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NAP-ICTL测评项目分析及启示.docx
18页澳大利亚NAP-ICTL测评项目分析及启示 陈莉 谢惜珍 盛瑶摘 要:澳大利亚NAP-ICTL是国家级大规模测评学生ICT素养的项目文章重点分析了澳大利亚课程、评估与报告委员会(ACARA)发布的NAP-ICTL测评报告,通过探究其中的测评框架、测评模块、测评标准和相关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为我国进行国家级大规模信息素养测评提供了启示与借鉴研究表明:第一,测评框架的开发是关键,是测评模块、测评标准和课程内容设计与开发的核心;第二,创建测评内容时,需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设计项目式问题模块;第三,应积极探索测评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开展测评;第四,应从生态发展的视角营造ICT终身学习氛围,将ICT技能从顶层到底层逐级设计,贯穿终身发展的ICT素养培养理念;第五,应加强教师的ICT技能培训,并制定出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Key:澳大利亚;NAP-ICTL;ICT素养: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1673-8454(2021)12-0022-06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4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测评。
测评不仅能掌握不同学段的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情况,还能为提升信息素养奠定基础[1]澳大利亚作为较早关注学生能力素养并实施相关测评的国家,早在2005年就开始开展了学生信息素养测评,至今已进行过五轮测评该测评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科学且完整,从测评框架的制定、样本的筛选、测评内容的设计、测评标准的界定到测评报告的发布等一系列操作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流程鉴于此,本文以澳大利亚于2018年发布的ICT素养测评框架(NAP-ICT Literacy assessment framework)、测评报告(NAP-ICT Literacy Report)等文件为依据,对其测评的框架、内容、形式等进行分析,以期从他们的实践中学习可借鉴到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经验一、NAP-ICTL概述澳大利亚在1999年拉开了国家评估项目(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简称 NAP)的序幕,其诞生之初是为了衡量与国家目标相关的学生成绩,包括收集、分析和报告关于学生在识字、算术、科学、ICT以及公民和公民意识方面的全国性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ICT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所有学习领域成功的基础”。
[2]ICT素养测评项目(NAP-ICT Literacy,简称NAP-ICTL)是NAP中的抽样评估项目之一,对ICT素养的测评包括:评价学生的ICT知识掌握程度、理解能力、技能水平和是否具有创造、批判以及负责任地使用ICT的能力ICT素养从2005年开展测评,每三年进行一次,至今已经开展了五次测评,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2017年10月16日至11月3日,澳大利亚全国城市、乡村和偏远地区在内的所有州和地区的600多所政府和非政府学校、近11000名六年级和十年级学生参加了评估评估结束后,澳大利亚政府将在次年发布相关的评估报告,报告中的测评结果能从多维度了解学生的ICT素养情况因为NAP-ICTL包含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和层次学校的学生,所得出的评估结果信度较高,因此该评估的结果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可比性即将到来的第六次NAP-ICTL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计划拟定于2020年10月或11月进行的测评将推迟一年举行,预计在2021年10月开始进行测评[3][4]二、NAP-ICTL框架与评价标准1.NAP-ICTL框架ICT素养框架是對ICT相关能力集合的详细阐述,蕴含着ICT素养的内涵和本质[5]。
NAP-ICTL的框架是评估工具开发的核心参考依据,ICT素养的定义、三大核心要素和六个评估过程共同构成了NAP-ICTL的框架首先,对于ICT素养的定义,澳大利亚课程、评估与报告委员会(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简称ACARA)将ICT素养定义为:个人适当使用ICT获取、管理、评估信息、形成新的理解以及与他人沟通以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6]其次,三大核心要素是实施评估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包括:①使用信息:确定所需信息;制定和执行查找信息的战略;对信息源和内容的完整性作出判断;组织和存储信息以供检索和重用②创造和分享信息:适应和创作信息;分析和选择信息产品的本质;重新定义和扩展现有信息以形成新的理解;与他人合作和交流③负责任地使用ICT:了解ICT对个人和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符合法律和道德方式使用和交流信息的责任意识其中,前两个要素的定位是逻辑层,即如何恰当地使用合适的信息来有效完成任务并分享交流第三个要素的定位是理解层,即从道德意识方面思考与理解,使用ICT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这些均为学生ICT素养的全面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实施标准。
最后,NAP-ICTL开发了六个评估过程,它们与三大核心要素相对应,具体如表1所示[6] NAP-ICTL的测评框架[6]如图1所示2.NAP-ICTL评价标准NAP-ICTL量表是基于首次NAP-ICTL期间收集的测试内容和心理测量数据而制定的,并通过不断调整与修改来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测评虽然测评的任务和软件由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发生了变化,但NAP-ICTL中衡量ICT素养的基本理念仍然保持不变NAP-ICTL中定义了六个熟练水平,并描述了每个水平等级较为典型的学生表现,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该评估量表基于NAP-ICTL框架对水平熟练程度进行了描述,所划分的熟练等级也与布卢姆教育目标中关于认知领域目标的分类基本一致这种循序渐进的评价标准为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发展区间,同时对每个水平清晰明了的描述为实施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与参考依据但该量表侧重于考察学生认知领域的目标达成,测评学生对ICT素养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的复杂应用,学生在负责任地使用ICT的理解层中,主要考虑ICT的滥用情况以及采用何种方法阻止,但这主要体现在中低级水平的目标中,高级水平的目标仍以技能掌握与应用为主由此可见,即使同为三大核心要素,在不同水平阶段的安排中仍有主次之分,而这种安排可能也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用人需求息息相关。
三、NAP-ICTL测评流程NAP-ICTL测评的内容是根据三大核心要素组织的,即处理信息、创造和分享信息以及负责任地使用ICT测评内容以NAP-ICTL框架为重点参考,通过模块化设计的形式进行测评模块并不都是新设计的,也会借用之前测评周期的模块作为测评内容学生以操作的方式完成并提交模块,之后还需完成一项调查问卷,至此学生结束测评,测评流程如表3所示1.测评内容在整个测评内容中,学生需要通过完成测评模块实现测评,其中共有七个独立的测试模块,包括四个趋势模块和三个新增模块,每个学生会被随机分配到两个趋势模块和两个适应学生年级水平的新增模块趋势模块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与之前测评周期的相关性,且使用趋势模块能方便地与之前周期的测评结果有一个直观的对比,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四个趋势模块的内容包括:①动画视频(NAP-ICTL2014):学生使用动画软件,利用背景、人物、道具和场景转换来传达湖泊和水坝周围的水安全提示学生制作的动画视频文件将上传到视频共享网站,这需要技术和交流实践,如设置隐私和命名②幻灯片(NAP-ICTL2014):该模块包括打开和保存文件、搜索网站以获取有关主题的信息、制作一个基于主题的简短幻灯片以及编写幻灯片所需的注释。
③移动技术(NAP-ICTL 2014):学生被要求配置平板电脑以接入互联网,安装一些应用程序,其中一个应用程序来收集天气数据,并使用软件创建数据的可视化效果④朋友的计算机(NAP-ICTL2008、2011和2014):学生被要求完成一系列有关在计算机上安装软件的技术任务,并最终使用一个图像编辑软件对图像进行特定的更改[8]三个新增的模块包括:①可接受的使用协议:学生被要求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和资源来寻找有关学校可接受使用协议的信息,然后学生根据协议的一些要求,制作一张促进人们积极使用ICT的数字海报②诗歌与图片:学生的任务是制作一本包含诗歌和图像的数字相册,主题是提高大家对无家可归者的意识与关注③学校网站:学生被要求分析网站分析报告,找出学校网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网站导航结构的建议最后,学生需要创建一个网页来推广一项体育赛事,包括注册体育赛事的网页表单每一个模块都包含了一系列小的操作任务和一个需要使用专门软件应用程序完成的大型任务模块内容遵循线性叙述的顺序,与真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一样,不能返回去重复经历,学生在该顺序中完成任务,此举旨在反映ICT在典型的“现实世界”中的使用最后学生需要完成一项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使用ICT的经验、频率和使用态度等问题,以上所有测评内容都需要在同一天完成。
[8]2.测评方式在测评方式上,NAP-ICTL通过专门设计的应用软件在校内进行测评,如果学校无法支持评估,则可使用连接到本地学校计算机的USB驱动器(USB驱动器充当学生计算机的Web服务器)或使用一组便携式计算机,该模式确保了每个参与的学生都能以平等的机会参加考试,避免了网络连接速度低或学校计算机资源不足而影响学生答题的情况软件设计出学生所熟悉的“现实世界”的ICT环境来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情境性评价,学生需亲自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形成对复杂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培养真正的问题解决能力由于情境性评价不是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考察其认知的增长程度和心智的成熟度,因此评价必须更接近真实的生活任务,并引发比较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心智过程[9]此外,对于偏远地区的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了灵活的管理,每个学生要完成的模块数量从四个减少到两个,操作不计时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任务,最后的结果由教师来进行评估[8]3.NAP-ICTL模块介绍每个模块都包含选择题和简答题,这些问题用于评估学生对特定ICT知识的理解,例如让学生分析判断网页上的信息是否可信所有的选择题均自动评分,简答题由受过培训的评分员进行评分。
下面是ACARA在YouTube网站上所发布的2017年NAP-ICTL中一个评估模块介绍,模块任务的名称是“诗歌与图片”,学生的任务是创作一本包含诗歌和图片的数字化图画书,任务的重点是在社会公平正义的大背景下,来提高人们对无家可归者问题的认识学生需要在一个共享驱动器上进行文件管理和存储操作,准备好用于制作数字相册的图像,并最终将内容从驱动器移动到数字相册,同时使用软件上的功能来控制内容的设计和布局[10]一开始,系统会对本模块的任务要求作一个简要介绍以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模块任务内包含十项小的操作任务和一个大型任务,其中每一项任务都要与NAP-ICTL评估量表规定的熟练水平相对应每一个任务对应不同的ICT熟练等级,笔者将其进行归类,如表4所示从中可知,每项任务主要是针对学生不同熟练等级来设计的,任务所考察的熟练等级分布大致均匀,基本全面考察了学生运用ICT的能力大型任务主要对熟练等级为3、4和5级的学生进行考察,可见大型任务所测评的学生群体并不是以拥有顶级熟练水平的学生为主,而是面向中上等级水平的学生,这样能为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提供测评并促进中高水平学生ICT素养的发展此外,该模块中任务的操作性技巧难度不大,更侧重于考察和培养学生对ICT与社会影响关系的认识。
四、NAP-ICTL与澳大利亚相关课程的联系NAP-ICTL与澳大利亞的两门课程《ICT能力》和《数字技术》密切相关在这两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与NAP-ICT。












