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jgj52-2006讲义.ppt

12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88506594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85MB
  • / 1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LOGO“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一、术语一、术语§1、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2、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 00mm的岩石颗粒§3、混合砂:§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 增加人工砂、混合砂也是由于天然砂资源日益减少,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天然砂供不应求的问题,从70年代起,贵州省首先在建筑工程上广泛使用人工砂,近十几年来我国相继在十几个省市使用人工砂,并制定了各地区的人工砂标准及规定§ 由于人工砂颗粒形状棱角多,表面粗糙不光滑,粉末含量较大配制混凝土时用水量应比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的用水量适当 §增加,增加量由试验确定§ 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时,当石粉含量较大时,宜配制低流动度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中,宜采用低砂率细度模数高的宜采用较高砂率§ 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比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的时间延长一分钟左右。

      § 人工砂混凝土要注意早期养护养护时间应比天然砂混凝土延长2-3天 §混合砂的使用是为了克服机制砂粗糙、天然砂细度模数偏细的缺点采用人工砂与天然砂混合,其混合的比例可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及所要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混凝土 §4、碎石:§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 00mm的岩石颗粒§5、卵石:§ 由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6、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7、砂的泥块含量:§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 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的颗粒的含量§8、石的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的颗粒的含量§9、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u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10、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11、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12、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13、坚固性:§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14、轻物质:§砂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15、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 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 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16、压碎指标值:§人工砂、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17、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一、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一、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 1 砂的种类增加了人工砂和特细砂,砂的种类增加了人工砂和特细砂,同时增加了相应的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同时增加了相应的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 2 2 增加了海砂中贝壳的质量指标及试增加了海砂中贝壳的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验方法; 3 3 增加了增加了C60C60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指标;量指标; 4 4 将原筛分析试验方法中的圆孔筛改将原筛分析试验方法中的圆孔筛改为方孔筛;为方孔筛; 5 5 增加了砂石碱活性试验的快速法增加了砂石碱活性试验的快速法。

      二、强制性条文二、强制性条文 1.0.3 1.0.3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3.1.10 3.1.10 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量不得大于0.06%0.06%(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 2 2 对于予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对于予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含量不得大于0.02%0.02%(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以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 三、增加及更改的内容详解三、增加及更改的内容详解2.1.22.1.2人工砂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5.00mm的岩石颗粒的岩石颗粒2.1.3 2.1.3 混合砂混合砂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成的砂 说明:说明: 人工砂定义相对狭窄人工砂定义相对狭窄 3.1.1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f分为粗、中、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粗砂:粗砂:μf=3.7~3.1 中砂:中砂:μf=3.0~2.3 细砂:细砂:μf=2.2~1.6 特细砂:特细砂:μf=1.5~0.7 特细砂为新增内容特细砂为新增内容 3.1.23.1.2砂筛应采用方孔筛将原砂筛应采用方孔筛将原2.50mm2.50mm以上的圆孔以上的圆孔筛改为方孔筛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筛改为方孔筛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应符合表应符合表3.1.2-13.1.2-1的规定 如:砂的公称粒径:如:砂的公称粒径:5.00mm5.00mm;; 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5.00mm5.00mm;; 方孔筛筛孔边长:方孔筛筛孔边长:4.75mm4.75mm。

      砂的公称粒径及方孔筛的边长砂的公称粒径及方孔筛的边长砂的公称直径砂的公称直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方孔筛筛孔边长方孔筛筛孔边长5.00mm5.00mm4.75mm2.50mm2.50mm2.36mm1.25mm1.25mm1.18mm630μm630μm600μm315μm315μm300μm160μm160μm150μm80μm80μm75μm §为促进国际间相互交流,与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建筑用砂》《建筑用碎石及卵石》衔接,消除骨料生产用筛网与使用时筛网不一致而产生混乱的现象,根据国际标准《混凝土——骨料的筛分析》ISO6274及国标《建筑用砂》《建筑用碎石及卵石》的规定,并通过大量试验验证筛孔形状的改变不会对骨料级配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后,因此本次修订决定将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圆孔改为方孔 §国际上对各行各业使用的试验筛有统一的《试验筛——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即ISO3310.1—2000《金属丝网试验筛》及ISO3310.2—2000《金属穿孔板试验筛》;我国机械工业部根据国际标准等效制定了我国的《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1997及《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1997国家标准。

      试验筛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在《金属穿孔板试验筛》中均允许方孔和圆孔两种筛孔形状供大家选用 §ISO/TC171水泥和混凝土委员会,1982年制定的关于《混凝土—骨料筛分析》试验方法,即ISO6274,规定了混凝土普通骨料的颗料粒级分布的方法试验用筛为方孔筛,孔径应符合规定系列中的任意一种,推荐用A系列 ISO 6274 ISO 6274 试验用筛筛孔尺寸试验用筛筛孔尺寸系列A系列B系列C60.375.080.031.537.540.016.019.020.08.009.5010.04.004.755.002.002.362.501.001.181.250.5000.6000.6300.2500.3000.3150.1250.1500.1600.0630.0750.080 §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欧盟骨料试验均采用方孔筛,而且颗粒级配范围也基本相同各国采用的系列不大相同,欧盟采用的A系列,美国、英国、日本均采用B系列§我国的《建筑用砂》《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也采用B系列我国交通部新修订的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标准也改为使用方孔筛,与沥青混凝土用筛一致 §砂子试验情况: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共试验砂子试样200个,其中20组为特细砂,36组为人工砂,其余均为普通天然砂。

      有9组细度模数相差0.2以上,占总数的4.5%;其余均在0.2以下,占95.5%(即95.5%是在试验要求误差范围内);其中两种筛试验结果(细度模数)完全一致的有43组,占总数的21.5%共有14组试样颗粒级配区不在同一区域:其中7组是由5mm圆孔筛分计筛余超标引起的,因此真正不在同级配区的只有3.5% 细度模数对比情况:细度模数对比情况:从试验结果看,大部分为由方孔筛试验的细度模数比圆孔筛稍大,一般相差0.1,但均在试验允许误差0.2的范围内从各号筛分计筛余百分率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差异,但绝大多数均在同一级配区内因此从试验结果来说,砂子筛孔原2.50,5.00,10.0mm孔径的圆孔,改为2.36,4.75,9.50mm的方孔后,对砂子的颗粒级配的分区影响不大,砂子的细度模数也没有明显改变 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时,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用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用3.1.3天然砂中含泥量天然砂中含泥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含泥量(按质量计,%)≤2.0≤3.0≤5.0 §3.1.4砂中泥块含量砂中泥块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泥块含量(按质泥块含量(按质量计,量计,%))≤0.5≤1.0≤2.0 增加了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指标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指标§1、增加的原因及内容:§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标号、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故本标准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对砂、石的质量要求,以满足工程使用的需求。

      有以下几项:天然砂中含泥量;砂中的泥块含量;人工砂或混合砂的石粉含量;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泥块含量;碎石及卵石的压碎指标 §2、国内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表1、表2中所列指标均为有关砂石指标的最严格的上限值 表表表表1 1 1 1 国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国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国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国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 美国ASTMC33-01 英国BS882:1992 德国DIN4226-1:2001 日本JISA5005:1993 砂中含泥量 耐磨损的混凝土≤3%其它混凝土≤5% ≤4% ≤4% --- 砂中泥块含量 ≤3% --- --- --- 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 --- ≤40% ≤15% --- 石中的含泥量 ≤1% ≤2% ≤1% ≤1% 石中泥块含量 ≤2% --- --- --- 表表2 2 国内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国内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 GB/T 14684GB/T 14685 CECS 104 修订后的JGJ 52砂中含泥量 <1.0% <1% ≤2.0% 砂中泥块含量 0 % 0 % ≤0.5% 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 <5.0% <5%≤8% 石子含泥量 <0.5% <1%≤0.5% 石子泥块含量 0 % 0 % ≤0.2% 国内国内C60混凝土用砂、碎石和破碎卵石的质量调查混凝土用砂、碎石和破碎卵石的质量调查§从调查情况看,C60级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基本在0.3%~2.9%的范围内,多数在2%以下;泥块含量在0.5%~1.0%的范围内。

      C60级混凝土用碎石及碎卵石的含泥量在0.1%~1.0%的范围内,泥块含量在0~0.4%的范围内,针片状含量在1.2%~19%内,多数在3%~15%,压碎指标在3.8~11.8% 1)砂石的含泥量)砂石的含泥量§经569批C60混凝土用砂含泥量调查统计结果,含泥量>1.5%占20.0%,>1.8%占18.4%,>2%占13.9%,鉴于砂子实际含泥的状况及国内外标准,同时考虑到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将C60及C60以上混凝土的含泥量定在≤2%§碎石或碎卵石中含泥量经827批次的数据统计:>0.5占21.8%,>0.6占13.9%,>0.8占4.1%,考虑到泥对混凝土耐久性有较大影响,将指标定在≤0.5% 2)砂石中的泥块含量)砂石中的泥块含量§美国标准对砂中泥块含量不分等级,所有混凝土均为3.0%,国内《建筑用砂》,《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C60以上混凝土为0%,经调查用于C60级混凝土中的569个砂样,泥块含量大于0.3%占18.3%,大于0.5%占10.2%,>0.8占8.6%,石子中泥块含量827个样中,>0.2占5.6%,>0.3占1.4%,>0.5占0.1%考虑到运输过程的污染,为使质量指标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符合实际情况,允许用于C60及C60以上的砂中泥块含量为0.5%,石中的泥块含量为0.2%。

      3.1.5人工砂或混合砂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1.5的规定新增内容)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石粉含量%MB<1.4(合格)≤5.0≤7.0≤10.0MB≥1.4(不合格)≤2.0≤3.0≤5.0 有关人工砂方面内容的说明有关人工砂方面内容的说明§1、修订的意义及内容:、修订的意义及内容: 混凝土使用的天然砂是经过亿万年的时间形成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天然砂资源特别是优质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用人工砂代替天然砂的局面已成为砂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将人工砂的应用列入国家标准我国部分地区和部门,在三、四十年前开始研究利用人工砂近年来,人工砂混凝土在国内建筑工程中的研究与实际应用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各地区进行的“人工砂高强混凝土”、“人工砂流态混凝土”、“高性能人工砂混凝土”等科研课题相继完成,为我国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目前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为缓解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扩大混凝土用砂的来源范围,故增加了人工砂。

      主要修订内容为:在总则中增加了人工砂,在术语中同时增补了人工砂及混合砂的定义,在质量要求中增设了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限值、颗粒级配的要求和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并设置了检验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和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的试验方法 §大量的实践工作结果表明,在人工砂的生产工程中,只要适当控制人工砂中的粉末含量(一般将小于0.075mm部分控制在5%以下),人工砂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在28d时可以达到50-60MPa;如果在混凝土中掺用高性能流化剂和掺合料等,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而使用适当的配合比和外加剂,可使人工砂混凝土的坍落度轻易达到200mm以上,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和易性和工作性2.关于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问题.关于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问题 §石粉含量对人工砂的综合影响经过几十年的试验证明:贵州省从七十年开始研究使用人工砂,当人工砂中石粉含量从0~30%时,其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小,对中、低等级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无影响,C50混凝土强度的降低也极微,收缩与河砂接近铁科院的试验研究也证明,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比更好一些在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相等的条件下)。

      1)石粉的成因及分析)石粉的成因及分析 §用于配制混凝土所用的人工砂一般均由岩石经开采(爆破)——机械破碎——筛分而成,人工砂中小于0.075mm颗粒一般称之为石粉,人工砂颗粒组成分析大于0.075mm的颗粒均在75%以上属于砂类,小于0.075mm的粉末,其中:大于0.05mm的颗粒均在50%以上,不属于砂土的范畴;小于0.005mm的颗粒不到4%,属砂质粘土类 §从化学成分上分析,颗粒与母岩相近,故与一般泥土不同;从比重分析,石粉比重均在2.8~2.84之间,与白云石(比重2.8~2.9)矿物相似,而土固体颗粒比重一般在2.5~2.8之间 2)人工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作用)人工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作用 §石粉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的惰性物质,掺入水泥中不参与水化反应一方面,石粉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的惰性物质,掺入水泥中不参与水化反应,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砂的粒形多棱角,砂表面与水泥石粘结比较好,同时骨料骨架刚度大,都能够增加混凝土强度这两种互相矛盾的作用导致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会有一个最优临界值 3)人工砂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人工砂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低等级混凝土中人工砂中含有一定量石粉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还能提高混凝土强度,石粉含量应控制在5%-10%。

      §2.石灰石质尾矿类人工砂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弹性模量、耐磨性能、抗冻性能及收缩的影响石灰石质尾矿类级配人工砂(混合砂)砼,除了前期干缩值较大(需要施工时加强养护)外,其抗折、弹性模量、抗冻性能都高于河砂混凝土 3、质量指标的制定依据、质量指标的制定依据§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几年前对人工砂进行研究并把人工砂列入国家标准,现将我国有关标准及国外标准对石粉含量的指标列入下表: 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 强度等级 <C20 C20~C30 >C30 石粉含量 <20% <15% <10% 国标国标《《建筑用砂建筑用砂》》 强度等级 I类 Ⅱ类 Ⅲ类 石粉含量 <3.0% <5.0% <7.0% 各国外标准中石粉含量的规定美 国 英 国日 本 德 国(0.063mm以下) 5~7% 用于承重砼≤9%一般砼≤16% <7% 4~22% §经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含有7.5%的石粉时,配制C60泵送混凝土强度比普通天然砂的强度稍高,当石粉含量为14.5%时,配制C35的强度比普通天然砂高因此现将石粉标准定为大于等于C60≤5%、C55-C30≤7%、小于等于C25≤10%是可行的。

      §石粉在C10以下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由于水泥用量少,可弥补人工砂和易性差的短处,因此可以放宽至20%左右 4、检验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检验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 §考虑到采矿时山上土层没有清除干净或有土的夹层会在人工砂中夹有泥土,标准要求人工砂或混合砂需先经过亚甲蓝法判定§其原理是试样的水悬浮液中连续逐次加入亚甲蓝溶液每次加亚甲蓝溶液后,通过滤纸沾染试验检验游离染料的出现,以检验试样对染料溶液的吸附当确认游离染料出现后,即可计算出亚甲蓝值(MB或MBF),表示为每千克试验粒级吸附的染料克数 §亚甲蓝法对石粉的敏感性如何?经试验证明,此方法对于纯石粉其测值是变化不大的,当含有一定量的石粉和粘土时其测定值有新变化,其相关系数在0.99 §一是石粉对亚甲兰的敏感性试验方法是:在机制砂中分别掺入不含粘土成分的纯石灰石石粉10%、15%、20%,测定其亚甲兰测定值MB分别为0.35、0.75和0.75,依此绘制图,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机制砂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石粉,亚甲蓝测定值变化不大,说明亚甲蓝对纯石粉不敏感 石粉中粘土含量(%) 亚甲兰测定值(MB) 10 0.35 15 0.75 20 0.75 §二是用总量固定,用其中纯石粉含量和粘土成分含量不同的6组粉状物,分别加入固定量的蒸馏水中,用亚甲兰测定其MB值,依此绘成曲线,见附图。

      求得其相关系数高达0.9959这说明用亚甲兰法检测石粉中的粘土含量精确度是很高的,是可用的 石粉中粘土含量(%) 亚甲兰测定值亚甲兰测定值((MB))0 0.45 10 0.85 20 1.1 30 1.35 40 1.6 50 1.85 §人工砂及混合砂的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1、亚甲蓝溶液的配制按下述方法:§ 将亚甲蓝(C16H18C1N3S . 3H20)粉末在(105 ±5)℃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人盛有约600mI.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 ~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 ℃ 将溶液倒人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等,使 §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 ,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振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容量瓶中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2、将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 0mm的颗粒备用。

      §3、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按下列步骤进行:§亚甲蓝试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1)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 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 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 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2)悬浮液中加人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 r/min转速搅拌至少1 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 §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接触)上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人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若色晕在4min §内消失,再加入5mI.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3)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4)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 MB=V/G×10 §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 §精确至0.01;§ G--试样质量(g);§ 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 §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5)亚甲蓝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当MB值<1. 4时,则判定是以石粉为主;当MB值≥1. 4时,则判定为以泥粉为主的石粉 §亚甲蓝快速试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1)应按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要求进行制样;§2)一次性向烧杯中加人30mI,亚甲蓝溶液,以(400±40) r/min转速持续搅拌8min,然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观察沉淀物周围是否出现明显色晕,出现色晕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含泥量或石粉含量试验步骤及计算按本标准6. 8节的规定进行 5、人工砂的级配问题、人工砂的级配问题§人工砂的粒级有差较大的差异一种人工砂是由制砂机专门生产的,这部分人工砂级配可调整,但其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加工碎石时筛除大于4.75mm颗粒后的下脚料,俗称石屑,也有称尾矿,这部分颗粒级配差别很大。

      一般前者2.36mm以上的颗粒较多,后者0.300与0.150mm的颗粒较多,根据贵州省关于山砂的地方标准及铁道部有关企标,砂的颗粒级配中I区、Ⅱ区对人工砂在300μm,150μm的累计筛余下限均可以下调15%,2.36mm的累计筛余上限可以上调15%,均可在工程中使用 3.1.6砂的坚固性保留原文不变砂的坚固性保留原文不变3.1.7 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 人工砂的压碎值指标是检验其坚固性及人工砂的压碎值指标是检验其坚固性及耐久性的一项指标耐久性的一项指标 经试验证明,中、低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经试验证明,中、低等级混凝土的强度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人工砂的压碎值指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人工砂的压碎值指标对高等级混凝土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标对高等级混凝土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导致耐磨性明显下降,因此将压碎值指标导致耐磨性明显下降,因此将压碎值指标定为定为30% 检验方法规定采用四个粒级筛分分别进检验方法规定采用四个粒级筛分分别进行压碎,然后将四级砂样进行总的压碎值指行压碎,然后将四级砂样进行总的压碎值指标计算试验证明标计算试验证明5~10mm颗粒级的压碎指颗粒级的压碎指标比其他粒级要明显大,总的趋势是粒级越标比其他粒级要明显大,总的趋势是粒级越大压碎指标越小,鉴于砂的定义,公称粒径大压碎指标越小,鉴于砂的定义,公称粒径5.00mm以下的颗粒为砂,所以取公称粒径以下的颗粒为砂,所以取公称粒径5.00mm以下的颗粒分成公称粒以下的颗粒分成公称粒5.00~2.50mm、、2.50~1.25mm、、1.25mm~630μm、、630~315 μm 四个粒级,每级试样四个粒级,每级试样1000g。

      试验步骤:试验步骤: 装模装模——防入加压块防入加压块——加荷加荷((500N/S至至25kN,,5s))——筛分筛分——计算单级压碎指标计算单级压碎指标——计算四计算四级砂样的总压碎指标级砂样的总压碎指标 6.13 砂中有机物含量试验砂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保留原文保留原文6.14砂中云母含量试验砂中云母含量试验 保留原文保留原文6.15砂中轻物质含量试验砂中轻物质含量试验 保留原文保留原文6.16砂的坚固性试验砂的坚固性试验 增加了氯化钡的浓度为增加了氯化钡的浓度为10%,去掉了工,去掉了工业用的十水结晶硫酸钠试剂,使试验更为业用的十水结晶硫酸钠试剂,使试验更为准确增加了特细砂的粒级及特细砂坚固准确增加了特细砂的粒级及特细砂坚固性的计算公式其他条文不变性的计算公式其他条文不变6.17砂中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试验砂中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试验 试验步骤保持不变试验步骤保持不变 6.18砂中氯离子含量试验砂中氯离子含量试验 为使试验步骤更有操作性,空白试验时,为使试验步骤更有操作性,空白试验时,具体规定加入具体规定加入5%铬酸钾指示剂铬酸钾指示剂“1ml”。

      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6.19 海砂中贝壳含量试验(盐酸清洗法)海砂中贝壳含量试验(盐酸清洗法) 本标准中的贝壳指的是本标准中的贝壳指的是5mm以下的被破以下的被破碎了的贝壳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的和碎了的贝壳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易性、强度及耐久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特别是对于C40以上的混凝土,两年后的混以上的混凝土,两年后的混凝土强度明显下降,对于低等级混凝土影凝土强度明显下降,对于低等级混凝土影响小,因此响小,因此C10及以下的混凝土用砂的贝壳及以下的混凝土用砂的贝壳含量可以不予规定含量可以不予规定 混凝土强混凝土强度等级度等级≥C40C35~C30 C25~C15贝壳含量(按质量计)≤3≤5≤8 §1、增加的原因:§因海砂中的贝壳会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幅度降低高强度混凝土强度,减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在海砂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中的贝壳含量本次修订在参考浙江舟山、宁波地区的建筑用海砂技术规程后,增加了海砂中的贝壳质量指标;并参照《宁波市建筑用海砂技术规程》编写了试验方法。

      §我国海砂分布广,蕴藏量大海砂按来源分,海滩上的海砂和浅海底部的海砂浅海底部的海砂含泥量、氯离子含量、贝壳含量偏高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后,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开始禁止开挖海岸边的海砂,从而大量使用浅海底部的海砂那么现在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海砂其贝壳含量对混凝土究竟有什么影响,国内外曾相继进行了一些研究 §在日本,英日专家专门研究过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的影响英国专家认为,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强度无有害影响,但使混凝土和易性略有影响;日本专家认为,海砂中较多的扁平、大颗粒贝壳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显著降低,当贝壳含量大于30%时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小于30%时,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 §2、贝壳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经我们试验证明,贝壳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一定影响随着贝壳含量的增加,流动性减少当贝壳含量大于18%时,混凝土的保水性变差,出现泌水现象贝壳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40MPa以上的混凝土强度影响显著,即随着贝壳含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降低要明显§含贝壳的海砂混凝土抗渗性比河砂稍差,弹性模量偏低 6.20 砂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砂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 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其前提条件一定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其前提条件一定是是“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构用砂用砂”。

      其它条件如果有要求,也要检测其它条件如果有要求,也要检测 经过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经过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3,或采,或采用能抑制碱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 6.20 砂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与旧标准砂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与旧标准相比,去掉了化学法,新增快速法)相比,去掉了化学法,新增快速法) 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其前提条件一定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其前提条件一定是是“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构用砂用砂”其它条件如果有要求,也要检测其它条件如果有要求,也要检测 经过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经过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3,或采,或采用能抑制碱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 §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指指的是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环境,直接与水的是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环境,直接与水或潮湿土壤接触的混凝土工程;及有外部或潮湿土壤接触的混凝土工程;及有外部碱源,并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碱源,并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如:地下构筑物、建筑物桩基、地下室、如:地下构筑物、建筑物桩基、地下室、处于高盐碱地区的混凝土工程、盐碱化学处于高盐碱地区的混凝土工程、盐碱化学工业污染范围内的工程。

      工业污染范围内的工程 §水泥(混凝土)中的碱与混凝土中某些骨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被称之为碱-骨料反应(Alkali-Aggregate Reaction,简称“AAR”) ,含有这种碱活性矿物的骨料称之为碱活性骨料亦称碱骨料§碱-骨料反应是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原因据资料报道,自从1940年美国T.E斯坦顿大坝、公路、桥梁等首先发现碱-骨料反应危害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 §丹麦、冰岛、南非破坏的建筑物包括大坝、桥梁、公路与工业民用建筑每年因此耗费巨额的维修与重建费用由于碱-骨料反应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界除水利水电工程外,对碱-骨料反应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似乎我国没有碱骨料反应近年来我国学者和国外专家的检验证实,我国的北京地区、长江流域、广西红水河、岩滩、锦西、安康、南京等地区均有潜在活性骨料,因没有进行全国性普查,活性骨料的分布可能 §不只限上述地区据资料报导,在我国也发现了遭碱-骨料的反应危害的工程因此引起了我国的工程界与材料界的重视§碱-骨料反应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1)碱-硅酸反应,是指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反应,这是常见的碱-骨料反应类型。

      §2)碱-硅酸盐反应,是指碱与某些层状硅酸盐骨料反应,有的研究者认为这类反应仍属于第一种反应类型 §3)碱-碳酸盐反应,是指碱与结晶细小的泥质石灰石质白云石反应这种碱-骨料反应较少见§碱-骨料反应是十分复杂的,影响反应的因素较多,一般发生碱-骨料反应应具备三个条件,(1)混凝土中的骨料具有活性(2)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量可溶性碱(3)要有一定湿度§近年来,我国水泥含碱量增加,水泥用量提高,工程中含碱外加剂的普遍应用,增大 §了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潜在危险因此对混凝土用砂石的碱活性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1、本方法适用于检验硅质骨料与混凝土中的、本方法适用于检验硅质骨料与混凝土中的碱产生潜在反应的危害性,不适用于碳酸盐碱产生潜在反应的危害性,不适用于碳酸盐骨料 本方法采用本方法采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试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试件件14d,温度为,温度为80度的条件下来加速骨料的度的条件下来加速骨料的碱碱—硅反应当然该试验条件不能代表混硅反应当然该试验条件不能代表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实际条件,可能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实际条件,可能对于反应缓慢或在反应后期产生膨胀的骨对于反应缓慢或在反应后期产生膨胀的骨料有用。

      料有用 2、制作试件的骨料要有一定的级配制作试件的骨料要有一定的级配 §3、由于此方法国内采用时间不长,对这方、由于此方法国内采用时间不长,对这方面经验积累不多结果评定是根据美国标面经验积累不多结果评定是根据美国标准制定,并与国际一致,若当准制定,并与国际一致,若当14天的膨胀天的膨胀率在率在0.1%~0.2%之间时,要用砂浆长度法之间时,要用砂浆长度法进行试验判定,即用进行试验判定,即用3个月或半年的满速方个月或半年的满速方法进行 试验过程试验过程试样制备——称量、成型——养护——脱模——养护——测量初始长度——养护——测量各个龄期的长度(3d、7d、10d、14d)——计算膨胀率——评定结果 有关特细砂的说明有关特细砂的说明1、增加的原因:§本次修订增加了特细砂考虑到天然砂资源越来越溃乏,使用特细砂的地区已不限于重庆地区§原建筑工程部标准(BJG19-65)关于《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至今一直未修订,本次修订将特细砂纳入本标准范围内 §由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俗称特细砂混凝土,在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经研究和工程应用表明其许多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相当或接近,只要材料选择恰当,配合比设计合理,完全可以用于一般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与人工砂复合改性,提高混合砂的细度模数与级配,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2、特细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特细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n1)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n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的粘度较大,主要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拌合、机械振捣,拌合时间应比中、粗砂配制的混凝土延长1-2min,混凝土成型后宜进行二次振捣与抹面 2)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配制材料的种类、质量及各原材料之间的相对比例,配制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作细骨料,需将特细砂与天然中、粗砂或母岩强度满足要求的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 3)抗拉强度)抗拉强度 §砂率适当时,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接近中、粗砂混凝土,该比值在5.5%-7.5%之间 4)抗折强度)抗折强度 §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与中、粗砂混凝土相当,该比值在13.9%-16.5%之间 5)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 §同中、粗砂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接,一般在73.3%-84.1%之间 6)弹性模量)弹性模量 §特细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其抗压强度和粗骨料的品种,且与中、粗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相当,一般采用花岗岩碎石作粗骨料所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于同条件下高强石灰岩岩碎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7)耐磨性)耐磨性 §特细砂混凝土的耐磨性较中、粗砂混凝土的耐磨性差,其磨损试验值为3.42-17.35g/cm2,而中、粗砂混凝土的磨损试验值仅为0.43-3.58g/cm2 8)收缩)收缩 §特细砂混凝土的收缩值较中、粗砂混凝土同龄其的收缩值稍大,通常180天龄期的收缩值约350×10-6~400×10-6,365天龄期的收缩值为400×10-6~450×10-6 9)徐变)徐变 §(1)卵石特细砂混凝土 §(2)碎石特细砂混凝土 3、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细度模数: C40-不小于0.90; C35-不小于0.80; C30-不小于0.70; C25以下不小于0.60;§配制C60以上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应与天然砂、粗砂或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由于特细砂多数均为150μm以下颗粒,因此无级配要求 §2)配制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配制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试验§3)含泥量测定:特细砂的含泥量测定应用“虹吸管法”§4)砂率: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的砂率应低于中、粗砂混凝土 §5)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特细砂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按增加20kg/m3,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6)特细砂混凝土宜配制成低流动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控制在50mm以内,配制坍落度大于70mm以上的特细砂混凝土,宜掺外加剂 4、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 §1)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有所不同,总结适合本地区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2)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仍需遵守低砂率的原则;§3)当需要使用化学外加剂时,应进行试配,检验外加剂与所有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石的检验方法石的检验方法7.1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3.2.1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见表见表3.2.1-1;; 石筛应采用方孔筛为使原有指标不产生石筛应采用方孔筛为使原有指标不产生大的变化,圆孔改为方孔后,筛子的尺寸相大的变化,圆孔改为方孔后,筛子的尺寸相应的变小使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圆孔应的变小使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圆孔筛未损坏时,仍可使用筛未损坏时,仍可使用 为满足用户的习惯要求,筛孔尺寸改变,为满足用户的习惯要求,筛孔尺寸改变,公称粒径称呼不变公称粒径称呼不变 本次修订规定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本次修订规定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去掉了可用单一粒级配制混凝土。

      粒级,去掉了可用单一粒级配制混凝土主要是单粒级配制混凝土会加大水泥用主要是单粒级配制混凝土会加大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的收缩等性能造成不利的量,对混凝土的收缩等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卵石的颗粒级配是自然形成影响由于卵石的颗粒级配是自然形成的,若不满足级配要求时,允许采取一的,若不满足级配要求时,允许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定的技术措施后,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前提下,可以使用 3.2.2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 增加了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的技术指标要求以上混凝土的技术指标要求由于筛孔改变,规准仪的尺寸作了相应的调由于筛孔改变,规准仪的尺寸作了相应的调整 大于大于2.5倍的平均粒度为针状,厚度小于倍的平均粒度为针状,厚度小于0.4倍平均粒径为片状倍平均粒径为片状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按质量计,%))≤8≤15≤25 §经调查用于C60混凝土的808个样的碎石针片状>8.0%的占39.6%,>10%的占22.5%,>12%的占5.4%,实践证明8%含量的针片将能够配制C60的混凝土。

      3.2.3 含泥量含泥量3.2.4泥块含量泥块含量增加了对增加了对C60以上混凝土的指标要求以上混凝土的指标要求3.2.6 坚固性试验坚固性试验3.2.7有害物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保持原文未变保持原文未变 3.2.5碎石的强度碎石的强度 岩石的抗压强度岩石的抗压强度 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应进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强度首先应由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控制 卵石的强度可以用压碎值指标表示卵石的强度可以用压碎值指标表示 §对配制C60及以上混凝土的岩石,由原来要求“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修改为“岩石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宜比新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20%以上”主要考虑到,随着混凝土等级的不断提高,原有的1.5倍的要求不易达到而提高混凝土等级不只是依靠岩石的强度,可通过不同的技术途径,实践证明是可以做到的 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 ((P7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的原始岩石在水饱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的原始岩石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1、试样制作、试样制作 边长边长50m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度为高度为50mm 的圆柱体;然后用磨光机把的圆柱体;然后用磨光机把试件与压力机压板接触的两个面磨光并保试件与压力机压板接触的两个面磨光并保持平行,试件形状须用角尺检查如果端持平行,试件形状须用角尺检查如果端面不平,试验结果可能相差面不平,试验结果可能相差10%~30%2、、至少制作至少制作6块 对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对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取两组取两组(12块块)分别测定其垂直和平行于层理分别测定其垂直和平行于层理的强度值的强度值 3、尺寸测量,计算截面积、尺寸测量,计算截面积3、浸泡水中、浸泡水中48h,水面高出试件顶面,水面高出试件顶面20mm4、取出试件,擦干表面,在压力试验机上进、取出试件,擦干表面,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强度试验加荷行强度试验加荷 0.5~1.0MPa应在有防护网的试验机上进行防护网的试验机上进行5、计算:、计算:f=F/A6、评定、评定: 以六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以六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当其中两个试件的抗当其中两个试件的抗压强度与其他四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压强度与其他四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 均值相差三倍以上时,以试验结果相接近的均值相差三倍以上时,以试验结果相接近的四个试件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四个试件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

      强度测定值 对具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以垂直于层理对具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以垂直于层理及平行于层理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作为其及平行于层理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作为其抗压强度抗压强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