反映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普遍性之后,就能比较清楚地回答在不同条件下人们 的不同行为特征、个性、特殊性的原因所在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有(06简)1•自发性(人类行为是自动自发的,外力可能影响其行为,但无法发动其行为 外在命令无法使得一个人产生真正效忠行为2•因果性(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起因,遗传和环境可能是影响因素外在 条件也可能影响内在的因素3•目的性(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它不但有起因,而且有目标有时候第三者或 旁人看来毫不合理的行为,对其本身来说却是合乎目标4•持久性(行为指向目标,目标没有达成以前,行为不会终止也许会改变行为 方式,或由外显行为转变为潜在行为,但还是持续不断地向目标进行5•可变性(人们为了追求目标之达成,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因学习或训练而 变换手段为什么有这些特征?因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动机性行为2•动机(02名)(识记)标的心理过程。
是弓1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掌握基本概念中“引起”、“维持”、“导向”三个关键词的含义及其与机能的关系(领会)3•动机的机能(识记)(1) 始发机能: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2) 选择和导向机能:动机是人们评价周围事物和进行学习的基础,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从而使行为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进行3) 强化机能:行为的结果对动机具有反作用动机会由于良好的结果而加强, 使该行为重复出现;也会因坏的结果而削弱以至消失4•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人类行为均属动机性行为(应用)5•动机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09简)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 也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多个动机综合的 结果这些同时并存的动机就称为一个人的动机结构6・动机结构与优势动机?(06简05名)(识记)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多个动机综合的结果(领会)这些同时并 存的动机就称为一个人的动机结构整个动机结构中,总只有某一动机最为强烈,成为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 强烈的动机就称为优势动机(领会)。
7•试述优势动机理论及其对管理工作的意义(09论)|提高对员工行为的预见性&影响人的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06简)1. 爱好和兴趣(如同时有几种目标都可满足个人的需要,则个人在生活中养成的 嗜好和兴趣往往决定目标的选择2. 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比兴趣更强调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目标,涉及更广泛更 长期的行为3. 抱负水平(一种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要求决定行为达到 的程度)试设想,如何才能使员工的优势动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应用)9.动机的分类:按其属性可分物质的(低级的)和精神的(高级的)动机;按其作用强度, 可分为优势动机和次要的动机;按其作用时间,可分为持久动机和短暂动机;按 其作用结果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动机按动机的由来,可分为原始动机、一般动机、习得动机原始动机是先天性 的,是基于身体内部生理平衡的变化而产生的,是生物体的共同需要,因而又称 为生理性动机一般动机具体指胜任工作、好奇,对客观事物的操纵掌握、爱好 活动及情感这类活动既不是习得的,又不是先天的习得动机又称为衍生性动 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并且是可以改变的10•动机产生的来源(识记)一为内在条件需要;二为外在条件刺激。
⑴内在条件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程度⑵外在条件刺激是个体身外诱因, 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11•动机强度与内外部条件的关系(领会)外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某一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乏的程 度直接相关而内部条件一定时,则对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强 弱而定动机性行为经常是受到内外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试分析提高工资、增发奖金为什么会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弓I起员工实现组织 目标的行为?(应用)12•需要的特征(09简)1. 指向性:任何需要都指向某种事物2. 再生性:有些需要可以重新产生甚至有周期性3. 交替性:各种需要依所地位、性质、紧张程度,伴随人的行为表现出不断 交替的性质4. 转移性:人的某种需要若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解决,会转移到另一 种需要的满足5. 发展型: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 展13•由需要向动机和行为的转化过程(领会)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形成经过不同的阶段:(1) 需要的程度在某种水平以上,才能成为动机并引起活动2) 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们就能明确地知道,是什么事情使自己感到不安, 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要,这时意向转为愿望。
3) 人的心理进入愿望阶段后,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就可能成为活动的动机并导 致活动14•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内隐性的特点动机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但动机和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复杂性表现在: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 种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动机3.好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 至错误的行为4.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激励过程要素包括: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当人产生某种需要时,会促 使内心紧张,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心理就转化为动机, 并在动机推动下引起行为,直至哒到目标达到目标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解 除这时,又会萌发新的需要,产生新的动机,引起新的行为这样周而复始, 直至人的生命的终结16•举例说明需要是弓|起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举例说明目标的二重性一满足需 要、刺激需要(应用)17•激励的涵义(08名05名)(识记)|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 现目标18•激励的机理(领会) 个体如何消化、吸收、激发出自动力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领会)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推动力或吸引力,激发成自身的自 动力。
一个人的行为受外界推动力或吸引力的影响,再通过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 收,产生出一种自动性,才能使个体由消极的“我要做”转化为积极的“要我做”19•激励的作用(识记)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公式:绩效二f (能力•激励)公式表明:工作的成绩和效果,使能力和激励两个变量乘机的函数,也就是 说,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的能力和激励水平即积极性的高低20•试述激励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07论)个体在组织中所受的推动力和吸引力(领会)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他不仅要懂得人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更为重要的 是,他应该洞察员工的需要,优化他们的动机,强化目标的刺激作用,把员工的 个人目标与企业组织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组织的目 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对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由"要我做"转化为"我要 做",这一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就是激励在激励过程中,特别重视产生动机 的内在因素(需要)和导向行为的外在因素刺激(目标)从需要来看,人有多 种需要,可以产生多种动机,但在众多的动机中只有优势动机才能引起人们的行 为,兴趣,爱好,价值观,抱负水准影响人们优势动机的取向,人们的行为总是 指向满足优势动机的强烈需要,这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其他需要的水平才会有所 上升而成为优势动机.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激励员工,使他们把个人需要与集体的 利益结合起来,使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动机成为优势动机,增加达成组织目标的 愿意程度,取得优异的工作绩效.再从目标来看,它首先是个体为了满足需要而追求的导向物.如果目标与需 要关系不大,就很难产生动机,引起行为.但是,作为产生动机的外在因素刺激, 目标还起着强化需要,激发动机的诱因作用,所以管理人员在设置目标时,既要 重视目标满足需要的程度,又要考虑目标强化动机的诱因作用.21 •能应用本章中的所学的理论,剖析本章中所举的激励事例,并进一步分析周丨 围的实例(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