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交通规划年会交通规则》251-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双鱼岛交通规划实践.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77308087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82.5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双鱼岛交通规划实践 李锋 陈振武 何建平 【摘要】【摘要】 福建漳州开发区双鱼岛是一个全新规划的小规模城区, 探究其绿色交通发展措施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在介绍绿色交通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解读双鱼岛的交通特征,结合不同群体出行特征的差异性, 从管理层面限制小汽车入岛和实行特殊停车政策、 规划层面打造绿色交通网络两个方面研究绿色交通的实现措施, 为管理部门提供规划依据并指导工程设计 【关键词】【关键词】绿色交通;双鱼岛;交通规划 0 引言引言 国内外众多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 小汽车主导下的交通发展模式会产生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不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公共交通+慢行”主导的绿色交通模式作为城市交通发展主要方向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探究不同地区、 不同规模城市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和实现措施,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意义位于福建省漳州开发区内的双鱼岛,提出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结合其具体特征, 探究绿色交通实现措施, 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1 绿色交通理念及发展内容绿色交通理念及发展内容 1.1 绿色交通理念绿色交通理念 在现代城市和城市交通发展面临一系列交通难题和发展瓶颈的客观条件下, 绿色交通理念应运而生[1]。

      绿色交通理念最早可追溯至 Chris Bradshaw 于 1994 年提出的“绿色交通体系”[2],该体系将各类交通工具按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小汽车、摩托车、公共汽车、地铁、自行车、步行绿色交通理念发展至今已形成多个版本,但其核心理念仍然是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即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公平、环保、低耗”[3],见表 1 表 1 绿色交通内涵一览表[3] 理念 内容 内涵 具体要求 核心实现途径 绿色 交通 经济可持续 高效 社会各阶层出行效率最优 引导公交+慢行 社会可持续 安全 交通事故率低 公平 社会各阶层的出行需求满足 环境可持续 环保 交通污染低 资源可持续 低耗 节水节地节能节财 1.2 绿色交通发展内容绿色交通发展内容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和城市都以实现“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模式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不同规模城市的绿色交通规划实践也得到广泛研究[4-6]绿色交通的发展涉及政策引导、经济调节、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科技应用等多个领域[7],就交通系统内部来说,主要包括绿色交通政策引导、交通出行方式绿色化、交通环境绿色化及交通工具绿 2 色化等。

      总结国内交通发展实践可以看出, 大城市落实绿色交通理念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大运量轨道交通、 实行区域差异化的小汽车发展政策等; 中小城市落实绿色交通理念重点在于大力发展中低运量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小汽车发展、优先发展慢行交通等不同规模、不同交通特征的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有针对的实现措施本研究结合双鱼岛交通规划实践,从理念、目标、内容和策略措施四个层次提出小规模城区的绿色交通发展体系,见图 1 图 1 小规模城区绿色交通发展体系 2 双鱼岛交通特征及绿色交通耦合分析双鱼岛交通特征及绿色交通耦合分析 2.1 双鱼岛区位及功能定位双鱼岛区位及功能定位 双鱼岛位于福建省招商局漳州开发区(下文简称开发区)内,是国内首例人工岛项目全岛半径约 800m,占地面积约 2.2km2,通过桥梁连接人工岛与离岸陆地目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阶段 图 2 双鱼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根据规划[8],双鱼岛将建设成集海洋文化、游艇经济、时尚生活以及绿色低碳为一体的海上生态新城,发展定位为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商业和居住混合岛,重点发展休闲度假 3 功能规划呈“两带一核三组团”的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涉及居住(包括别墅和普通住宅) 、商业、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等多种性质,属于典型的混合型土地利用规划片区。

      图 3 双鱼岛空间结构图 图 4 双鱼岛土地利用规划图 2.2 双鱼岛交通特征双鱼岛交通特征 双鱼岛多功能混合型土地利用的特点决定了岛内人群类型的多样性 根据各自特征将岛内主要人群划分为居民、 就业人员和吸引人员 3 大类, 不同类型群体的交通特征和交通品质要求具有较大差异性,见表 3 表 2 双鱼岛不同群体主要交通特征一览表 人群类型 主要交通特征 交通品质要求侧重点 居民 别墅居民 商务出行为主,无明显高峰 时尚、舒适、便捷 普通居民 通勤出行为主,早晚高峰明显,潮汐性显著 便捷、舒适 就业人员 商业服务业人员 通勤出行为主,早晚高峰明显,潮汐性显著 廉价、便捷 商务办公人员 通勤出行为主,早晚高峰明显,潮汐性显著 便捷、准时 吸引人员 商务吸引人员 商务出行为主,无明显高峰 便捷、舒适 会议度假人员 公务出行为主,无明显高峰 舒适、便捷 旅游商业人员 休闲出行为主,晚高峰明显,呈出行链式特征便捷 不同群体的交通特征特别是交通品质要求侧重点的差异, 最终体现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 从而影响交通出行结构。

      制定交通政策和规划方案时, 应尽量考虑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尤其要从房地产开发效益角度照顾居民的小汽车出行需求 2.3 双鱼岛绿色交通耦合分析双鱼岛绿色交通耦合分析 ((1)尺度规模)尺度规模 双鱼岛 2.2km2的小规模空间尺度属于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的适宜出行范围,因此,在岛内交通中大力推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具备良好的客观条件 此外, 双鱼岛小规模的城市空间决定了岛内土地资源的宝贵, 而追求较高的土地经济效益使交通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要诉求 因此, 双鱼岛需要对占用道路资源较高而运输效率低的小汽车交通进行必要控制,重点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 ((2)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作为一个离岸人工岛, 双鱼岛地理位置相对独立, 主要利用陆岛连接桥实现与大陆的交 4 通联系,进出岛交通需求高因此,可在离岸入岛区域对小汽车进行截流,以减少入岛小汽车的数量,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岛内小汽车交通出行的比重,有利于形成绿色交通出行结构 ((3)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双鱼岛致力于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海上生态新城, 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功能 生态新城的发展目标要求交通规划和建设突出绿色交通理念, 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 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功能的定位要求注重岛内环境的悠闲和安静, 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恰好能够带给游客悠闲和安静的交通体验。

      因此,构建绿色交通是双鱼岛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双鱼岛目标定位与发展绿色交通呈有机协调、互为推动的格局 ((4)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尽管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已成社会普遍共识, 但包括限制小汽车使用等绿色交通措施在国内众多城市的推行却显得相当困难,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民长期形成的交通出行习惯导致其难以接受交通方式的重大变化在这一方面,相比已建成的城区,双鱼岛具有天然的优势目前, 双鱼岛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阶段, 各类人群正式入驻岛内生活工作尚需 3~5 年时间 在其发展起步阶段就注重绿色交通规划和建设, 有利于引导人员形成绿色交通出行的习惯,便于绿色交通理念能够得到顺利落实因此,双鱼岛目前的发展阶段为落实绿色交通理念创造了契机 综合双鱼岛的尺度规模、地理位置、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四个方面的特点来看,发展绿色交通既有内在的必然要求, 也有外部的良好条件, 绿色交通与双鱼岛自身特点具有良好的耦合性 3 双鱼岛绿色交通规划实践双鱼岛绿色交通规划实践 双鱼岛具备发展绿色交通的良好条件,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是双鱼岛交通发展的趋势但双鱼岛交通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大中城市的经验措施,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从政策、规划、设计和设施环境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既要确保绿色交通理念的落实,又要体现自身适应性。

      本研究主要从政策和规划两个层面探究绿色交通发展的实践措施 3.1 政策管理层面政策管理层面 双鱼岛落实绿色交通理念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尽量降低小汽车在岛内的使用 基于这一目的, 可以从控制岛内小汽车总量和降低岛内小汽车使用率两个方面制定管理政策, 对应的提出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和特殊停车管理政策 ((1)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 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主要是通过在离岸入岛区域设置关卡限制部分小汽车进入双鱼岛 这既是确保岛内道路系统特别是入岛交叉口交通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也是促进岛内形成良好绿色交通出行结构的有效手段 而双鱼岛相对独立的地位位置使限制小汽车入岛政策具有可实施性在这一前提下,考虑岛内不同类型人群对交通品质的要求不同,结合交通需求预测结果,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的交通特征,提出双鱼岛小汽车管控政策 ①出租车禁止入岛 5 ②所有小汽车凭入岛通行证方可进岛(特殊车辆除外) ③不同类型人群办理入岛通行证的条件和比例不同,见表 3其中,允许岛内拥车户均可办理通行证是考虑岛内居住高端定位特点; 而商务吸引人员、 会议度假人员虽不允许办理通行证, 但可利用岛内物业自配的商务车辆或专用巴士进出岛, 保证享受到高品质交通服务。

      表 3 双鱼岛小汽车管控基本原则 人群类型 入岛通行证办理条件 入岛通行证办理比例 岛内居民 岛内房产证明、物业停车位证明 100%的拥车户 商务办公人员 岛内工作证明、物业停车位证明 本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的 13% 商业服务业人员 岛内工作证明、物业停车位证明 本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的 7% 吸引人员 不予办理 —— ((2)小汽车停车管理政策)小汽车停车管理政策 通过停车管理政策影响小汽车的使用是国内外众多城市的普遍做法双鱼岛停车管理政策与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相互匹配、共同发力,致力于控制岛内小汽车的出行比例具体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岛内只提供小汽车配建停车位,不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并禁止路边停车 ②在离岸入岛区域建设停车换乘枢纽(见图 5) ,为不能入岛的小汽车提供停车服务,而乘客可换乘公共交通或慢行交通入岛 取消公共停车和停车外移两个特殊的停车政策手段, 配合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 严格控制岛内小汽车的规模和使用, 引导岛内出行采用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 从而形成绿色低碳的岛内交通出行结构 3.2 规划层面规划层面 规划层面落实绿色交通理念, 重点是在道路网络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和慢行交通系统三个方面的规划中体现绿色交通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打造有利于实现绿色交通理念的交通网络。

      ((1)道路网络系统规划)道路网络系统规划 双鱼岛道路网络布局呈现“双环+放射”的特点, 与岛屿整体形态相适应 道路系统规划落实绿色交通理念主要体现在道路网络与公交系统的充分协调与传统的“快主次支”的城市道路等级功能结构不同,双鱼岛道路网络分为进出岛干道(A) 、岛内交通干道(B) 、岛内公交干道(C)和岛内支路(D)四个等级(见图 6) ,其中内环路(C 级路)规划为岛内公交专用道,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图 5 换乘枢纽位置示意图 图 6 双鱼岛道路网络布局方案图 6 ((2)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双鱼岛公共交通可分为进出岛公共交通和岛内公共交通两个层次, 进出岛公交又可细分为四种类型,详见表 4常规公交和摆渡巴士同时兼顾岛内公交出行的服务功能,以起到资源共享、节能节财的目的 为充分体现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理念, 除了在道路网络中将内环路定位为公交干道外; 还规划了 3 条单向线路作为进出岛公交在岛内的通道, 既充分保证公交线路对岛内主要地块的覆盖,又可简化公交运营组织、提高公交运行效率此外,为实现交通工具的绿色化,规划建议常规公交、摆渡巴士和专用巴士均采用环保无污染的电动公交大巴,而岛内公交也采用无污染的电瓶车作为交通工具。

      分层次、 多类型的公交网络系统和环保型公交车辆将打造双鱼岛既体现绿色理念、 又极具特色的公交系统 表 4 双鱼岛公交层次及类型一览表 公交层次 公交类型 主要服务对象 进出岛公交 旅游大巴/快线巴士 ①岛外中远距离游客 常规公交 ①起/终点为双鱼岛的公交乘客 ②岛内公交出行乘客 摆渡巴士 ①离岸入岛枢纽处的换乘客流 ②岛内公交出行乘客 专用巴士 ①岛内高档俱乐部、酒店的消费旅客 岛内公交 景区电瓶车 ①岛内公交出行乘客 ((2)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①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双鱼岛自行车交通采用“城市生活+旅游休闲”的系统发展模式,规划网络化、分层次的自行车通道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创造良好的骑行条件 全岛自行车道网络规划结合双鱼岛的道路条件和景观特点, 划分为普通自行车道和专用自行车道,且两类自行车道连接成网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使用便捷性”和“节约用地”等因素,在主要客流集散点和主要居住区等处累计布设 3 个大型租赁点和 17 个小型租赁点,以推动公共自行车租赁发展,促进绿色交通出行结构的落实自行车道网络及租赁点布局方案见图 7 图 7 双鱼岛自行车道网络及租赁点布局方案图 图 8 双鱼岛步行道网络布局方案图 7 ②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步行交通是岛内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双重功能。

      与自行车道规划类似, 双鱼岛步行道网络规划差异化的设置普通和专用两类步行道, 并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依托东部外海布置专用步行道, 与专用自行车道一起打造东部 180°滨海慢行廊道;二是依托内湖沿岸规划专用步行道,使内湾商业文化区形成步行核心区步行道网络布局方案见图 8 综合自行车交通系统和步行系统规划, 双鱼岛慢行系统具有通道全岛网络化、 局部专用化特点,同时形成东部 180°滨海慢行廊道和内湾步行核心区两大独特地带 4 结语结语 在绿色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主要方向的大趋势下, 双鱼岛在规划建设前期就提出绿色交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分析双鱼岛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特征的基础上,从政策和规划两个层面提出了绿色交通理念的实现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均已被管理部门采纳当然,除了采用前文提出的交通政策和规划措施外,还需要在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设施环境建设、 交通科技应用和交通执法管理等层面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从而确保双鱼岛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最终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熊文,陈小鸿,黄肇义. 行之绿——绿色交通刍议[C].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 2005. Chris Bradshaw. The Valuing of Trips[J]. Revised Sep 1994, Prepared for Ottwalk and the Transportation working Committer of the Ottawa-Carleton Round-Table on the Environment, Jan.1992. 张晓春,陆荣杰,吕国林,田锋. 绿色交通理念在法定图则中的落实与实践——以深圳市绿色交通规划设计导则研究为例[J]. 规划师, 2010, (09). 杨波,李文勇,郑义恒.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桂林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J].公路与汽车,2008,9(5),35-38. 熊晓东,罗光寨,张润鹏.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广州大学城交通规划[J]. 城市规划学刊,2005,(4): 88-92. 雷海燕,洪再生.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校园交通规划——以天津大学新校区为例[C]. 多元与包容——2012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2012. 张晓春, 王波, 孙超, 张贻生.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深圳市盐田区交通规划探索与实践[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1, 07:14-17.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双鱼岛绿色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R]. 201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锋,男,硕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电子信箱:lf0755@ 陈振武,男,硕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工程师电子信箱:czw@ 何建平,男,硕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电子信 8 箱:hejianp@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