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r****
  • 文档编号:197006089
  • 上传时间:2021-09-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学问点 语文是桥梁,是撬快乐里的大门的钥匙,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学问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学问点 第二单元 一、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忙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思念亲人的情绪是由(秋风)引起的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故园无此声”说明(作者思念家乡) 4、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著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德),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很多有气节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愿(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5、一条( 清亮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围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松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殊长的,垂到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水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二、理解填空 1、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游子们思念家乡) 2、《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诗中传颂千古的名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是写景抒情 3、《秋思》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籍)最能表达诗人冲突心情的诗句是(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抒情方法是(叙事抒情) 4、《长相思》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作者是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5、《梅花魂》的作者是(陈慧瑛)课文写了外祖父眷念祖国的五件事:①教“我”读唐诗宋词②(珍爱墨梅图)③无法回国而哭泣④(郑重地送我“墨梅图”)⑤临别赠“我”手绢 6、《小桥流水人家》作者是(谢冰莹),课题出自元代剧作家(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

      7、“推敲”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贾岛)和(韩愈) 三、日积月累表达思乡的诗句) 悠悠天宇旷,切切家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间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际鬓已斑 (刘著) 五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1.围绕中心,准时复习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依据教材的学问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其次要准时巩固、防止遗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复原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语文学习中的背诵尤其如此   2.查缺补漏,保证学问的完整性复习中一旦发觉学问的缺漏及薄弱环节,要准时弥补,不行欠“债”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4,看参考书,适当拓宽学问面 五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索与练习”,看单元学问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学问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索重要的是依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索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学问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索”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很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当想一想这可能吗?假如不行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